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6587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徒手心肺复苏(CPR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徒手心肺复苏与电除颤,心肺复苏(CPR)的定义,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现代心肺复苏包括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 Life Support, ALS或ACLS)、持续生命支持(Persistent Life Support, PLS)三部分。,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

2、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徒手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BLS),指不用任何设备维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及循环,是心肺复苏最初而关键的方法和阶段。 全世界目前对突发性心脏骤停患者之救治目标是在心脏停搏后4分钟内即开始BLS,并在8分钟内给予ALS,如此方可获得较高的复苏成功率。 持续的胸外按压及成比例的人工呼吸同时启动急救系统,及时电击除颤的CPR。,徒手心肺复苏的的基本步骤:,BLS(徒手心肺复苏)的主要内容 1. 快速识别:通过快速

3、识别、最初评估和积极抢救,防止呼吸或循环停止,避免心肺脑功能不全。 2. 呼救,启动急救系统(EMS),找到AED。 3. 胸部按压,开放气道及呼吸支持:对因呼吸停止的患者迅速采用呼吸支持,心脏停搏者使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CABD,快速识别、启动EMS,然后迅速进行CAB/CABD复苏程序是基本步骤。为方便记忆,采用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CAB/CABD复苏程序,其中A是指开放气道、B是呼吸支持、C为心脏按压,D是指电击除颤。,识别(10S),拍、呼、看 轻拍患者双肩,凑近患者耳朵呼叫,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触摸颈动脉搏动 气管旁23cm处 ,禁止同时触

4、摸两侧颈动脉 ,一般以右手中环指从气管滑至内侧气管旁2横指处,稍加压即可触得。,呼救,院内:同事配合,准备除颤仪,给予ALS。 院外:呼叫帮助,拨打120,启动EMS。 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C 循环支持 (Circulation):,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徒手 CPR的重要循环支持方法,它是通过按压胸部,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和/或直接压挤心脏维持血液,辅以适当的呼吸,就可为脑和其它重要器官提供充足的氧供。 按压时病人必须保持平卧位,并去枕。如果病人躺卧在软床上,应置硬板在病人身下,以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复苏者应紧靠患者一侧,并据患者位置高低,分别采取跪、站、踩脚凳等姿势,以保证按压力垂

5、直并有效地作用于患者胸骨。,(1)按压部位的确定:,按压胸骨的位置原则上是胸骨下半段,通常最常用有两种方法确定按压部位:先以一手的中指沿病人靠近复苏者一侧胸廓下部肋缘向上摸到胸骨下缘,食指并拢中指,另一手掌根沿胸骨下滑一直到大鱼肌碰到食指,该手掌中心部位应该是胸骨下二分之一段的中点;两乳头连线中点也是方便记忆的方法之一(适宜男性)。,(2)徒手胸外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置于选定的按压部位的胸骨上,另一手重叠在其上面,两手手指紧紧相扣,下方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上,将手指向上翘起指尖,使手掌手指不触及胸壁和肋骨,以减少按压时肋骨骨折。,(3)徒手胸外按压幅度:,按压幅度:至少5cm,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

6、可触及颈或股动脉搏动。但按压力量以按压幅度为准,而不仅仅依靠触及到脉搏。正确的胸外按压可以使收缩期心排量在正常生理状态的1/41/3。,(4)按压频率:,2015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将按压频率为从于原来的100次/分钟改为100-120次/分钟。 前提是有效的,即按压深度在5cm以上,就要求操作者平时加强训练,才能在必要时提供高质量的CPR。,(5)正确徒手胸外按压方法:,手臂要绷直,身体前倾,使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确保按压力量垂直作用在胸骨上,否则会使病人产生摇动,部分压力无效,影响按压效果。按压应以复苏者髋部为支点,上身发力下压。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

7、5cm 。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 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按压时应该报数,依个人习惯而定。,(6)按压/通气比例:,进行BLS时, 无论是单人CPR,还是双人CPR,按压/通气比都要求为302,即以每分钟100-120次按压的频率按压30次后,开放气道给予两次缓慢的人工呼吸,以后按压、通气循环往复,完成5个302的按压/通气周期。,A 开放气道(Airway):,病人无呼吸时,由于咽部丧失肌张力,舌和会厌会阻塞咽喉,因为舌附向咽喉部,舌

8、跟后坠是最常见的气道梗阻原因。将下颌向前推动,使舌体抬高离开喉头和咽部及头部过伸可开放气道。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也是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应该尽快清除,液体或半液状物用布包裹手指清除,固体物可用食指钩出。如果患者假牙松动则应取下,以防脱落阻塞气道。,开放气道手法:, 仰额-抬颏法(Head Tilt-Chin lift):如果没有头和颈部的创伤,复苏者可用仰头-抬颏手法开放气道。为完成仰头动作,应把一只手小鱼肌处置于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压,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颏骨的一旁,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后打开口腔。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

9、应该使用食指和中指,避免用拇指抬下颌。 托颌法(Jaw-thrust):把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此法效果肯定,但费力,并有一定技术难度。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不会因颈部动作而加重颈部损伤。,B 呼吸支持(Breathing):,口对口呼吸:保持气道开放,复苏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子,轻吸一口气,用嘴唇包住病人的口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

10、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如果吹第一口气患者胸部没有起伏,则重新开放呼吸道并尝试再吹一口气,若仍然没有起伏则应该考虑气道异物梗阻。无法知道恰当的潮气量,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准,大概500-600ml,但应避免过度通气,过度通气对心肺骤停患者是有害的。如有高级气道,则按压和人工呼吸不同步,通气频率应为810次/分钟,通气时停止按压。 持续1秒钟使胸廓起伏应该在所有CPR的人工呼吸中实施,包括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人工呼吸和有人工气道的呼吸机,无论有没有氧气(Class IIa)。,再次评估,5个302按压/呼吸

11、周期后,再次评估患者: 颈动脉搏动 自主呼吸 开放气道下,观察胸廓有无起伏,鼻孔有无气流逸出。 瞳孔 面色,口唇 反应,D 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 ):,CPR时,除颤必须尽早进行 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除颤是对室颤最为有效的治疗 每过一分钟,除颤成功的机会下降7%8% 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搏,早期除颤在复苏存活链中的重要地位:,早期除颤在复苏存活链中的重要地位,电极的位置,一般均用前侧位,即前电极放在胸骨上部、右侧锁骨下方,而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放在腋中线上。,除颤步骤,患者仰平卧位. 手控电极涂以专用导电胶,或

12、粘贴一次性使用的监测或除颤电极。 开启除颤器. 选择能量,单相波选择360J,双相波相对能量选择要较单相波小,首次120-200J,后可增加能量级别,但无确定的最佳数值,至少不能比首次小。儿童首次2-4J/kg,后续最大不超过10J/kg或成人最大剂量。,除颤器充电。 确定两电极正确安放在胸部。 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间接和患者接触。 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电极位置对电击效果之影响图:,正确的电极位置 错误的电极位置 电流通过二个心室 电流只能通过部分心室 正确与错误的除颤电极安放位置,电击除颤与CPR的先后,建议先行CPR,3分钟内进行除颤,可以提高电除颤的成功率。 电击除颤后不宜停止CPR,应继续进行高质量的CPR,而不是连续电击而尝试除颤。,心肺复苏术成功三要素:,及早CPR(心肺复苏) 及早除颤(心搏骤停1分钟内除颤有90%的复苏成功率,10分钟后成功率5%)。 城市有良好的EMSS(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120、119、122、110),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