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97267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 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科的创立,至今尚不到百年。进入20世纪初期。无论是对于中国哲学文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方法的探索,还是基于传统的现代转化而尝试构建中国哲学体系,均取得一定进展,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哲学学科最初的建立,可以说是学习和依傍的产物。一方面,它

2、所研究的材料和对建文中国的:另一方面。它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框架主要是外来的。这种状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延续着,只不过问题意识和思想框架发生了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日益紧密,进一步丰富了国人对世界的理解,对传统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哲学研究进入一个活跃时期。比如,冯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描述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又如,汤一介思考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试图构造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等等。在通史之外,无论是断代史还是学派和人物的研究都向纵深发展。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新材料发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带动了人文学科内部的知识互动。这一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日益形成中国哲学主

3、体性自觉。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体现在更加重视中国思想文化的固有格局,而不是依赖西方的哲学定义或者既定的思想框架来择取材料、肢解原有的知识体系。经学传统重新被关注就是一个例子。冯友兰晚年特别强调,要重视周易哲学研究。其弟子朱伯昆所著的易学哲学史,不仅系统梳理了易学中的哲学问题,而且确立了传统经学在中国哲学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后来的学者除继续探索易学哲学之外,还进一步讨论诗书春秋等的哲学思想,丰富了对中国哲学的整体理解。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自觉,还体现在更加注重对中国哲学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的发掘。21世纪之初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是对中国思想传统内在价值的一次系统反思,也是对长期简单以西方

4、哲学框架构建中国哲学学科的系统反思。经过此次讨论,中国哲学研究者增强了对哲学多样性的认知,认识到不应把欧洲哲学或者美国哲学看作哲学的唯一形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更加自觉地关注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当然,这不等于不去寻求与外部世界的会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更加急迫。新时代构建中国哲学学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一方面,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传统,更加平和地处理与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与世界的对话,更加从容地借鉴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中国和世界的会通

5、中确立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在这个背景下,通过继承和借鉴、知识和话语创新来呈现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共识。(王博增强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2019年7月8日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进入20世纪初,中国哲学学科多个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为新中国成立后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 在建立初期,中国哲学学科所研究的材料和对象是中国的.但它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框架却是外来的。C. 断代史及学派和人物研究的发展推动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发现和人文学科内部的的,知识互动。D. 更加重视本国思想文化固有格局,摒弃西方哲学定义或既定思想框架,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主体

6、性自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站在中国哲学学科发展史的高度,分析了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的形成原因。B. 文章以冯契和汤一介为例论证了中国哲学学科最初的建立是学习和依傍的产物。C. 文章在阐述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的具体表现时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D. 文章不仅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还揭示了具体的构建方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研究进入一个活跃时期,与国人对世界的理解更丰富、对传统的态度产生变化有关。B. 冯友兰晚年重视周易哲学研究,其弟子朱伯邕撰写易学哲学史,这些都证明了经学传统重新被关注。C. 自觉

7、关注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不是与外部世界隔绝,而是不把西方哲学看作哲学的唯一形态。D.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只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传统,加强与世界的对话,就能构建新时代中国哲学学科。【答案】1. A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B项,曲解文意,“它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框架却是外来的”不正确。原文是“主要是外来的”,该项说是“却是外来的”。C项,因果关系颠倒。原文,“在通史之外,无论是断

8、代史还是学派和人物的研究都向纵深发展。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新材料发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带动了人文学科内部的知识互动。”所以正确表述为:应是“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新材料发现”,推动了断代史及学派和人物研究“向纵深发展”,“带动了人文学科内部的知识互动”。D项,“摈弃西方哲学定义或既定思想框架”不正确。原文,“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体现在更加重视中国思想文化的固有格局,而不是依赖西方的哲学定义或者既定的思想框架来择取材料、肢解原有的知识体系。”所以原文说的是“而不是依赖”,选项说成“摈弃”。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

9、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文章以冯契和汤一介为例,论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对传统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哲学研究进入一个活跃时期”。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只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传统,加强与世界的对话,就能”,充分条件不成立。原文只是说“新时代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

10、要求更加急迫一方面,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传统,更加平和地处理与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与世界的对话,更加从容地借鉴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中国和世界的会通中确立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故选D。【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悬”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

11、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可以说,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同时,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徘徊不前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创新活力。毋庸置疑,在数字经济这一领域,

12、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经上海社科院研究分析,预计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而美国则会保持在6%左右。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场始于信息科技革命的时代变革正在从技术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成为重塑经济模式、社会治理模式甚至国际竞争格局的结构性力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早已不是科学家实验室里的理论模型,而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和共享设备。以电子商务为例,10年前,中国的零售电商交易额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已经超过40%;目前中国的零售电商交易额已经超过法、德、日、英、美

13、五国的总和。(摘编自王法治发展数字经济,中国不止步)材料二:(数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统计局)材料三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有待克服的障碍、有待消除的不良影响,这些问题有待各方采取措施逐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重。数字鸿沟既包括基础设施接入层面的鸿沟,也包括数字素养方面的鸿沟。在接入方面,至今全球仍有40亿人不能上网,很多国家也制定了各自的普遍服务计划,但短期内仍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在数字素养方面,各国普遍存在数字技能不足的情况。欧盟2014年的统计表明,高达47%的欧盟人口缺乏足够的“数字能力”,成为欧洲数字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相对于欧洲,发展中国家数字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各

14、国急需加强数字素养教育。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高危漏洞数量有增无减,网络攻击越演越烈,关键基础设施面临严重威胁,金融领域、能源行业成为重灾区。据互联网监控公司ArborNetworks的数据,2011年至2014年短短三年内,全球DDoS攻击量增加了30倍以上。一项研究估计,每年各种网络犯罪、攻击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4000亿美元。安全问题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数字经济进展。数据是教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但数据的极大丰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据洪灾泛滥”的现象,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挑战。例如,在数据产权方面,数据所有者、拥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如何确定?在知识产权方面,

15、一些国家致力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但也有不少国家和研究机构认为,技术的变革已经打破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界限,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已与数字经济发展脱钩,造就了一个由专利流氓和专利持有人构成的寄生系统,阻碍了创新。目前,知识产权的调整仍在缓慢进行中。又如,在用户隐私保护、“被遗忘权”等方面,各国也未达成共识,这些问题导致目前各国数字经济监管政策千差万别,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冲突不时出现。相关法律建设的滞后对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摘编自腾讯研究院数字经济崛起:未来全球发展的新主线)4. 下列对于我国数字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显著,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并已走在

16、世界前列。B. 我国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其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创新活力。C. 根据有关研究分析,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预计在15%左右,大大领先于美国。D. 2016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的规模占GDP比重接近三分之一。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近年来,由信息科技革命引发的时代变革正从技术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并重塑经济模式、社会治理模式,改变国际竞争格局。B. 2003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同期GDP增速: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超过20%,高于同期GDP增速约10个百分点。C. 我国数字经济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各方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