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69157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PPT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心脏是由起搏细胞、传导细胞、和收缩细胞(心肌细胞)组成,就重量而言,主要成分是心肌收缩细胞的心肌蛋白和心肌酶,其中有些具有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心肌对缺氧非常敏感,心肌动脉梗死时,心肌细胞因缺血损伤或坏死,以上蛋白和酶可较快的释放入血,成为诊断心肌缺血和坏死的标志物。,目前实验诊断的项目有两大类,即与心肌收缩细胞有关的: 一.心肌酶 二.心肌蛋白,1954年,Ladue首先提出血中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的变化可作为AMI的生化标志物。 1955年,Wroblwski认为乳酸脱氢酶(LD)的变化也与AMI有关。 1957年,Vessell又发现LD有不同组份,而

2、AMI时只是其中某一组分的变化明显。 1960年,Dreyfus报道肌酸激酶(CK)在AMI时 出现增高,并且其特异性比AST和LD要高。 1966年,Van der Veen发现,CK的同工酶CK-MB在AMI时的变化在灵敏性特异性方面都优于前面说的其他标志物。 1979年,WHO制定诊断AMI的三条标准,其中之一是CK-MB活性的持续增高,因此CK-MB被列为“金标准”。,心肌酶的检测主要包括: 1.天冬氨酸转移酶(AST) 2.乳酸脱氢酶(LD) 3.-羟丁酸脱氢酶(HBDH) 4.肌酸激酶(CK) 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ST 在心肌中含量是骨骼肌中的两倍。AST有两类同工

3、酶:s-AST;m-AST 正常血清中主要为s-AST,细胞坏死引起线粒体崩解时除了s-AST显著升高外m-AST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ST异常升高, 远大于肝病时的值。 急慢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变患者s-AST和m-AST都增高。,LDH LDH位于细胞质中,在肝脏、红细胞和心肌、骨骼肌中浓度最高。它是由H和M两个亚基所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同工酶,即:HHHH(LDH1)、 HHHM(LDH2)、HHMM(LDH3)、 HMMM(LDH4)MMMM(LDH5)。,因许多组织LDH含量都比较丰富,诊断的特异性较差。 而各种组织中LDH同工酶含量不同,检查其同工酶对损伤的组织或器官,进行

4、定位诊断。,肝细胞损伤或坏死时,血清LDH总活力增高,并伴有LDH4、LDH5增高,原发性肝癌时LDH同工酶有92异常,LDH5、LDH4、LDH3均增高,而LDH1、LDH2则降低。,HBDH 由来:LDH的H亚基对底物的特异性要求较低,除乳酸外还催化血清-羟丁酸脱氢,故称之为-羟丁酸脱氢酶(-HBD或HBDH)。,HBDH主要来源于心肌、肾和红细胞。对诊断心肌梗死比LDH或AST更有特异性。 且HBDH升高持续时间比AST更长。 心肌梗死时AST、CK活性迅速上升,1648h达峰值,而HBDH和LDH升高或下降较慢,升高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时间。,由于HBDH在心肌中含量较丰富,故在心肌梗死

5、发病过程中,血清HBDH比LDH更为专一。 HBDH活性升高并非只见于心肌梗死病人,。,肝脏疾患HBDH亦可增高,但变化不显著,故常以HBDHLDH比值用于肝和心脏疾患的鉴别诊断。,CK与CKMB CK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由M和B两个亚基构成的双聚体,有三种同工酶: CKMM(占CK总活力的95以上)CKMB(仅占5以下) CKBB(无或极少),心肌含CK-MB约为20%,CK-MM为80%,而CK-MB在骨骼肌的含量低于3%。 心肌梗死、肌损伤时CK-MM大量升高,同时伴有CK-MB的升高。CK-MB所占比例低,但绝对含量并不低。 因此使用CK-MB与CK的比值进行诊断要好得多。,心梗 肌

6、损 图3 CK-MB/CK比值分布图,CKBB 当富含CKBB的脑、肺、胃肠道平滑肌等组织缺氧、缺血、炎症、肿瘤等导致CKBB逸入血液中,造成CKMB假性增高。,心肌蛋白的检测包括: 1.肌凝蛋白 2.肌纤蛋白 3.肌红蛋白 4.肌钙蛋白 5.脂肪酸结合蛋白,肌红蛋白: (myoglobin,Mb),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骨骼肌含量39mg/g,心肌含量1.4 mg/g,平滑肌不含Mb,正常血清中含量很少。,参考值:5060g/L。 临床意义:骨骼肌和心肌损伤时,Mb很易逸出而升高。Mb是检测AMI的早期指标。 急性心梗时在90g/L以上,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cTn)由肌钙蛋白T(TnT)

7、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C(TnC)组成。 它们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和独立的结构。,TnI 参考值:血清小于0.6g/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2h后就能升高,其幅度较CK,CK-MB,Mb较低,开始时间也稍慢,但在血中保留时间较长。,TnT 成人主要是cTnT-1和cTnT-2两种亚型,但以cTnT-1为主。所以心肌损伤检查时血清可出双峰值。,参考值:小于0.25g/L 临床意义:灵敏度高,开始升高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急性心梗时可达100300g/L,它对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与TnI基本相同。,普遍认可的心脏标志物 肌红蛋白: 75ug/L, 12h升高,特异性差。 CK-MB: 25u/L, 36h升高。 CK-MBmass: 0.34ug/L, 早于活性。 CK-MB异型: MB21.0u/L, MB2MB11.5, 敏感度高。 Tn T: 0.2ug/L, 持续1014天,肾衰指标 。 Tn I: 0.2ug/L, 持续 610天,难标准化。,心肌标志物包括: 早期标志物:即AMI症状出现后6小时以内血中就有升高的生化标志物,如肌红蛋白、CK-MB活性、CK-Mb mass等。 确定标志物:即发病后69小时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的生化标志物,如cTnT和cTnI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