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达标检测卷(B)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99291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达标检测卷(B)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达标检测卷(B)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达标检测卷(B)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2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历 史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下列现象能够直接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世界人口出现快速增长 B原始宗教的产生与传播C天文、历法、科技发展迅速 D城市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革命的直接影响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增加了食物供给,加速了人口增长,A项正确;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B项错误;天文、历法和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迅速属于进一步的影响,C项错误;城市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不能直接论证农业革命,D项错误。2“猎人居无定所的生活解放了人类的思想,而农业却把人变成土地的囚徒。”农业

3、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B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优越C农业文明推动宗法观念形成D宗法制的核心是崇拜祖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主旨,定居的农业活动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经验,进而强化了原本对古人的崇拜,即农业文明推动宗法观念的形成,选项C正确;选项A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主旨并非对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进行对比,排除B;选项D不符合史实,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3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的祭品是十分丰盛的,包括大麦粥、炖鸽肉、烤鹌鹑、小麦面包、蛋糕、水果等。这些祭品主要是当地

4、的农产品,墓室的壁画中也常常出现农民种植庄稼的场景。据此可知古埃及( )A农业促进烹调水平提高 B农业影响宗教信仰发展C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 D丧葬习俗反映农业繁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丰盛的祭品,其中大多是当地的农产品,这反映出古埃及农业的繁盛,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祭品大多源于农业生产,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古埃及的宗教信仰,B项排除;物质基础包括很多方面,丰富的祭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仅由祭品丰富就推断出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C项排除。4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

5、,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集约经营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C单位产量的提高 D勤俭精神的发扬【答案】B【解析】据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凡人家营田,皆当量”、“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主张都属于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说明精耕细作的代代传承,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不是集约经营的方式,故A项错误;重视单位产量,这也属于精耕细作的生产,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勤俭精神,故D项错误。故选B。5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说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

6、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史料所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B当时国家管理混乱,火灾频发C田租是当时的主要收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答案】A【解析】材料观点认为田地是岿然而不变的财产,所以无论谁有钱就应买田,这一思想显然受到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当时国家管理混乱,火灾频发,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土地对于民众的重要性,不是说明田租是当时的主要收入,C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是雇佣关系的产生,材料没有涉及该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6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

7、了各地仍然保守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各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据此可知( )A耕作方式深受家庭影响 B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C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分化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阶级的分化源于财产的差异,而财产的差异又导致了共产制家庭公社的解体,C项正确;材料表明财产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A项错误;“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材料侧重于阐明财产差异导致阶级分化,而非强调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D项错误。7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荼、巧克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糖从贵族生活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

8、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传播到欧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C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D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传播到欧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体现的是蔗糖的传播发展对人口流动、经济形态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说明蔗糖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仅是材料的一部分,A选项排除;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仅是材料的一部分,B选项排除;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无法体

9、现对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的影响,C选项排除。8中国引进美洲作物,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等经济作物,总数超过了20种。这些外来作物的引进对中国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种类 B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C利于充分用地和养地 D提高农产品商业化程度【答案】B【解析】外来作物的引进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的结构,利于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

10、符,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9新旧两个世界的相遇,不妨看作是两个巨大而相对封闭系统的交汇就像一条运河凿通两个湖泊之后,必然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鱼群相互游动。开放和交换可以带来积极的后果,但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以下不符合这段话主旨的是( )A美国白蛾入侵中国后,到处繁殖蔓延,破坏生态环境B中国的大闸蟹随着船只“偷渡”到英国后,称霸河道C病菌或入侵生物在新环境中出现爆发式增长D物种交流推动全球粮食产量提高,使世界人口激增【答案】D【解析】根据“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物种交流的消极影响,D是物种交流的积极影响,不符

11、合材料主旨,符合题意;ABC均是物种交流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D。10汉高祖刘邦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同时还规定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 愚民弱民政策 B限制商人政策C禁止经商政策 D反腐倡廉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均体现了西汉初年对商人的打击和压制,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无关,错误;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错误。11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 )A形式多样B自

12、给自足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1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农业产生以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故选D;A、B、C都不是根本原因

13、,故均排除。13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多。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生产力发展,产品有了剩余 B氏族内部分化,出现富人和穷人C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个文化遗址中,不同的墓中随葬品有较大的差异,这从本质上说明了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项正确;A、B两项都是现象,并非本质,排除;D项表述与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1416世纪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播到世界,

14、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是由哪一事件带来的结果(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的开辟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贸易中心的转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A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C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排除。15清朝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写道:“又如玉蜀黍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材料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嘉庆年间 D道光年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玉蜀黍”

15、“今遍种矣”可知,当时玉米在我国已普遍种植,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即道光年间,故D正确,ABC排除。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两大题,共4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很可能男子和妇女都有寻找食物的责任,妇女可能在离宿地不远的地方采集坚果、浆果和植物颗粒,男子大都去猎杀大型动物,这一般是在远离宿地处进行。可以看出,男子和妇女都负责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猎杀野兽、采集野生植物无疑导致了一定的生活模式。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断迁徙的,因为除了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徙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材料二 在汉谟拉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