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6810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04---生产论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论,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供求理论,厂商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产品市场理论(交换),消费者理论(效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场理论(分配),需求方面,供给方面,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由需求与供给共同构成,并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而达到均衡。 人类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中生产环节起决定性作用 管理者不仅要决定为市场生产什么产品, 而且还要决定怎样以效率最高的或成本最低的方式生产出这种产品。 从实物形态研究是生产函数 从货币形态研究是成本函数,第一节 厂 商,一、厂商:是指为销售获利而能够独立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

2、个经济单位。,1、厂商的组织形式. (1) 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2)合伙制企业: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 。(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是把各种各样的经济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并承担相应风险的经济组织。 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作用:一是组织生产、二是承担风险。,二、厂商(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科斯(Ronald H. Coase),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主要包括为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以及买卖过程中所花

3、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费的成本。,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罗纳德 科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市场与企业的并存,导致交易成本在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不相同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信息不完全。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 企业的扩张是有限制的。企业的规模应该扩张到这样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相等。,市场和企业的比较,市场的优势: (1)规模经济

4、和降低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成本。,企业的优势: (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有利。,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具体: (1)企业内部的多种契约、监督和激励。其运行需要成本。 (2)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缺损。 (3)隐瞒信息、制造虚假和传递错误信息 。,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 企业扩张的界限:内部

5、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三、厂商的目标,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条件要求:完全信息 。,长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利润总收益总成本,三、厂商的目标,目标偏离的三种形式: (1)销售收入或市场分额最大化 原因:经理的声望与收入与销售量正相关;企业的影响力与市场份额正相关;不知道生产成本和需求曲线。 (2)经理效用最大化:权力、声望收入最大化 (3)内部人控制:经理拥有较大的控制权而使出资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 仍可假定利润最大化,因为偏离受到限制:出资者的制约;股票市值的压力;在长期里,只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才能生存

6、。,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第二节 生产函数,以生产函数分析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生产函数,企业,投入,产出,黑箱,自然 资源,资本,劳动,企业家 才能,信息,产量 Q,投 入 要 素,一、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其中N、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 Q = f(L、K),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 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

7、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即生产中投入量与产出量的关系。,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 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

8、格拉斯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A为既定的技术水平,A0, a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 (0a1), 1a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资本不变,劳动单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3/4,即0.75%; 劳动不变,资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1/4,即0.25%。 劳动和资本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为3:1。,4、技术系数,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分为可变和固定技术系数。,可变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各种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表明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固定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产品只存在唯一一种要素配合比例,即要素之间不可替代,要素投

9、入必须按同一比例增减。,生产同样产量,可采用劳动密集型(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也可采用资本密集型(多用资本少用劳动)。,一人一台缝纫机 一个萝卜一个坑,二、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注意:本节中考察的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是在分析短期生产理论。,1、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总产量TP(total 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TP=f( L, ),平均产量AP(average

10、 product )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L,二、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二、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0 0 0 0 1 6 6 6 2 13.5 7.5 6.75 3 21 7.5 7 4 28 7 7 5 34 6 6.8 6 38 4 6.3 7 38 0 5.4 8 37 -1 4.6,都 是 先 递 增 后 递 减,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一种可

11、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总产量:TPL=Q=f(L) 平均产量:APL=TPL/L=Q/L 边际产量:MPL=Q/L或 dQ/dL,TP切线斜率 = MP,如点M TP连线斜率 = AP,如点N 点R切线、连线斜率 = MP 不能互相替代。,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L,K,L1,K1,q3,q2,q1,B,C,直角型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O,A,顶角A、B、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 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2)直线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 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直线型完全替代投入等产量线,K,O,L,q3,q1,

12、q2,A,B,C,相同产量,企业可以资本为主,如点A; 或以劳动为主,如点C; 或两者按特定比例的任意组合,如点B;,(3)折线型等产量线。,折线型的等产量线:介于直线型和连续型等产量线之间。,折线型等产量线,K,O,L,A,B,C,D,E,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投入比例生产相同产量,且同一比例中要素之间具有完全替代性。,A、B、C、D、E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由原点出发的五条射线的斜率,分别代表两种要素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四、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等成本线: 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 最大组合的线。,K,L,300,600,O,注:与消费预

13、算线比较,既定成本支出为C, 劳动L价格=工资率w 资本K价格=利息率r,等成本线,成本支出或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等成本线,成本支出或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续),六、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1、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注:与消费者均衡的效用最大化比较。,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 的要素最佳组合,K,L,Q2,E,Q3,Q1,M,N,B,A,C,D,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或者MPL / w = MPK / r,K,L,Q2,E,M,N,B,A,C,D,产量既定,成本最小,2、边际产量分析法 (1)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成本花完)

14、 (2)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PK- K的价格 PL- L的价格 QK- K的数量 QL- L的数量 MPK- K的边际产量 MPL- L的边际产量 M - 成本 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3、生产扩展线 Expansion path,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出生产扩展线 。,扩展线:要素价格、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上,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B1,B2,B3,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

15、规模的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七、规模报酬,1、规模报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的变动。,与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投入比较,具体见,(1)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当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的倍数。 投入为两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但生产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小于4个单位。,是一种规模经济,生产函数Q=f (K,L) 则f(K, L)f(K,L) 其中0,(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Q=100,Q=200,Q=300,2,8,4,6,2,4,6,8,L,O,K,R,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 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时,产出为200个单位。,生产函数Q=f (K,L) 则f(K, L)=f(K,L) 其中0,(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L,O,K,R,2,4,6,8,Q=300,2,8,6,4,Q=200,Q=100,规模报酬递减,是一种规模不经济,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