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99024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1编号实验室安全手册(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验 室 安 全 防 护 讲 座,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实验室安全准则 第三章 实验室化学安全 第四章 器材的安全使用,绪 论,第一章,实 验 室 安 全 防 护 的 必 要 性,生物实验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危险试剂、器材以及病原体。它们随时威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进一步泄露到周围环境中,危害将十分严重。 因此,应对实验室安全防护方面的规范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试剂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高压灭菌事故,某

2、研究生,在进行高压灭菌时, 他觉得反应容器应拧紧以防污染,结果在打开灭菌锅盖时,反应容器发生爆炸。幸好他带了眼镜,没有伤到眼睛。,超速离心机的事故,正在旋转,后果,呼吸系统毒剂事故,某同学,以钛酸四丁酯(有毒的有机试剂)为原料制作高效光敏催化剂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对钛酸四丁酯的性质不了解,直接将该试剂在实验室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操作,而没有采取任何的通风和抽风措施,挥发出的成分致使15余人不同程度的中毒。,电热事故,某研究生,在实验室直接将电炉置于实验台面(台面耐温不高于135),加热烧去二氧化碳水,造成台面直径5厘米近似圆形的表皮破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则会酿成火灾。,化学试剂事故,某博

3、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皮。,所有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麻痹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综上所述,实验室安全对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至关重要,在同学们进入实验室之前,首先学习实验安全防护是非常必要的!愿实验室安全防护问题引起从事实验研究人员的充分重视!,实 验 室 安 全 准 则,第二章,“四M”原则,包括人(Men)、机械(Machine)、媒介或环境(Media)和管理(M

4、anagement)4个方面。它指出:人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包括所有的有关人员);机械、媒介或环境都是与安全有密切联系的重要因素;安全管理则是要使人们有安全感和必须安全的欲望。,“三E”措施,安全技术(Engineering) 安全教育(Education) 安全管理(Enforcement),实 验 室 安 全 准 则,防毒!防火!防化学腐蚀!防爆!防灼伤! 在实验开始之前,应对使用化学试剂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对所有化学、生物、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要遵循处理程序。 使用仪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准则防毒,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5、而发生中毒现象; 如 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 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防毒注意事项,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 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有毒物质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险性,通过呼吸道进入有毒的气体、烟

6、雾或粉尘,通过呼吸,被表面积超过90 m2的表面布满微小毛细血管的肺泡所吸收,毒物可直接进入血液,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危险性很大。 通过消化道进入误食毒物,有毒物质由消化系统经过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因毒物的性质各异,加上消化道体液的作用,中毒症状反映可能较迟缓,容易造成错觉,故不可忽视。 通过皮肤黏膜进入完整的皮肤能够阻挡一般毒物的侵入,则明显逊色。若皮肤有伤口或毒物具有腐蚀性,则毒物能迅速人体。如毒物具有水、油溶解性能,侵入速度更快。中毒程度因情况而异。,实验室安全准则防火,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

7、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 或 CCl4 灭火器灭火。,火灾对实验室的打击最严重,最直接,占总事故的44.7;引起实验室失火的主要物品有电热仪器、易燃物、助燃物、点火能源等;煤气用后一定关好,如发现室内有煤气味立即开窗,禁止明火;挥发性物品不能放入普通冰箱中,如乙醚等,以防止其挥发后遇冰箱电火花爆炸;加热易燃物不能用明火,要用水溶,且在通风橱内进行;高压气体要分类,直立,严禁氯气和氨气,氢气和氧气等放在一个房间,

8、要10m以上距离;严禁在室内吸烟。,防火注意事项,灭火方法:破坏能引起燃烧的因素,可采用: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化学中断法。实验室可用水、砂土、灭火器等。 自己扑灭不了的一定迅速报火警;力不能及的情况下一定要撤出,有浓烟时应贴地面逃出门外,关上防火门。外逃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假如困入室内,应尽量准备充足的水,打湿毛巾,衣服以备用。,灭火及自救,实验室安全准则防化学腐蚀,(1)使用腐蚀性物质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包括使用防镜、橡胶手套等,皮肤上有伤口时要特别注意防护。 (2)化验室内应备有充足水源,并配备有2030gL的酸氢钠及稀硼酸(或稀醋酸)溶液,以备急救时使用。 (3)大瓶腐蚀品应使用手

9、推车或双人担架搬运;移动或打瓶液体,瓶下应垫以橡胶,防止与地板直接碰撞破裂;开启用封口的大瓶药物时,应先用水把石膏泡软,再用锯子小心把石膏锯开,严禁锤砸敲打。 (4)禁止使用浓酸(或浓碱)直接进行中和操作,需要进行中和操作时,应先予以稀释后再行操作。,(5)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必须在耐热的容器(如烧杯) 中进行,在搅拌下缓缓地将浓酸倒入水中,绝不允许相反操作(即不允许将水倒入酸中),且不许用摇动代替搅拌。溶解固体氢氧化钠(或其他强碱)时,也应该在烧杯中进行,稀释浓碱可以参照执行。 (6)压碎或研磨腐蚀性物品时,要防止碎块飞溅伤人。 (7)使用挥发性腐蚀性物品或有腐蚀性气体产生的实验,应在

