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6747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五章)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王 腾 飞 13869144397,第五章 代谢控制发酵的应用,第一节 糖代谢与控制 糖代谢的途径;糖代谢的调节机制 第二节 柠檬酸发酵机制与代谢调控 柠檬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柠檬酸生物合成中的代谢调节与控制;柠檬酸发酵的产率;柠檬酸产生菌的育种 第三节 脂类代谢与控制 脂类代谢与调节;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谷氨酸代谢调节机制;谷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第五章 代谢控制发酵的应用,第四节 氨基酸代谢控制与发酵 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赖氨酸代谢调节机制;赖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 第五节 核苷酸类物质的代谢控制与发酵 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肌苷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 第六节 抗生素发

2、酵的代谢与控制 抗生素的基本合成途径、关键酶、调控措施。,淀粉葡萄糖,第一节 糖代谢与控制,-淀粉酶及-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示意图,淀粉降解,1. 到分枝前4个G时,淀粉磷酸化酶停止降解 2.由转移酶切下前3个G,转移到另一个链上 3.脱支酶水解-1,6糖苷键形成直链淀粉。脱下的Z是一个游离葡萄糖 4.最后由磷酸化酶降解形成G-1-P,G1P,脱支酶,磷酸化酶,海藻糖,乳糖,蔗糖,半乳糖,甘露糖,单磷酸己糖途径(HMP),磷酸戊糖循环(PP环),糖酵解途径(EMP),双磷酸己糖途径(HDP),三羧酸循环(TCA),柠檬酸循环,克雷布斯循环,乙醛酸循环,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

3、 裂解途径,CO2固定作用 伍德-沃克曼反应,丙酮酸,CO2 + H2O,各种代谢途径的利用比例,多种代谢途径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内,不同代谢途径在细胞中存在的比例因微生物不同而异 只有少数细菌以HMP途径作为有氧分解的唯一途径,如醋酸杆菌等;而有些微生物中只有EMP或ED途径,+,丙酮酸,裂解,脱氢,异构,产能,脱水,异构,糖酵解的代谢途径,E2,E1,E3,TCA,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又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4、,因此得名;或者以发现者汉斯阿道夫克雷伯命名为克雷伯氏循环,简称克氏循环(Krebs cycle)。 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ATP + 0.5ADP,能 荷 (Energy charge),ATP + ADP + AMP,=,需能 ATP分解 能荷降低 激活催化糖类分解的酶 解除ATP对酶的抑制 加速糖酵解、TCA循环 多产生能量,多能 ATP增加 能荷升高 激活糖元合成的酶 抑制糖分解途径关键酶 减慢糖酵解、TCA循环 少产生能量,糖代谢的能荷调节,糖代谢的生物素调节,(2)生物素的调节,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它本

5、身就是一种B族维生素B7。,生物素,又称为VH或VB7。是附有一个噻吩环的尿素衍生物。,生物素主要是影响糖代谢的速度 生物素充足时,糖分解速度提高,造成乳酸积累 生物素缺乏时,丙酮酸氧化能力下降,乙醛酸途径基本是封闭的,生物素充足时:,苹果酸、草酰乙酸脱羧反应活跃,琥珀酸氧化能力增强,倾向于完全氧化,ATP增加,蛋白质合成加剧,谷氨酸剧减。,生物素缺乏时:,苹果酸、草酰乙酸脱羧反应停滞,琥珀酸氧化能力弱,异柠檬裂解酶很少,乙醛酸循环微弱,完全氧化能力降低,ATP减少,蛋白质合成降低,大量积累谷氨酸。,第二节 柠檬酸发酵机制与代谢调控,柠檬酸citric acid,取代羧酸羟基酸醇酸,乳酸,苹果

