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596150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主讲二二年六月廿二日于慈光图书馆三宝弟子王和顺恭录甲一、前言甲二、解释标题甲三、在家律学的重要性甲四、讲授在家律学的内容次第甲五、在家菩萨如何将戒持好甲六、结劝甲一、前言诸位法师、朱馆长、诸位在家菩萨、诸位莲友:大家午安。今天非常欢喜,果清回到慈光图书馆。在二十几年前,果清常常来恭听雪公恩师讲华严经 。过去参加内典研究班的时候,也有三年住在慈光图书馆。因为研究班有四年,这边就住了三年。莲社盖好之后,就搬到莲社去,那边就住了一年。一共就有四年的光阴。从大学时代开始,一直到出家,前后大概有十年的光阴亲近雪公老师。二十多年前是来这边听经闻法的,现在出了家第一次回来上这个讲座。这是

2、朱馆长跟几位同仁,到埔里正觉精舍来邀请学人,说:目前讲经说法的人很多,但是讲戒的却是很少。受了戒不晓得开遮持犯,往往就犯戒了。所以,他老人家慈悲就邀请学人,来跟诸位讲一些有关在家律学的课程。因为学人的法务比较忙,除了在精舍担任课程之外,另外其他道场也有课程,所以时间就抽不大出来,但是第一次,总要出来。果清虽然不能亲自来宣讲,但是由几位法师们来代讲,也是一样的。他们学戒也许多年了,对于开遮持犯都比较清楚,所以可以跟诸位共同研究。这是首先要讲的一段话。接著我们就正式入于本题。甲二、解释标题乙一、在家在家律学概说 ,第一项就先简略来解释这个标题。先解释在家这两个字。在家简别不是出家。在优婆塞戒经里头

3、讲到: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这一段经文是什么意思呢?它这么说:善男子,如佛所说 ,如同佛所说的。善男子也包括善女人在里头。如佛所说,菩萨有二种 ,说菩萨分成两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第一种叫做在家,第二种叫做出家。 出家菩萨名为比丘 ,出家的菩萨就叫做比丘。 在家菩萨名优婆塞 ,男众叫做优婆塞,女众叫做优婆夷。 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 ,出家的菩萨受持出家的戒法,这个乃是不困难的。 在家菩萨持在家戒 ,在家的菩萨受持在家的戒法。 是乃为

4、难 ,这个却是很困难。 何以故?为什么困难呢?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在家的人有许多恶的因缘所缠绕的缘故。什么是恶的因缘所缠绕的缘故呢?这个就如同在大宝积经上所说的一样。 大宝积经在卷第八十二, 郁伽长者会第十九 ,它有一段经文解释什么是在家、什么是出家,将在家、出家修行的情形,加以比较一番。 大宝积经上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善修学行。所谓家者名杀善根,名不舍过,害助善业,是故名家。云何名在?一切结使在中住故,故名为在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入僧坊,在门而住,五体敬礼,然后乃入。当如是观:此处即是空行之处、无相行处、无作行处,慈悲喜舍四梵行处。是正行正住所安之处。我当何时,舍于家垢?我当何

5、时住如是行?应生如是欲出家心。无有在家,修集无上正觉之道。皆是出家趣空闲林,修集得成无上正觉之道。在家多尘污;出家妙好。在家具缚;出家无碍。在家多垢;出家离舍。在家恶摄;出家善摄。在家没于爱欲淤泥;出家远离爱欲淤泥。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大宝积经上这么说:复次长者 ,又复其次,佛对著郁伽长者。他说:在家菩萨善修学行。所谓家者 ,所谓的家叫做杀害善根。它叫做不舍过 ,不能够舍弃过失。它是妨害帮助善业的。因此之故,就叫做家。什么叫做在呢?也就是一切结使在中住故 。 一切结使 ,结使就是烦恼。一切的烦恼在当中安住的缘故,所以就称做在 。又复其次,在家的菩萨假若进入僧坊,在家菩萨到寺庙里头去,要特别小

6、心谨慎,要尽到礼节,不要随随便便。他在门而住,五体敬礼,然后乃入 ,五体投地恭敬礼拜,然后再进入僧伽蓝。 当如是观 ,应当要如此的观想。 此处即是空行之处,无相行处,无作行处 ,这个就是修行三解脱门的地处。什么叫做三解脱门?解脱是自在的意思。门是能通达的意义。由这三种解脱门,就能够通达到涅槃城,所以称做三解脱门。第一空解脱门,也就是观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它的体性本来就是空寂的;缘生性空。是无我、我所有,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有。假若能够如此通达,那么对于一切诸法就能够获得自在。这个叫做空解脱门。第二无相解脱门,既然了知一切法都是空寂的缘故,所以观男女一或者异等等的相状,实际是了不可得。

