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循环系统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67778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循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9章--循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9章--循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9章--循环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9章--循环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循环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循环系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循环系统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蒲肯野纤维位于A心室的内皮下层B心室的心内膜下层C心房的心肌层浅部D心肌层深部 E心房的心内膜下层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实际上是A感觉上皮细胞B特殊的心肌细胞C特殊的神经细胞D特殊的运动神经元E神经胶质细胞3、随动脉管腔逐渐减少,管壁各层中变化最大的是A. 内膜B. 中膜C. 内皮下层D. 内弹性膜E. 外膜4、弹性动脉是指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以上均不是5、大动脉管壁的主要结构特点是A弹性膜和弹性软骨多B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多C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多D弹性膜和平滑肌纤维多E弹性纤维多6、毛细血管的构成是A内膜、中膜和外膜B内皮、基膜和12层平

2、滑肌C内皮和基膜D内皮、基膜和少量周细胞E内皮和少量结绨组织7、有孔毛细血管存在于A肌组织B中枢神经系统C肺D胃肠粘膜E肝8、周细胞主要分布在A微动脉内皮外B小动脉内皮与基膜间C微静脉内皮外D小静脉内皮与基膜间E毛细血管内皮与基膜间9、大动脉中膜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胶原蛋白B弹性蛋白C硫酸软骨素D硫酸角质素E肝素10、心脏窦房结位于A. 左心房心外膜B. 右心房心外膜深部C. 右心房心内膜下层D. 左心房心内膜下层E. 左心房心外膜深部11、心血管系统各段管壁共有的成分A. 内皮B. 内弹性膜C. 外弹性膜D. 平滑肌E. 间皮12、中动脉调节血流量的主要结构基础A. 内弹性膜发达B. 内弹

3、性膜明显C. 中膜弹性纤维发达D. 中膜平滑肌发达E. 外膜胶原纤维丰富13、以下哪一种器官或组织的毛细血管网较稀疏A. 肾B. 肺C. 肝D. 内分泌腺E. 肌腱二、判断题1、分布在心脏腔面和外表面的上皮均为单层扁平上皮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均属心肌细胞3、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但管径略粗;在有的部位,其内皮细胞间隙较大,通透性较大,有物质交换功能。4、毛细血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的基底面附着在基膜上。5、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三种肌组织、结缔组织及内分泌腺等处。6、有孔毛细血管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小球等处。7、血窦分布于肾小球、

4、胃肠粘膜、肝、脾等处。8、血窦分布于肝、脾、红骨髓及某些内分泌腺等处。9、正常血压的维持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周阻力,而外周阻力的变化主要在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收缩的程度。10、动脉的内膜是由内皮、内皮下层、内膜下层构成的。三、填空题1、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类:包括、和。2、微循环一般都由下述几部分组成,、和。3、微循环是指从到之间的血循环,是血液循环的。4、微循环的总闸门是,分闸门是。5、电镜下,可见部分心房肌细胞含电子致密的分泌颗粒,称,内含,这种激素具有很强的作用。6、血管壁内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器,如、和。7、颈动脉体位于,它的性能是;颈动脉窦的性能。8、大动脉又称,中膜主要由构成。9、中动

5、脉又称,中膜主要由构成。10、心脏壁由、和三层构成。四、名词解释1、inusoid2、Purkinje fiber3、W-P小体4、fenestrated capillary5、Continuous capillary五、填图六、简答题1. 组成心脏传导系的特殊心肌细胞有几种?其存在部位、形态结构及有何功能? 2. 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分类如何?3. 中动脉管壁结构是如何构成的?4简述心脏壁的结构特征七、论述题1、联系功能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2、试述微循环的组成及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A 5.C 6.D 7.D 8.E 9.C 10.B 11.A

6、 12.D 13.E二、判断题正确:1,2,3,4,6,8,9错误:5某些内分泌腺分布的是有孔毛细血管或血窦。7肾小球、胃肠粘膜分布的是有孔毛细血管。10动脉的内膜是由内皮、内皮下层构成的。三、填空题1.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2. 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微静脉3. 微动脉、微静脉、基本功能单位4. 微动脉、真毛细血管、5. 心房特殊颗粒、心房钠尿多肽、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血压6.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颈动脉窦7. 颈总动脉分支处管壁的外面、化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8. 弹性动脉、弹性膜9. 肌性动脉、平滑肌10. 心内膜、心肌膜、