6、酸,酒石酸,柠檬酸 (枸椽酸), ,-羟基丙酸,2-羟基丙酸,3 2 1,羟基丁二酸,2,3- 二羟基丁二酸,2-羟基-1,2,3-丙烷三羧酸,*,*,*,*,*,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存在于柠檬、菠萝、葡萄等水果中,此外,天麻、覆盆子、五味子等中药中也有存在。,柠檬酸为无色晶体,常一分子结晶水。易溶于水和乙醇。具有多元羧酸的性质,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柠檬酸与酒石酸、苹果酸一样,广泛用作食品的酸味剂。在食品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也是化学中间体,临床上,用柠檬酸作矫味剂。许多柠檬酸盐具有特定的生理活性,如:枸橼酸铁铵(抗贫血药),枸橼酸铋钾(抗溃疡药)等。柠檬也可用于与碱性药物成盐,成为溶于

7、水的制剂,如枸橼酸哌嗪(抗蠕虫药)。,1、柠檬酸的发酵机制,2C6H12O6 + 3O2 2C6H8O7 + 4H2O,理论产率: 106.6% 116.6%,2、柠檬酸的代谢控制,能够生产柠檬酸的微生物很多 工业上以淀粉糖为原料直接发酵生产柠檬酸的主要是曲霉属(Aspergillus)菌株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诱变育种(breeding by induced mutation) 指通过人工方法处理均匀而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在促进其突变率显著提高的基础上,采用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目的突变株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诱变和筛选是两个主要环节。,诱发

8、突变(induced mutation) 物理因素 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 X射线和射线 化学因素 碱基结构类似物 与核酸上碱基起化学反应的诱变剂 移码诱变剂,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诱变育种的基本原则 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 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 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 选用最适的诱变剂量 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 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 设计高效筛选方案 创造新型筛选方法,柠檬酸发酵优良突变株的筛选,1、形态学观察法,黑曲霉的形态突变与柠檬酸产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选育形态突变株,有助于柠檬酸高产菌株的获得。,例如,选育在葡萄糖培养基上孢子不生长、迟长或者

9、少长的突变株。,?,柠檬酸发酵优良突变株的筛选,2、透明圈法,甘薯粉 10% 琼脂 2% 碳酸钙 0.5%,?,柠檬酸发酵优良突变株的筛选,3、显色圈法,麦芽汁培养基 pH指示剂 (溴酚蓝 0.01%),?,柠檬酸发酵优良突变株的筛选,4、高渗透压法,高产柠檬酸的菌株必须在高糖和高柠檬酸浓度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即具备耐受高糖和高柠檬酸的能力。 甘薯粉 15% . 柠檬酸 20% .,柠檬酸发酵优良突变株的筛选,5、选育不分解柠檬酸的突变株,用以柠檬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选择菌体不生长或生长微弱的突变株。,柠檬酸发酵优良突变株的筛选,6、选育某些氨基酸缺陷的突变株 如:谷氨酸缺陷型、精氨酸缺陷

10、型等,7、选育抗药性突变株 如:寡霉素抗性、萘啶酮酸抗性等,8、选育强化CO2固定反应的突变株 如: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克隆到高拷贝载体上,使之扩增,第三节 脂类代谢与控制,脂类物质,脂肪,磷脂,固醇,蜡,脂类的代谢与调节,多不饱和脂肪酸,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原子数为16-22的直链脂肪酸。如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装品、饲料等领域。, -亚麻酸,是人体不能缺少、自身又不能合成或替代的必需脂肪酸。 人体一旦缺乏,首先至关重要的前列腺素PGE1、PGE2、PGE3、就不能合成,免疫、心脑血管 生殖内分泌等系统就会出现异常,发生紊乱

