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66570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文化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与网络文化调研报告 精细1023班 第五组 薛维成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大学生和网络文化基本现状2、了解当代大学生与网络文化的相关性3、找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解决方案4、使大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利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二 调研的基本方法和途径1、随机抽样 问卷调查 访谈记录2、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3、整理相关访谈记录,总结原因三、调研网络文化的特点 (1) 当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获取新知,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和虚拟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

2、思想观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2)网络文化为德育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重视远远超过他们的学长,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们更能准确地理解“地球村”的概念,更能清楚地了解国际竞争的激烈,这无疑会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3)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网络文化是全方位的开放文化,网络的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较强的互动性。这种交流往往能够率真地吐露心声,倾诉真实思想与情感,流露出更加符合人性本身的潜因素。(4)网络交流的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大学

3、生都有了解他人、推销自我的渴望,他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倾听自己的心声,认同自己的观点,而网络文化正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有效手段。通过网络交流,有的学生可以加深自我认识,作出更成熟的自我评价,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有的学生如果平时缺乏自信,则可以从网上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增强生活的信心(5)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容易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在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与社会文明进步相违背的异质文化。网络色情等文化垃圾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面对那些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很难避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不发

4、生嬗变。 (6)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极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沉迷网络社会。网络文化不仅会影响着大学生如何看待社会,而且影响着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及其相互关系,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流和社会沟通。面对那些目不暇接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有些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上网漫游与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的关系,而是沉湎网络而不能自拔,影响学业的完成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与网络文化调研问卷(一)A1. 您的专业: 文科 理科 工科 艺体 A2. 您的政治面貌: 群众 团员 入党积极分子 党员 A3. 您来自: 城市 城镇 农村A4. 您平均每月生活费用多少元: 300元及以下 301500元 50

5、1700元 7011000元 1000元以上第二部分B1. 您上网的主要途径为: 个人电脑 学校图书馆 各院系对外开放的机房 外面网吧B2. 您每月用于上网的费用约为多少元? 15元以下 15元 1630元 3150元 5180元 80元以上B3. 您每周上网的次数为: 0次 12次 34次 56次 不讲次数,有时间就上 B4. 您每次上网的时间约有多长? 半个小时左右 一个小时左右 两个小时左右 三小时及以上 没有算过时间B5. 您每次上网主要是做:(可多选) 学习/查资料 浏览信息 聊天 听音乐、看电影或连续剧收发邮件 下载软件及图片 玩网络游戏 写博客网上购物 发帖子 其他_大学生与网络

6、文化调研问卷(二)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在相应的选项处画“”) 序号内 容是否1您是否对上网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2您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3当您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您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4您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5您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办法?6您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学业成绩或者朋友关系?7您是否对家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8您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9您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一上网就来劲?10您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第三部分C1. 您经常浏览哪类网页?(限选五项) 、 、 、 、 。

7、(1)娱乐八卦 (2)网络音乐 (3)网络游戏 (4)网络聊天 (5)博客相册(6)软件下载 (7)网络影视 (8)爱情交友 (9)动漫卡通 (10)体育资讯 (11)学习信息 (12)文学小说 (13)新闻报刊(14)经济信息 (15)军事资讯 (16)法律站点 (17)科技信息 (18)红色网站(19)电脑资讯 (20)网上购物 (21)人才市场 (22)星座命理 (23)医疗保健(24)美容减肥 (25)时装时尚 (26)旅游网址C2. 您在网上看到的多半是哪类网络文学作品:(可多选) 搞笑类 言情类 魔幻神话类 悬疑侦探类 恐怖类 武侠类 科幻类 人物传记类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调

8、查对象大多数为理工科,政治面貌大多数为团员,来自农村,城镇居多,城市局少。2、调查对象大部分每月平均生活费在501-700元左右,少部分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超过700元。3、调查对象通常喜欢借助网络缓解情绪,多数上网对生活、学习有较大影响。4、大部分学生每月上网费用在30元左右,每周3-5次,每次两小时左右,大多数同学会在网络上控制花费,少部分同学会在上面花很多钱。5、上网查阅资料人数较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较多。6、上网同学偶尔会出现不良信息。 原因:1、 网络游戏,娱乐,聊天自身特点是大学生沉迷的客观原因。2、 大学生青春期,心理,生理需要特征及需求倾向。3、 高校德育教育不足成为大学生错

9、误利用网络原因之一。4、 脱离家庭束缚,学生无法自觉控制自己接触外来、新生事物。5、 当前大学生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特点,学生不能树立的各人约束。五、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1、网络交流的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人格的完善。2、网络交流,有的学生可以加深自我认识,作出更成熟的自我评价,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网上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增强生活的信心;有的学生假如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则可以通过网上谈心,使精神得到慰籍,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一切对于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网络的创造性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全球意识

10、4、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5、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6、网络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六、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1、 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容易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在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与社会文明进步相违背的异质文化。2、 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极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沉迷网络社会。网络文化不仅会影响着大学生如何看待社会,而且影响着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及其相互关系,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流和社会沟通。3、 面对那些目不暇接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有些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上网漫游与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的关系,而

11、是沉湎网络而不能自拔,影响学业的完成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4、 信息泛滥,青少年无所适从,道德意识弱化,道德失范乃至网络犯罪5、 出现网络综合症,西方文化的渗透,价值观受到侵蚀,自由主义网络文化现象七、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消极影响解决方案1、正确看待、积极面对网络文化。应当看到,大学生德育教育担负着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2、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文化这一新生事物,既不要漠然置之,无所作为;又不应视其为洪水猛兽,惊慌失措。要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加强与网上大学生的联系与沟通,用先进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用真情实感净化

12、上网大学生的心灵。 3、加强与网上大学生的联系与沟通,用先进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用真情实感净化上网大学生的心灵。4、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特别是应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必须具备先进的网络文化意识,善于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对学生心理特别是网络心理进行深入研究。5、确立新型的主客体关系,注重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德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网络教育的特点,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以友善的姿态进行谈心。调动内因的积极性及时而科学地解答大学生通过网络反映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6、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看作“网络

13、文明工程”不可分割的部分,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建设、软件管理、网站建设、队伍建设和网络学科建设进行综合发展7、重视网络素质教育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管理8、从大学生自身主体入手,找出症结所在,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网络文化的氛围,使当代大学生积极融入其中,努力改正缺点,发扬自身优点,实现自我人生方向判断,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七、 大学生与网络文化调研报告总结1、通过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研究其积极,消极影响,从市场、教育、家庭、学校、个人角度进行透彻分析,找出其间相互原因。2、针对性进行提炼总结,制定了解方案,希

14、望能真正对当代大学生起到作用。3、 处理好三个关系 (1) 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德育教育的原则宗旨和党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并没有改变,那些长期积累下来的、实践证明仍然有益的经验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坚持继承,并使之融汇到新的实践中发扬光大。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也在相应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教育中必须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问题,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首先要更新封闭式的德育观,坚持开放式的德育观。其次要变被动式为参与式的德育教育。再者要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创新。 (2) 二是处理好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经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面对整个网络世界,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