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6623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美学原理期末考试92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休谟认为美只存在于欣赏着的心理,他是从()的角度来发现美的本质的。(1.00分) A审美客体 B审美心理 C审美经验 D审美主体2、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没有介绍的理论是:(1.00分) A叔本华的悲剧理论 B里普斯的移情说 C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D荣格的心理学理论3、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1.00分) A感知 B表象 C情感 D理解4、关于审美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0分) A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 B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 C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 D审美活动是人类唯一的价值需求。5、以李白为

2、代表的道家文化是哪种审美状态?(1.00分) A空灵 B飘逸 C沉郁 D愉快6、王国维曾主要采用西方哪位哲学家的思想来阐释红楼梦?(1.00分) A卢梭 B尼采 C叔本华 D萨特7、“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是谁的话?(1.00分) A林黛玉 B史湘云 C贾宝玉 D薛宝钗8、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1.00分) A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B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 C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D以上说法都正确9、下列不属于近代美学史上代表人物的是:(1.00分)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朱光潜10、下列美学范畴,属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是(1.00分) A崇高 B悲剧性 C

3、优美 D气韵11、时装信使是哪个国家的时装杂志(1.00分)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意大利12、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1.00分) A直接性 B突然性 C专注性 D透明性13、以下不属于冯友兰对境界的看法的是?(1.00分) A他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B他认为“境界”是一个人的“灵明”照亮的有意义的世界。 C他将人生境界完全归到理性的层面。 D他认为一个人的境界关键在于觉解。14、审美活动的影响因素中,最根本、最长远的是:(1.00分)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宗教因素1

4、5、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1.00分) A诗论 B西方美学史 C美学散步 D判断力批判16、第一次正式提出“意象”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审美范畴的是? (1.00分) A刘勰 B严羽 C庄子 D王国维17、大趋势的作者是谁? (1.00分) A约瑟夫奈 B丹尼尔卡尼曼 C保罗.肯尼迪 D约翰奈斯比特18、以下哪个人物不被认为是欧洲雕塑史上的高峰?(1.00分) A亨利摩尔 B菲迪亚斯 C米开朗琪罗 D罗丹19、以下属于的美学观点的是?(1.00分) A美是主观的。 B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美是主观的。 D美是主客观的统一。20、格调的作者是?(1.00分) A巴尔扎克

5、B爱德华傅克斯 C保罗.福塞尔 D维特根斯坦21、“爱是深深地理解和尊重”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1.00分) A弗洛伊德 B 马克思 C荣格 D马斯洛22、不属于学习美学的有利作用是:(1.00分) A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B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C提升艺术欣赏能力 D直接提升人的实践能力23、请从下列词汇中选出属于广义的“美”的选项:优美崇高悲剧丑(1.00分) A B C D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0分) A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 B只有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C古希腊悲剧中知道预言是预言实现的条件。 D以上说法都

6、正确25、西方传统的“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不包括?(1.00分) A理念世界 B生活世界 C彼岸世界 D“物自体”的世界26、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1.00分) A审美活动 B审美经验 C审美态度 D审美境界27、以下关于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说法正确的是?(1.00分) A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B加强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C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D以上说法都正确28、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1.00分) 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 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 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29、“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谁的观点(1.00

7、分) A彭加勒 B牛顿 C爱因斯坦 D狄拉克30、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1.00分)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31、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1.00分) A感知 B表象 C情感 D理解32、以下不属于艺术品与器具的区别的是?(1.00分) A制作目的不同 B制作程序不同 C制作依据不同 D观赏感受不同33、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是哪个国家(1.00分)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34、西方美学历史的创始是谁:(1.00分) A苏格拉底 B鲍姆嘉通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35、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

8、问题是:(1.00分) A美是什么 B美的本质 C美的思维模式 D美的存在36、在绘画中,数年不点睛的作者是谁?(1.00分) A刘禹锡 B屈原 C阮籍 D顾恺之37、以下对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0分) A美育不应该孤立起来进行,应该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教养结合在一起进行。 B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心灵的深刻影响。 C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D美育就是艺术教育。38、1870年的普法战争以哪国失败而告终?(1.00分)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西班牙39、关于中国美学中“大”的范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0分) A“大”是中

9、国美学的头一个概念。 B“大”的特点是崇高、广大、有光辉。 C“大”只具有道德范畴。 D“大”的范畴最早来源于孔子。4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00分) A审美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审美的人生。 B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C追求审美的人生能够拓宽人们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 D以上说法都正确41、生活与美的作者是:(1.00分) A普列汉诺夫 B伏尔泰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泰纳42、不属于展示人体美画作的是:(1.00分) A法庭上的芙丽涅 B维纳斯的诞生 C米洛斯的维纳斯 D沉睡的维纳斯43、矗立在美国纽约海港的自由女神像是谁的作品?(1.00分) A罗丹 B埃菲尔

10、C巴托尔迪 D菲狄亚斯4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00分) A时代风貌是一个社会在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 B社会中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C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个人的格调不会产生影响。 D时代风貌是那个时期意象世界所显示的时代特色。45、属于美学领域的有自然美社会美环境美技术美雕塑美(1.00分) A B C D46、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0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47、在西方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概念的是:(1.00分) A歌德 B席勒 C尼采 D亚里士多德48、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

11、行的审美趣味叫(1.00分) A时代风貌 B审美风尚 C审美趣味 D格调4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0分) A在古希腊艺术中已体现出对人体美的崇尚。 B宋明理学家注重人格美的鉴赏。 C风姿美风神美体现了灵魂之美。 D战国时期注重人的风姿风神。50、美感的实质是:(1.00分) A天人合一 B主客分离 C情景交融 D审美活动判断题(50分)1、西方美学的历史开始于1750年。(1.00分)是否2、审美态度是一种积极主动追求对象的态度。(1.00分)是否3、蔡仪先生认为,美是一种客观的。(1.00分)是否4、社会美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两种形式。(1.00分)是否5、狂欢节庆是日常生活中最具审

12、美意义的活动。(1.00分)是否6、诗史意味着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实录来读。 (1.00分)是否7、蒲松龄创造的意象世界表明人和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1.00分)是否8、人的快乐来自于生命运动的自由和谐。(1.00分)是否9、一个人的格调、品味、气质是先天形成的。(1.00分)是否10、中国美学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中。(1.00分)是否11、禅宗认为事物的意义在于事物之外(1.00分)是否12、时尚是上层人士的特权(1.00分)是否13、美的社会性不在审美主体,而在自然物本身。(1.00分)是否14、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1.00分)是否15、艺术美和自然美是美的重要形态。(1.00分)是否16、所有的自然风景都是美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