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6818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 张忠根 Tel:0571-86971858 Email:,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性质:人文社科类大类课程,经济管理类必修课程。 基本内容: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中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描述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论证市场机制的作用原理,从而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希望同学们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现象,提高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能力。,教材与参考书目:,李建琴、史晋川:微观经济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 美P萨缪尔森、W诺德豪斯:经济学(Economics)

2、(第18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人民邮电出版社(中文) 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外阅读:,金雪军主编:西方经济学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浙江大学精品课程网http:/wgjjx.jpkc.cc/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

3、学术人生叶航在线:,教学安排,共16次课,每次3学时,其中前14次课教师讲授为主,后2次课学生小组汇报。 分小组完成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要求:每个小组5-6人;报告在6000字以上;课程结束前3周完成报告初稿;报告时准备8分钟的PPT;课堂报告前分别交书面报告一份,电子版一份,电子版发到邮箱:;每个报告的成绩为各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 教材中的练习与思考希望自觉完成,计算题的答案见“浙江大学精品课程网”。 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课堂表现占15%;课题论文(调研报告)占15%;期末闭卷考试占70%。,课程教学安排,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第三章弹性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五章生产理

4、论 第六章 成本理论 第七章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八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九章要素市场理论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 导论,1.1 经济学与资源配置 1.2 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分类 1.3 经济分析方法,1.1.1 经济学的发展,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 斯密、李嘉图、西尼尔、穆勒、马尔萨斯、萨伊等 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 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杰文史、马歇尔、瓦尔拉斯等 马歇尔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 现代经济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 凯恩史、罗宾逊、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卢卡斯

5、等 凯恩斯1936年出版通论 萨缪尔森1948年发行经济学,1.1 经济学与资源配置问题,1.1.2 经济学的定义,A斯密(国富论,1776年)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财富问题的科学 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的科学,PA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1版 ,1980年):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形下,利用各种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生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因而,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的科学 PA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 ,1999年):经济学研

6、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将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有效配置以生产物品和劳务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需要的科学。,1.1.3 资源配置问题,资源的配置问题是由人类欲望的特点与资源的特点所引起的 人类的欲望的特点:无限性,多样性 资源的特点:稀缺性,用途多样性 稀缺性(scarcity)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资源在数量上总是不足 用途多样性: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类应该如何合理地配置稀缺的资源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1.1.4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

7、ibility frontier):充分利用既定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资源配置问题:人们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应选择哪个产品组合以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增加1单位X产品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做出一项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其他选择,或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另外的东西。或者,用一定资源生产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 注意:机会成本是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1.1.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与投资决策,机会成本与分工,1.1

8、.6 资源配置机制,经济体制:用来决定投资、生产、分配、消费和实施这些决定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机构 计划经济体制有关投资、生产、分配、消费的决策都由中央计划机构作出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提供经济主体(企业和居民)决策的信息,协调经济主体之间的活动 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有效率,但现代市场经济也离不开政府(保护财产权利,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提供公共产品,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1.2.1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 在厂商(利用各种资源来组织生产、提供商品的经济单位 )行为方面,

9、主要研究厂商如何把可有限的资源用在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上以获取最大的利润。经济变量有生产成本、供给数量、供给价格、收益和利润等 在居民(生产要素的供应者和商品的购买者 )行为方面,主要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合理地花费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上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经济变量有个人收入、商品效用、需求数量、商品价格等,1.2 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分类,生产什么?(what should to be produced?) 社会应生产什么产品?各种产品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how to produce them?) 应采取何种方式来有效地生产出各种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组合如何选择)? 为谁生产?(who

10、will get the product?) 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中分配?,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商品需求,商品供给,要素需求,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居 民,厂商,市场与资源配置模型,要素供给,市场,销售收入,要素收入,消费支出,成本支出,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框架,需求,均衡价格理论,供给,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2.2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各有关经济变量的决定和变化 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财政收支、国际收支

11、等 经济变量:国民收入、投资、储蓄、消费、进出口、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量、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财政赤字等,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如何解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资源闲置问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 经济稳定问题:研究一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原因,找出对付经济周期和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 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提高一国经济的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途径和方法 宏观经济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2.3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比较,1.2.4 为什么学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置身其间的世界 有助于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经济学家发现经济规律,经济学老师解释经济规律,企业家利用

12、经济规律 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理解政策 可以改进你的思维方式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都阐述了要“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3.1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假设(hypothesis):一个命题的前提条件,或证明其他命题时被假定为正确的命题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 涵义:决策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受自身利益的支配,在作出一项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地权衡各个方案的利弊,最后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案。同时,经济主体行为目标是单一的,即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1.3 经济分析方法,1.3.2 均衡分析,均衡(Equilibrium):某种经济变量在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之后

13、,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 :对经济变量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动条件的分析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分析单个商品市场、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如何实现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从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问题,1.3.3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 :不考虑均衡状态形成的过程,只考察均衡的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 比较

14、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当某些经济变量变化之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把经济现象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考察,分析各种变量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动而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均衡,1.3.4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在观察事物时,只注意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在观察事物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处理经济问题的准则。回答的问题:“应该是”或“不应该是”,以及维持或改变现状的措施 经济学研究既需要实证分析,又需要规范分析 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实证研究;宏观经济学更多地采用规范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