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6855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A略无阙处(qu)沿溯阻绝(s)飞漱其间(s)B水皆骠碧(pio) 能与其奇(y) 藻荇交横(xng)C泠泠作响(lng) 互相轩邈(xun) 嘤嘤成韵(yng)D夕日欲颓(tu) 隐天敝日(b) 素湍绿潭(tu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至于夏水襄陵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A每至晴初霜旦 B相与步于中庭C互相轩邈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康乐/以来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飞奔的马。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山,似乎没有中断的地方。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B答谢

3、中书书陶渊明东晋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D野望王绩唐7诗文默写填空。(9分) (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2)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3)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4)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5)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6)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8语言文字运用(7分)“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4、。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完成下列任务。(1)【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2分)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等。(2)【赞国学】完成下面对联。(2分)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_(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3分)答:9、名著阅读。(5分)(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_。(2分)(2)、红军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3分)答:二、阅读探究(67分)(一)(10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

5、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它交代了远渡的_和此行的_。(3分)11、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做简要分析(4分)答:(二)(21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6、,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3、三峡选自_,三峡是_、_和_的总称。作者_,_(朝代)_学家。(7分)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略无阙处 (2) 属引凄异(3)虽乘奔御风 (4) 或王命急宣1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17、下

7、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出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三)(2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 ,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

8、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8、将【甲文】中空缺处补充完整。(3分)1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轼诣武卫营

9、(4)卒全其城2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2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念无与为乐者译文:(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3)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译文:22【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答: (四)(14分)读经典诗词过诗意人生从中国诗词大会说开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行

10、稳致远。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再次佐证了这一点:当下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甘霖,现代中国的前行,也需要从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诵读润泽心灵。唐宋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载体,以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心灵认知。品读鉴赏这些锦绣文章,能把纯意识形态的、纯政治伦理的概念转化提升为心灵的感应、精神的修养,从而将一种外在的、说教式的教育,转化为一种艺术的感染,浸润心灵。吟诵时应以品读为核心,因声求气,得其风骨神采。要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可采用多种多样方式,如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吟诵或创作比赛,通过合唱、诗乐舞、情景剧、快板、音乐剧等形式,创

11、新传统经典的传播形式,加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渲染扩散,营造浓厚氛围,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体悟提升境界。古典诗词的力量,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正如中国诗词大会一位参赛者所说,热爱古诗词,只因其中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感觉”。包含唐宋诗词在内的经典一直涵养着国人的精神生活,充实着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起落与社会的变迁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祥和;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思况味等等,其间传达出的人生态度和

12、深沉思索,无不启示我们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人生的变故和不幸:只有实现了内心和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相处。躬行笑对人生。诵读古典诗词,重要的是去体会那一颗颗诗心,与古人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的修为,校正人生航向。农民大姐白茹云曾患淋巴癌,诗词给了她用朴实乐观直面清贫家境和病痛煎熬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文化滋养对抗多舛命途的力量。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冠军武亦姝说,苏轼“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始终笑对各种人生挑战,“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诗词大会的百名选手,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他们不分年龄、民族、学历与职业

13、,上至“翁媪”,下至“垂髫”,都能从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养分,振奋精神,砥砺前行。(选自徐州日报)23、阅读全文,请依据文章内容说出我国的古诗词被奉为经典的原因。(3分)24、第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5、开头引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行稳致远”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26、体悟古典诗词能提升境界,请选择第段中某句诗词,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答案:一、1.C点拨:A项“漱”应读sh;B项“骠”应为“缥”,“与”应读y;D项“敝”应为“蔽”。2D点拨:A项“阙”同“缺”,B项“转”同“啭”,C项“反”同“返”。3D点拨:A项“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C项“轩邈”,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