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67267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丰富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5、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2、)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6、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7、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反映论和先验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8、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一元论9、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

3、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10、“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1、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1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1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必然和偶然的

4、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5、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 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1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7、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 )A、唯物辩证法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诡辩论D、主观唯心主义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 )A、持续性 B、绝对性 C、一维性 D、伸张性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

5、是(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20、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社会管理活动 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 D、物质生产活动2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2、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23、下列各项属于主

6、观臆想联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C、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D、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2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5、“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26、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

7、发展的必然趋势27、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

8、用规律31、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3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斗争性3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5、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9、36、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3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39、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A、坚持实践的观点

10、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辩证的否定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0、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1、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42、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 C、注意分寸 D、实事求

11、是4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4、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45、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46、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47、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4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说(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 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 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9、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A、客观性和普遍性 B、客观性和历史性C、普遍性和持久性 D、普遍性和自觉性50、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 )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