7、假若能够这样通达,一切诸法是没有相,那么也就能够获得自在。这个叫做无相解脱门。那什么叫做无作解脱门?无作解脱门也称做无愿解脱门。假若能够了知一切诸法无相了,那么对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无所愿求。假若无所愿求,就不会造作生死之业。假若没有生死之业,就没有果报之苦,就能够获得自在,所以叫做无作解脱门。所以我们想要到僧伽蓝,到寺庙里头去,要了知这个就是行三解脱门的地处。我们要特别小心谨慎,要恭敬,不可以随便。慈悲喜舍四梵行处 ,是慈悲喜舍修四种梵行的地处。所谓的慈悲喜舍,也就是四无量心。无量是什么意思?菩萨利益众生的心非常广大,所攀缘的众生既然是无量,所以能攀缘的心也是如此。第一慈无量心,慈是

8、什么?慈叫做爱念,也就是给予众生安乐之心、这个叫做慈无量心。也就是说菩萨爱念一切众生,爱护、想念、护念一切的众生。常常求得乐事,随著众生所要求的而能够饶益对方。第二悲无量心,悲是愍伤的意思。愍伤也就是拔苦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常怀著悲悯心,拯救济拔,使令他们能够获得解脱。这个叫做悲无量心。第三叫做喜无量心。菩萨庆喜其他众生能够离苦得乐,所以他就欣庆无量。第四舍无量心。菩萨对于所攀缘的众生是没有憎爱之心没有憎恨也没有偏爱之心,这个叫做舍。又想念到一切众生同样能够获得无憎无爱、无嗔无恨、无怨无恼,这个叫做舍无量心。所以寺庙就是修行慈悲喜舍四梵行之处。是正行正住所安立之处。 我当何时,舍

9、于家垢 ,我当来在什么时候能够舍离家庭的这种垢秽?我当来在什么时候,能够安住如此三解脱门的行为?还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这种行为?所以我们应当生起如此想要出家之心。没有在家他能够修习积集无上正等正觉的圣道。都是出家他趣向空闲之林,修习积集,能够成就无上佛果菩提的。所以像我们世尊就示现出家。所以在家多尘污 ,许多尘垢染污。出家非常微妙、非常善好。 在家具缚 ,有种种的烦恼束缚;而出家是没有障碍。在家有许多的垢秽;出家能够舍离许多的垢秽。在家是恶法所收摄;出家是善法所收摄。在家没于爱欲的淤泥;而出家能够远离爱欲的淤泥。所以涅槃经也这么说:在家逼迫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出家宽廓,犹如虚空,一切善

10、法因之增长。 涅槃经说:在家是逼迫者。 迫者就是很狭窄,就好像处在坚牢狱一般。一切的烦恼因它而生起。而出家却是非常的宽大广阔。 犹如虚空 ,好像太虚空。一切的善法因此而增长。所以是非常的殊胜。 华严经的贤首品也说到:家是贪爱系缚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出家得解脱,于诸欲乐无所爱。 这是华严经贤首品所说的。它说这个家是贪爱系缚的地处。想要使令众生完全能够免除离开,所以佛陀就示现出家而获得解脱。对于诸多五欲的快乐,他无所贪爱。这个就解释在家两个字的意义。乙二、律学接著解释律学这两个字的意思。律学也就是戒学,它是三学之一。律有三种的名称、四种的意义,还有三聚净戒的内涵。丙一、律有三种名称我们先解释律

11、的三种名称。第一种叫做毗尼,第二种叫做尸罗,第三叫做波罗提木叉。毗尼就是指佛所制成的教法。这个称做教诠,也就是律藏。尸罗就是教中所诠释的因行,也就是受随两种戒法受戒跟随戒。受戒就是我们受戒得到戒体,这个叫做受戒。随戒就是随顺戒体生起戒行,这个叫做随戒。尸罗也就是受随这两种的戒法。受戒以后,我们就应当随顺戒体如法的持戒。这个叫做因行,也称做戒行。波罗提木叉属于果诠。因为毗尼属于教法,尸罗属于因行,由此因行决定能获得解脱的果法。因果都在律中所诠释的。这个就是笼总说明毗尼、尸罗、波罗提木叉,三种的名称意义。下头各别再加以说明。毗尼就是教,尸罗就是行,波罗提木叉就是果,也就是教行果的次第。首先讲到毗尼

