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7005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九章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考点 一、识记:人际关系 二、领会: 1、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2、人际交往的理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建立联系交流信息形成群体产生行为建立关系,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本能,合群,自我肯定,人际交往的理论,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舒茨提出该理论可分两部分: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2、根据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分为6种行为模式。,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归属)、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2、6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社会交换理论,一、社会学家 霍曼斯 二、用经济学概念解释社会行为社会

2、交换理论 1、社会行为商品交换 2、多得奖赏少付代价 1)报偿代价心理估价 2)平衡继续交往 不平衡中止交往,霍曼斯 社会学家 曾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考点(识记),人际关系的概念 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考点(领会),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1.本能: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2.合群需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3、。 3.自我肯定需要: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人际交往是认识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考点(领会),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舒茨: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 一、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支配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情感需要: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

4、要。 二、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 舒茨认为: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在表现时又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人际关系的行为倾向: 1、包容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与人交往。被动性:期待与他人交往。 2、支配需要表现主动性:支配他人。被动性:期待他人支配。 3、情感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表示友好。被动性: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30.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1分),支配需要(1分),情感

5、需要(1分); (2)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主动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主动表示友好(1分) 期待与他人交往,期待他人支配,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1分)。,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考点 一、识记: 1、沟通的概念; 2、沟通的要素和模式 二、领会:人际喜欢和吸引的条件 三、应用: 1、非语言沟通在社会适应中的意义; 2、人际关系测量的基本步骤,人际沟通,信息的交流,人际沟通,1、广义:,2、狭义:,沟通的概念,目标靶,信息,通道,障碍,反馈,背景,信息源,人际沟通的类型,一、言语沟通 1、口语沟通 2、书面言语沟通 二、非言语沟通 1、表情 2、眼行为 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4、服饰 5、

6、讲话风格 6、人际空间,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一、相似性与互补性 二、个人品质 三、接近性与熟悉性,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会测量法 美国心理学家 莫雷诺 二、基本步骤 1、发放测量问卷或访谈 2、分析处理结果,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具体操作 1、让被试指出某群体中最喜欢的人 2、对于选择的人进行排序 3、制作人际关系矩阵表 4、制作人际关系图,考点(识记),沟通的概念 广义: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 狭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

7、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考点(识记),沟通的要素 1.信息源: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沟通的过程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信息源的权威性和经验、可值得信赖的特征、信息源的吸引力等都会影响整个沟通过程。 2.信息:主要是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它们必须被转化为各种可以被别人觉察的信号,包括语词的和非语词的。 3.通道: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面对面的沟通除了具有语词或非语词本身的信号以外,沟通者的心理状态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及时的反馈信息等,日常发生的沟通主要是视听沟通。 4.目标靶:沟通过程中信息接受者。 5.反馈: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

8、,沟通双方不断地将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方是否接受、理解信息,他们接受信息后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6.障碍:沟通过程中,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发送的信息没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没有反应。没能建立有效的沟通。 7.背景:沟通发生的情境。是影响沟通过程的重要因素。,考点(识记),沟通的模型,考点(领会),人际喜欢和吸引的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一般相似性起决定性作用,但当交往双方角色

9、不同,需要不同时,人们倾向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双方角色不同,行为不同时,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能够互补。 2.个人品质: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变得不再重要,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开朗比冷淡更具吸引力。真诚、幽默、有涵养、礼貌、有能力、聪明等,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外表的特点,比如容貌、体形、服装等因素。外貌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辐射效应。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尤是交往初期。,考点(应用),非言语沟通技能在社会适应中的意义 非言语沟通主要是指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

10、、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 表情: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通过表情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辨认表情所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 眼行为:是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表达情感。 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触摸也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和信息,因而也常被人们用作沟通的方式。但身体接触或触摸是受一定社会规则和文化习俗限制的。四类:象征、说明、调节、情感表露。 服饰:从服装上可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职业线索和审美品位等。 讲话风格讲话风格可以告诉我们沟通的背景。 人际空间:人与人间的距离也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

11、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考点(应用),人际关系测量的基本步骤 社会测量法实施: 1.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 2.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 社会测量法应用:了解群体内部中 1.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 2.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 3.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24 人际沟通 24.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1分)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1分),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1分)。,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8年10月真题,二、名词解释题(

12、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3非言语沟通 23指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2分),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1分)。,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 30.(1)相似性与互补性: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易于相互吸引;当双方角色不同时,互补能增强人际吸引的效应。 (2)个人品质:交往越深,个人内在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越大,热情、开朗、真诚等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

13、近,交往机会多,彼此了解的人易成为知己,但关系紧张时,彼此的反应也越消极,2008年10月真题四、论述题,32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2分):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在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上某些相反的、互补的特征,有时也能满足相互的需要,都能表现为相互吸引(1分); 2、个人品质(1分):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1分) 3、接近性与熟悉性(2分):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容易成为知己(1分)。,全国2009年10月 真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6.身体语

14、言的功能 (1)象征:人们对身体语言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约定俗成的身体语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2分) (2)说明:身体语言常作为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 (1分) (3)调节:身体语言在沟通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 (1分) (4)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身体语言也传达着很多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1分),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8、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28.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 (1)相似性与互补性(2分) (2)个人品质(1分) (3)接

15、近性与熟悉性(2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易于相互吸引;当交往双方角色不同,互补能增强人际吸引的条件。 2.个人品质:交往越深,个人的内在品质对人际吸引越重要。热情、开朗、真诚等成为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近,交往机会多,彼此了解的人,易成为知己。但关系紧张时,彼此的反应也越消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第33小题必答,10分,共18分) 32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32(1)相似性与互补性(2分)

16、: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在个性品质和行 为方式上某些相反的、互补的特征,有时也能满足相互的需要,都能表现为相互吸引(1分);(2)个人品质(1分):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1分); (3)接近性与熟悉性(2分):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容易成为知己(1分)。,全国2008年4月真题,第三节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考点 一、识记: 1、群体的概念 2、群体的特性 3、群体的功能 4、社会助长 5、从众 6、去个体化 二、领会: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三、应用:从众与服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群体,一、群体的定义 二、群体的功能 三、群体的一般特性,群体的定义,群体 成员间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集合体,社会影响,群体对成员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二、去个体化 三、群体的决策行为 四、从众与服从,考点(识记),群体的概念 群体是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