7、心外膜四、解释名词1inusoid:译为血窦。血窦也称窦状毛细血管,是通透性最大的一种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脾及一些内分泌腺内。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是管腔较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大;分布在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差别较大,有的内皮细胞有孔,有的基膜连续,有的不连续,甚或缺如。2Purkinje fiber:译为蒲肯野纤维。蒲肯野纤维是心传导系统的终末分支,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其形态特点是:较普通心肌细胞短而宽;常见双核,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而肌原纤维较少,且多位于细胞周边;细胞彼此间有较发达的缝隙连接。房室束分支末端的蒲肯野纤维与普通心肌纤维相连接,将冲

8、动传至心室各处。3W-P小体是心血管系统内皮细胞中一种有包膜的杆状细胞器,内有626条直径约为15 nm的平行细管。W-P小体具有贮存von Willebrandt因子的作用。大动脉内皮细胞中的W-P小体尤为丰富。的该因子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可同时和胶原纤维及血小板相结合。当血管破裂时,大量血小板以该因子为中介,聚集在胶原纤维上,形成血栓,得以止血。 4fenestrated capillary:译为有孔毛细血管。 其特点是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极薄,有许多贯穿胞质的内皮窗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许多器官的毛细血管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厚46nm,较一般的细胞膜薄。内皮窗孔有利于血管内外中

9、、小分子物质的交换。此型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5Continuous capillary:译为连续毛细血管。 连续毛细血管的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连续毛细血管主要以吞饮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胸腺、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五、填图1内膜2内弹性膜3中膜4外弹性膜5脂肪细胞六、简答题1 心脏壁内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的节律收缩。这个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位于室间隔两侧的左右房室束

10、分支以及分布到心室乳头肌和心室壁的许多细支(图816)。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外膜深部,其余的部分均分布在心内膜下层,由结缔组织把它们和心肌膜隔开。组成这个系统的心肌纤维聚集成结和束,受交感、副交感和肽能神经纤维支配。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纤维类型有以下三型细胞。起搏细胞 起搏细胞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中心部位,细胞较小,呈梭形或多边形,包埋在一团较致密的结缔组织中。胞质内细胞器较少,有少量肌原纤维,但含糖原较多。生理学的研究证明,这些细胞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移行细胞 移行细胞主要存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束,起传导冲动的作用。移行细胞的结构介于起搏细胞和心肌纤维之间,细胞呈细长形,比心肌纤维

11、细而短,胞质内含肌原纤维较起搏细胞略多。蒲肯野纤维 蒲肯野纤维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这种细胞比心肌纤维短而宽,细胞中央有12个核。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较少,位于细胞周边。细胞彼此间有较发达的缝隙相连。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此种细胞能快速传导冲动。房室束分支末端的细胞与心室肌纤维相连。将冲动传到心室各处。2可以将毛细血管分为三型:连续毛细血管 其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连续毛细血管主要以吞饮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胸腺、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有孔毛细血

12、管 其特点是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极薄,有许多贯穿胞质的内皮窗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许多器官的毛细血管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厚46nm,较一般的细胞膜薄。内皮窗孔有利于血管内外中、小分子物质的交换。此型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血窦也称窦状毛细血管,是通透性最大的一种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脾及一些内分泌腺内。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是管腔较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大;分布在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差别较大,有的内皮细胞有孔,有的基膜连续,有的不连续,甚或缺如。3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

13、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内膜 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中膜 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除小血管外,还有较多神经纤维,它们伸入中膜平滑肌,调节血管的舒缩。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4 心脏壁也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心内膜 心内膜表面是内皮,与血管的内皮相连。内皮下为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薄,为细密结缔组织含有少许平滑肌;外层,称心内膜下层,由较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含血管和神经。心室的心内膜下层还有心脏传导系的分支。心肌膜 心肌膜主要由

14、心肌构成,心房的心肌较薄,心室的心肌很厚,左心室的最厚。心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大致可分为内纵、中环和外斜三层。心肌纤维多集合成束,肌束间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心室和心房的肌纤维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但也各有一些特点。心室的肌纤维较粗较长,心房的肌纤维较细较短,电镜下可见有些心房肌纤维含电子密度较大的颗粒,称心房特殊颗粒,内含心房钠尿多肽,有很强的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在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有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构成心脏的支架,也是心肌和心瓣膜的附着处,称心骨骼。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分别附着于心骨骼,两部分的心肌并不相连。心外膜 心外膜是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它的表层是间皮,间皮下面是薄层结缔组织,与心肌膜相连。心外膜中含血管和神经,并常有脂肪组织。心包膜壁层衬贴于心包内面,也是浆膜,与心外膜连续。壁层与脏层之间为心包腔,腔内有少量液体,使壁层与脏层湿润光滑,利于心脏搏动。心瓣膜 心瓣膜是心内膜突向心腔而成的薄片状结构。瓣膜表面被覆以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其功能是阻止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