12、。毗尼是梵语,翻做中文叫作律。律也就是法的意思,也就是法律。法,它是以楷定作为意义,是楷正决定是犯或者是持。因为律藏当中有持犯的方法,犯到的话有轻重的相状;或者开缘,或者遮止,或者有因罪,或者有果罪,都在律典当中有剀切地说明,所以叫做法律。也就是用此法律来判断持犯,赏罚分明,所以称做教诠。第二尸罗,梵语翻做中文叫做戒。或者翻译叫做清凉。因为这个戒法能够除去我们众生的热恼,所以这是就著它的功用而翻译的,不是它正式的翻译。假若就著它的义理还有作用,正式翻译就叫做戒。我们可以拿六度来做证明,因为六度尸罗波罗蜜翻译就叫做戒度,可见正式的翻译就叫做戒。戒有警的意义,也就是警策我们身口意三业,相对前面的境

13、界能够远离过非。戒是能警之法;三业是所警之行。又戒有性的义理。性它通善恶。假若持恶戒就禁止作善,像屠夫打猎的人等等。假若受持善戒,他就禁止造作恶法,就如同受佛戒就是。善恶的体性互相不容纳,所以这是采取它禁止的意义。所以戒经上说: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 受了佛戒,我们就应当要止息一切恶法,要行一切的善法。这是比丘的事业,其他的在家众都包括在里头。也就是策进我们修行的人能够舍恶向善,舍凡趣圣舍弃凡夫,而趣向圣人的阶位。所以叫做禁戒。第三种叫做波罗提木叉,这也是梵语,翻译中文的意思叫做别别解脱,或者叫做处处解脱。戒属于因行,必定能够获得解脱。有因行,必定能够达到这个果德。这里有两点的意义:第一叫做

14、近解脱,也称做近果。第二远解脱,也称做远果。先说近解脱。就如同比丘两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还有像在家众受五戒、八关斋戒,或者受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或者受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的戒法;能持一条就获得一条的解脱,持十条就获得十条解脱。我们全部持的话,就全部得解脱,就不会被业力所缠缚而不能够解脱,所以它就叫做别别解脱。又者,也可以三业来讲,我们身体不造作杀盗淫,我们的身业就能获得解脱。口不造作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我们的口业就能获得解脱。我们的意业不起贪嗔痴等分的烦恼,我们意业就能获得解脱。所以叫做处处解脱。正当我们身口意三业,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著五欲六尘这些境界的时候,就考验我们所受

15、戒行之力,是否能够依靠止持能够诸恶莫作、依靠作持能够众善奉行?假若被业的境界所缠缚,随著境界而犯戒,我们就不能获得解脱。反过来讲,我们身口意三业对著境界的时候,假若戒行清净,戒体光洁,那么就不会被业力所缠缚,所以就叫做解脱。这个就是属于近果。受戒为因,不犯为果。第二种是远解脱,也称做远果。 远就是指未来来讲的。我们今天持戒属于因行,希望未来能够断除惑业而成就圣位,所以这个就称做远解脱,也就是远果。因此,在因行当中,我们戒德清净,就能够生起诸多的禅定。定心现前,我们般若的智慧才能开发。有了这个般若智慧,我们就能够断烦恼,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这个就是远果,就是远解脱。所以近的解脱是从因行的持戒

16、,不被业力所牵引而言。远的解脱是对望后来证得圣人的果位,能够破惑证真来讲的。所以第三个名称波罗提木叉的解脱,属于教当中所诠之果,所以称做果诠。这三种名称也就是教行果。毗尼是教诠;尸罗是因行;波罗提木叉就是果诠。教是如来所制;戒就是因中所修;果是修因所得的结果。这乃是律的三名。丙二、律有四种意义接著再讲到四种的意义。戒它有四种的意义。哪四种的意义?第一叫做戒法,第二戒体,第三戒行,第四戒相。现在说明第一的戒法。在资持记也就是灵芝律师解释行事钞的,他说:圣人制教名法 ,圣人所制的这个教就叫做法。在行事钞 ,它就这么解释,什么叫做戒法?假若对著法来叙述的话,它不局限凡夫跟圣人,直接说明这种法,必定能够轨范成就出离的圣道。必要使令受戒的人,要相信了知有这一种的戒法。所以这一种戒法,也叫做圣法,是圣人所制的。这个就是所谓的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