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上传人:h****q 文档编号:145999640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考语文散文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第7课时散文类阅读 典例导练 1 XX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

2、少徙倚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

3、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注】 某:我。 甃结:砖块建筑。 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徙倚:来回走动。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舟次彭泽次:排列b芜秽充斥 秽:杂草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 a次:住宿,停留。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登者忘其险焉日就圮毁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必能有为无疑矣a bc d 【解析】 d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

4、理解和信息筛选能力。题干包含两个重要的筛选条件,一是“新修”“亭”,包括“新修”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二是“直接”,句子本身与“新修”“亭”无关的不能选。在题干所给的六个句子中,写作者公务的内容和目的地,与“亭”无关;写旧亭的特点,与“新修”无关;写作者对李维肃的赞赏,与“新修”“亭”都没有直接关系。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露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

5、待。 【解析】 b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牧羊亭”是对原文“至牧羊亭上”的错解,原文的停顿应是“至/牧羊/亭上”,意思是“甚至在亭子里牧羊”。考生答题时,应注意到全文的“亭”均指“一柱峰亭”(包括新、旧),此外并没有写到别的亭子。另外,“虞集认为彭泽县令失职”也不合原文,应是“彭泽县令自感失职”。 3456789102019-07-30 第7课时散文类阅读 典例导练 1 XX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

6、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

7、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注】 某:我。 甃结:砖块建筑。 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徙倚:来回走动。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舟次

8、彭泽次:排列b芜秽充斥 秽:杂草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 a次:住宿,停留。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登者忘其险焉日就圮毁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必能有为无疑矣a bc d 【解析】 d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筛选能力。题干包含两个重要的筛选条件,一是“新修”“亭”,包括“新修”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二是“直接”,句子本身与“新修”“亭”无关的不能选。在题干所给的六个句子中,写作者公务的内容和目的地,与“亭”无关;写旧亭的特点,与“新修”无关;写作者对李维肃的赞赏,与“新修”“亭”都没有直接

9、关系。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露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解析】 b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牧羊亭”是对原文“至牧羊亭上”的错解,原文的停顿应是“至/牧羊/亭上”,意思是“甚至在亭子里牧羊”。考生答题时,应注意到全文的“亭”均指“一柱峰亭”(包括新、旧),此外并没有写到别的亭子。另外,“虞集认为彭泽县令失职”也不合原文,应是“彭泽县

10、令自感失职”。 3456789102019-07-30 第7课时散文类阅读 典例导练 1 XX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

11、,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

12、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注】 某:我。 甃结:砖块建筑。 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徙倚:来回走动。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舟次彭泽次:排列b芜秽充斥 秽:杂草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 a次:住宿,停留。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登者忘其险焉日就圮毁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必能有为无疑矣a bc d 【解析】 d本题考查对文

13、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筛选能力。题干包含两个重要的筛选条件,一是“新修”“亭”,包括“新修”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二是“直接”,句子本身与“新修”“亭”无关的不能选。在题干所给的六个句子中,写作者公务的内容和目的地,与“亭”无关;写旧亭的特点,与“新修”无关;写作者对李维肃的赞赏,与“新修”“亭”都没有直接关系。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露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

14、作为的期待。 【解析】 b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牧羊亭”是对原文“至牧羊亭上”的错解,原文的停顿应是“至/牧羊/亭上”,意思是“甚至在亭子里牧羊”。考生答题时,应注意到全文的“亭”均指“一柱峰亭”(包括新、旧),此外并没有写到别的亭子。另外,“虞集认为彭泽县令失职”也不合原文,应是“彭泽县令自感失职”。 3456789102019-07-30 第7课时散文类阅读 典例导练 1 XX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

15、,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