11、,从而引起高血脂、高血压、血栓症、动脉粥样硬化、风湿病、糖尿病、皮肤粗糙、加速衰老化等一系列疾病。 特别是对脑组织的生长发育相当重要,因为脑重量的20%是由必需脂肪酸组成的。,产生菌:多用被孢霉、毛霉、红教母、小克银汉霉,-亚麻酸Gamma linolenic Acid(十八碳三烯酸,维生素F,Octadecatrienoic Acid,GLA),育种措施1:切断或减弱支路代谢,育种措施2:解除反馈调节,耐高浓度-亚麻酸突变株,-亚麻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 如 LTBr,育种措施3:增加前体物质的合成,育种措施4:选育6脱氢酶活力强的突变株,TTC酶活测定法,TTC是一种无色的氧化还原剂, 能

12、被6脱氢酶还原成红色的 物质,红色越深,酶活越强。,育种措施5:强化能量代谢,提高菌体细胞内ATP的水平, 有利于脂肪酸的合成。,选育呼吸抑制剂抗性突变株 (如抗丙二酸、氰化钾、亚砷酸) 选育ADP磷酸化抑制剂抗性突变株 (如抗羟胺2,4二硝基酚) 选育ADP磷酸化抑制剂抗性突变株 (如抗羟胺2,4二硝基酚) 选育抑制能量代谢的抗生素抗性突变株 (如抗寡霉素、缬氨霉素),育种措施6:选育低温生长突变株,细胞膜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分子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细胞膜的流动性越大,适宜在低温下生长。,育种措施7:选育耐高糖的突变株,谷氨酸的生物合成机制与代谢调节,谷氨酸发酵作为重点: (1)是

13、代谢控制发酵的重点 (2)是目前代谢控制发酵中,在理论与实践上最成熟的,一、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主要有: Glucose的酵解,EMP Glucose的有氧氧化,HMP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TCA循环 乙醛酸循环途径,DCA循环 CO2固定反应 -KGA(-酮戊二酸)的还原氨基化 这6条途径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二、谷氨酸代谢调节机制 谷氨酸发酵是控制磷脂合成代谢的典型例子。 正常情况下,谷氨酸产生菌的细胞膜不允许谷氨酸从细胞内渗透到细胞外。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控制生物素亚适量、添加吐温60或青霉素等手段来调节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细胞允许谷氨酸从细胞内渗透到细胞外。,(1)优先

14、合成 谷氨酸比天冬氨酸优先合成,谷氨酸合成过量后,抑制和阻遏自身的合成途径,使代谢流转向天冬氨酸。 (2)谷氨酸脱氢酶(GD)的调节 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存在着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 (3)柠檬酸合成酶的调节 柠檬酸合成酶受能荷调节、谷氨酸的反馈抑制和顺乌头酸的反馈抑制。,(4)异柠檬酸脱氢酶的调节 细胞内-酮戊二酸的量与异柠檬酸的量需维持平衡。当-酮戊二酸过量时,对异柠檬酸脱氢酶发生反馈抑制作用,停止合成-酮戊二酸。 (5)-酮戊二酸脱氢酶在谷氨酸生产菌中先天性丧失或微弱。,(6)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受天冬氨酸的反馈抑制,受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反馈阻遏。 (7)谷氨酸的合成还与糖代谢、氮代谢的

15、调节有关。,三、谷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第四节 氨基酸合成的代谢调节,本节以赖氨酸为例,说明氨基酸合成的调节方法,谷氨酸棒杆菌Lys合成途径 葡萄糖 协同反馈抑制 天冬氨酸 AK 天冬氨酰磷酸 天冬氨酸半醛 PS HD 二氨基庚二酸(DAP) 高丝氨酸(Hom) HK 赖氨酸(Lys) 苏氨酸(Thr) 蛋氨酸(Met) 异亮氨酸 AK 天冬氨酸激酶;PS 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 HD 高丝氨酸合成酶;HK 高丝氨酸激酶,各种氨基酸代谢控制育种,核苷酸合成的代谢调节,肌苷(inosine)又名次黄嘌呤核苷, 可以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参与人体代谢,促进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还能提高丙酮酸氧化酶活力,使低能、缺氧状态细胞的ATP水平提高。,1枯草芽胞杆菌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2枯草芽胞杆菌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