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99963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中国地质科学院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除了煤之外,中国所有矿产资源都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主要油田都已接近生产结束期。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5.0108 t原油和1.01011 m3天然气,分别占消费量的70%和50%。报告预计,今后20年,中国将短缺3.0109 t铁、5.0108 6.0108 t铜和1.0108 t铝。思考探究:材料中反映了我国资源的什么问题?提示:资源短缺。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资源问题产生(1)自然资源系统内部组成:土地、气候、水、生物资源等在不同区域的组合与相互匹配,构成了不同的资源类型和资源结构。(2)自然资源系

2、统外部矛盾:存在着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即资源问题。 2我国资源问题的地区差异(1)北方:地多水少。(2)南方:地少水多,能源不足。(3)东部:人地矛盾。(4)西部:水土资源不匹配。(5)华北:人地与水土矛盾叠加。3自然资源问题的影响因素人口数量、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等。4资源问题的影响(1)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资源因掠夺性开发而迅速退化甚至枯竭,影响人类社会发展。5资源保护措施(1)不可再生资源:加强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勘测,增加后备储量;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2)可再生资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重点

3、难点掌握好 我国不同地区自然资源问题的空间分布地区自然资源优势自然资源劣势资源问题北方土地资源多,能源和铁矿丰富水资源缺乏,磷矿、有色金属矿少地多水少,水土配合不佳南方水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磷矿丰富土地资源少,能源缺乏地少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东部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缺乏人地矛盾突出西部能源资源丰富干旱缺水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是限制农业生产的瓶颈华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降水相对较少,水资源短缺人地矛盾,水土配合不佳,人口与资源矛盾加剧拓展提升南方地少水多,但仍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究其原因是在南方部分人口稠密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使水质不能符合要求,也存在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4、。 应用体验不可少 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土地、气候、水和生物资源等不同区域的组合与相互匹配,构成了不同的类型与资源结构。据此完成12题。1上图法国、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四国电力结构图,下列选项中国家名称与图中顺序相符的是()A美国、法国、加拿大和中国B美国、法国、中国和加拿大C加拿大、美国、中国和法国D法国、加拿大、中国和美国2在下列城市郊区能源利用的正确措施是()A大同郊区利用核能B包头郊区利用地热能C重庆郊区利用太阳能D乌鲁木齐郊区利用太阳能解析:1.A2.D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以火电为主,为我国电力结构图,图以核电为主,为法国电力结构图。第2题,大同郊区利用火电,包头郊区地热资源较少,

5、重庆郊区太阳能资源较少,乌鲁木齐郊区太阳能丰富可利用太阳能资源。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据此回答34题。3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A海水淡化B修筑水库C改进灌溉技术 D人工降雨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A海水淡化 B开发水源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解析:3.C4.A第3题,开源是开辟水源,主要包括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改进灌溉技术属于节流措施。第4题,因为现有技术条件下成本太高,实施海水

6、淡化不是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P43问题提示牧民“愁”是因为牧民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造成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沙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导致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超载放牧,形成恶性循环,牧民的收入越来越低;牧民“乐”是因为会宁县当地的牧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草场这种可再生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更新,草场质量及牧草产量大幅提高,载畜量提高的同时还可发展舍饲圈养,牧民增产增收。实现了在保护自然资源存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以上两种循环发展模式现状,我们从中应认识到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7、利用,并在利用中不断更新发展,保护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 情景导入先思考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易涝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基塘互相促进,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还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使农副产品更多样化,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思考探究:从基塘生产可以看出我们应如何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提示: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生产。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农村生态建设(1)概念:是

8、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有效的生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2)内容: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乡镇企业污染管理;农村肥料、饲料、燃料建设;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生态农业或持续农业体制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村建设。2城市生态建设(1)城市生态建设:是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工程,对城市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以达到或基本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综合性建设。(2)城市生态系统:概念: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特点:a.生物组成部分以人为主体;非生物组成部分

9、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分解功能不完全,大量物质和能量常以废物的形式输出,易造成环境问题。c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弱。(3)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措施: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做好城市生态立法、景观布局、城市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资源配置等工作。 重点难点掌握好 农村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对比内容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建设方向农村生态建设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乡镇企业污染管理,农村肥料、饲料、燃料建设,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生态农业体制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村建设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加入的辅助能

10、源是经过加工的能源而非自然能量;人工管理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系统的特定生物产量最大;系统中的主要生物在人工选择下形成;系统受外部人为力量有目的的控制重点搞好农田生态系统的高产、高效、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体制建设;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村建设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城市生态立法、景观布局规划、园林绿化、污染防治、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城市资源配置等系统以人为主体,非生物组成由自然和人工环境组成;系统资源利用效率低、分解功能差,造成大量废物、废能的排放,易造成环境污染;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维持能力弱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努力做好城市生态立法、景观布局、城市绿化、环境污染防治、

11、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城市资源配置工作拓展提升我国几个地区成功的生态农业建设(1)华北平原山东禹城的“鱼塘台田”模式。(2)南方低山丘陵江西千烟洲的“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模式。(3)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4)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 应用体验不可少 1“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要在确保粮食安全,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显著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加快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有效恢复和增强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减缓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下列有关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

12、优质和高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ABC D解析:选D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属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2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B城市生态系统由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两部分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高D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强解析:选A城市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它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弱。3(山东高考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植被浅沟在收集雨水、净化雨水、减少城市内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P46问题提示1.农村生态庭院经济的各种模式,使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尽可能多的流向人类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物质养分的利用率,并且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

14、合起来,不但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P47问题提示搞好城市发展规划,加快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及生活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改造;发挥独特的自然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保护当地名胜古迹;发展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城市规模。 一、选择题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为了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1.68 m。据此回答13题。1河北沧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A引起地面下降,危害建筑物安全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C不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将导致当地降水量大幅度减少2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A关闭需水量大的工业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C缺水时向地下灌入海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