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70431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心脏概述,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织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空腔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是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一、心脏的一般结构,四个腔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瓣膜:房室瓣 半月瓣 功能:保证血流在心脏内朝着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二、心肌的生理特性,普通心肌: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特殊心肌:即心脏的传导系统,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 (一)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窦性心律: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 异位节律:以窦房结以外部位为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动。,(二)传导性

2、 心肌细胞有传导兴奋的能力,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氏纤维。,传导的速度,SAN:窦房结 AM:心房肌 AVN:结区 BH:房室束 PF:浦肯野氏纤维 TPF:末梢浦肯野氏纤维 VM:心室肌 传导速度单位: m/s,心脏各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传导速度,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第一站:窦房结 第二站:房室结 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三)兴奋性,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即兴奋性。 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兴奋性要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A:动作电位曲线 B:机械收缩曲线 ERP:有效不应期 RRP:相对不应期 SNP:超常期,心

3、肌细胞兴奋后不能立即产生第二次兴奋的特性,称为不应性。 有效不应期内,接受第二个刺激,肌膜不会进一步发生去极化。 相对不应期内,给予高于正常阈刺激的强刺激,则可能引起幅度较小、传导较慢的动作电位。 超常期内,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阈值较正常低,兴奋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心室收缩活动发生于下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称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实验目的:学会并掌握记录心电图 的方法,辨认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心电图机、导电液、分规、 放大镜

4、、检查床 实验步骤:,一、心电图测试原理,在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所伴随的生物电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遍全身,使身体各部位出现有规律的电变化,将引导电极放在肢体、躯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均可记录到每一心动周期中规律性的电变化,该电变化曲线就是心电图(ECG)。,通常完全的心电图,由12种导联的记录组成,包括三种标准肢体导联(、), 三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以及六种单极胸导联(V1-6)。,二、心电图的测试方法,1.记录仪准备 接上地线 插上电源线,打开记录仪开关 将记录纸速度调至25mm/sec 记录热笔调至记录纸中央 转送记录纸,校正1mv标准电压高度, 使其刚好10mm高度 记

5、录仪调至暂停,2.导联方法 标准肢体导联 正极左臂,负极右臂 正极左足,负极右臂 正极左足,负极左臂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右臂 avL左臂 avF左足,单极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处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 V3在V2-V4连线的正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处 V5在V4-V6连线的正中点 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上,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3.固定电极 受试者去掉身上的金属制品,脱鞋及上 半身

6、衣物,仰卧在检查床上,两脚自然 分开,室温最好在20-25 身体电极放置部位用酒精擦拭,去除 汗、脂与污垢等 均匀地将导电液涂在电极板上,然后电 极固定在身体部位上 4. 进行测量,注意事项,1.仪器应妥善接地,排除干扰 2.引导电极的安装应松紧适当,不能太松也 不能太紧 3.受试者检查前避免饮用引起兴奋的饮料, 应休息30分钟。测试时要充分放松,以防 肌电干扰。,三、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四、心电图分析, 波幅测量: 纵坐标每一小格(1mm)代表 0.1mv。 测量波幅时,凡向上的波形,其波幅应 从基线的上缘测量至波峰的顶点;凡向下的波 形,其波幅应从基线的下缘测量

7、至波谷的底点 时间测量:常用25mm/s的走速,这时心电图纸上 横坐标的每一小格(1mm)代表0.04s,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QRS波群的命名,心电图波形正常值 名称 电压 持续时间 意义 P波 0.25以下 0.06-0.10 心房兴奋 QRS波 0.5-1.5 0.06-0.10 心室兴奋开始 T波 0.2-0.5 0.20-0.60 心室兴奋结束 P-R(PQ)间期 0.12-0.20 心房心室传导时间 ST段 0.10-0.15 心室全部兴奋时间 Q-T间期 0.30-0.45 心室的收缩时间,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心率的测定公式 心率(次/分)

8、60/P-P或R-R间隔时间(秒) 心律的分析: 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心电轴的定位:心电轴指的是额面QRS波群的 平均向量,对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 有价值。根据肢体导联QRS波群的方向和波幅 可以测出心电轴。 常用的方法有根据导联和 导联QRS波 波幅的代数和来作图求得; 导联和avF导联 的代数和来作图求得,平均心电轴,*正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Sudden cardiac arres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Resting,ECG after Defibrillation,四、运动员心电图主要可分

9、为以下几种变化,1.激动起源异常 2.电压增高 3.激动传导异常 4.非特异性T波,I-AVB,II-AVB,III-AVB,思考与探索,1.心电图基线不稳、曲线毛糙的常见原因有 哪些?如何处理? 2.说明心电图各波的生理意义。如果P-R间 期延长超过正常值,说明什么问题? 3.测定不同运动专项学生的心电图,分析他 们之间有何不同,为什么?,心电图结果分析: 1. 心律: P波方向:在 I 、II、avF、V4-6直立,avR倒置,其余导联视P波电轴而定。P波双峰间距0.04s. Q波:V1导联中不应有q波,但可呈QS型。 T波:大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I、II、V4-6向上,III、avL、avF、V1-3可向上、双向、向下。但若V1向上,V2-6不应出现向下。,2.电轴: +30 +90 :正常 -30 -90 :电轴左偏 +90 +180 :电轴右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