10、通风柜或抽气罩下进行,以局限其影响范围。 (8)对于同时具有其他危险性质的腐蚀性物质,实验时要同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连带伤害。 (9)在使用腐蚀物品的时候要特别加强对眼睛的防护。,化学腐蚀伤害的救护,(1)发生化学腐蚀伤害,救护的首要工作是尽快使受伤害者脱离腐蚀环境,包括除去沾有腐蚀品的衣物和用大量清水冲洗处理。然后,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由于酸性腐蚀)或稀硼酸溶液(由于碱性腐蚀,也可用稀醋酸)进行中和处理,以尽快消除副食品的直接作用。 (2)根据受伤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后续治疗,没有条件的应迅速送医院治疗。 (3)眼睛受到腐蚀伤害,应即予以优先处理,特别是对于碱性的腐蚀,并尽快请医生诊

11、治,以免后患。,实验室安全准则防爆,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 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实验室安全准则防灼伤,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

12、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生物化学实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1.首先在实验内容上给同学们尽量选择无公害,低毒物品做实验,实验的残液,残渣,要少,尽可能回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实验室的浓酸、浓碱不经处理,沿下水道流走,对管道产生很强的腐蚀,又造成水质的污染,因此一般要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 3.有机溶剂,吡啶,二甲苯,氯仿等能破坏人体机能失调,所以要实验后回收,蒸馏后,再利用。,4.实验中使用的有毒致癌物质实行双人管理,专人处理制度。实验后回收,能通过化学方法处理的,使其变为无害物质。不能自行处理的,严格按学校要求放到指定

13、位置由学校统一处理。 5.微生物实验中,一些受污染或盛过有害细菌和病菌的器皿,不要的菌种等,一定要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弃掉,而器皿才能再利用。 6.实验用后的解剖动物尸体,放入塑料袋,交由校医院统一焚烧。,实 验 室 化 学 安 全,第三章,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供应科剧毒药品的性质、处理方法及应急咨询电话,常用危险化学试剂的一般性质,无机酸 无机碱 重金属盐 有机溶剂 染料 其它,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应避免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溅出的液体要用大量水稀释。这些酸的浓缩液可损毁纸、纺织品和皮肤,并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不宜将强酸与有机溶剂混合,因混

14、合后会发生反应,特别是硫酸和硝酸反应时大量放热,可能导致燃烧或爆炸。,无机碱(如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在水溶液和高温时可电离。高浓度溶液可缓慢分解皮肤甚至指甲。 不宜将强碱与卤化物溶剂混合,因混合后可能生成反应性烯,会导致爆炸。,重金属盐通常为可溶于水的有色粉状固体。其中很多为潜在的酶抑制剂,因此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性(如鱼和藻类)。,大多数有机溶剂为可燃、可挥发液体。应避免吸入气体,否则会导致恶心、呕吐、头晕。避免皮肤接触。 其他一些有机化合物,包括有机硫化合物,如巯基乙醇或有机胺等,都有很难闻的气味。另外,一些化合物非常活跃,操作时应格外小心。,染料及其溶液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样本,还会污染皮

15、肤和衣服。其中一些物质(如溴乙啡啶)还能诱导机体发生突变,为有机体突变诱导剂,或有致癌性、毒性。,所有以“ase”结尾的名称如过氧化氢酶(catalase)、-葡糖醛酸糖苷酶(-glucuronidase)、消解酶(zymolase)都是酶。还有一些酶没有系统的命名,如胃蛋白酶(pepsin).很多酶是由生产厂家提供并含有缓冲物质的。注意这些物质中所含有材料的特性。,有毒化合物常被用来调控细胞,这些物质可能很危险,使用时可以量化,但对于致癌剂和突变诱导剂的量化不太可能,因为即使一次暴露或接触都有可能产生效应。应意识到的是,一种给定化合物的危险性还取决于其物理状态(如细粉末和大晶体/乙醚和甘油/

16、干冰和气罐中的二氧化碳)。应能预测到在一个实验中,何种情况下最容易暴露与危险下,并最佳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汞的安全使用,汞是化学实验室的常用物质,毒性很大,且进入体内不易排出,形成积累性中毒; 高汞盐(如HgCl2)0.1-0.3 g可致人死命; 室温下汞的蒸汽压为0.0012 mmHg柱,比安全浓度标准大100倍。 安全使用汞的操作规定: (1)汞不能直接露于空气中,其上应加水 或其他液体覆盖;,汞的安全使用,(2)任何剩余量的汞均不能倒入下水槽中; (3)储汞容器必须是结实的厚壁器皿,且器皿应放在瓷盘上; (4)装汞的容器应远离热源; (5)万一汞掉在地上、台面或水槽中,应尽可能用吸管将汞珠收集起来,再用能形成汞齐的金属片(Zn,Cu, Sn等)在汞溅处多次扫过,最后用硫磺粉覆盖; (6)实验室要通风良好;手上有伤口,切勿接触汞。,120种危险试剂!,(1) 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 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 (3) X-半乳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实验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