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597124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县位于#省东南部,辖#镇#个村,农业人口#万。近年来,我们发挥口岸、资源、产业等优势,做大特色劳务经济,不仅向国内外输出劳务,也成为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吸纳县。截止xx年7月,已累计输出、中转和吸纳县内外劳务人员#万人,#万名县域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创业,#万名县内非农人口及外埠从业者借此走上兴业致富之路,#逐步成为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中转吸纳综合基地。 一、廓清发展思路,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 1990年#口岸的开通,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使#由封闭落后的农业县一举跃升为边贸大县。长期以来,我县经济外向化虽大幅提升,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xx年,一产占县域

2、经济的比重不足1/5,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5.4亩,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48.5%,增收步伐缓慢。经深入调研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象#这样县型小、农业弱的边境口岸县份,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走出农业抓农业,面向境外谋发展”,将劳动力转移做成产业、创出特色,进而拉动普遍就业、全民创业,同时,#壮大劳务经济也独具“三大优势”:一是口岸带动力强,居于我国东北振兴和俄远东开发的结合部,毗邻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边贸发展活跃,人员往来便捷,是国内劳动力赴俄务工创业的适宜桥梁和最佳“跳板”;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初露端倪,域内有着发展黑木耳等“小品种”特色产业的特殊资源条件,进出口加工业具有较大发展

3、空间,一批吸纳性、拓展性较强的产业加快兴起,劳务承载能力与日俱增;三是外埠用工需求增大,俄远东人口继续下跌,劳动力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空闲岗位已达50万个,俄官方已明确表示中国建设者不可或缺,加之,境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和国内大中城市岗位增多,赴外打工大有市场。综合以上优势,我们顺应域内外劳务需求和百姓致富愿望,集思广益,结合实际,确立了“立足振兴产业、广拓市场、富裕农民,发挥龙头地位和前沿优势,促进跨国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组合,内外互促,协作联合,着力打造一批连接中俄、外向度高、关联度大、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优势企业,聚集辐射,有序引带,加快建成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中转吸纳综合基地”的思路,为特色劳

4、务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释放前沿优势,对外规模输出中转劳务 三、产业联动发展,广辟劳务就业吸纳渠道 通过产业间角色互换实现就地转移,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实践中,我们积极“农里拓展、农外延伸”,兴业强工活商,打造了吸纳县内外务工人员充分就业的平台。一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做精做强#等优势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余人,吸纳周边县(市)民工万余人。发展#亿袋,年产量达#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万亩,年产鲜品#万吨,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聚力。培植专业村、种养大户,带动发展特色生产基地#万亩,其中仅#专业村就达99个,占行政村总数97%,辐射农户1.5万户。#村218户农民发展#1200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4人,全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多万元。二是壮大非农产业。以贸带工,推动富余人员成为新的产业工人。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区,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余人。借助发展空间广阔、电力供应充足等优势,大兴进出口加工业,累计投资#亿元,兴建总占地#余公顷的#园区,已承载企业#户,其中#户建成投产,#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落地生根”,安置#多名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