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61421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绪论、躯干骨、上肢骨及连结(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 体 解 剖 学 绪 论,1,一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面和轴 1.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掌握:解剖学姿势,2,2. 方位术语 1)上与下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与后(腹侧与背侧) 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3)内侧与外侧 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掌握 : 方位术语,3,4)内与外 用于空腔器官。 近内腔者为内,反之为外。 5)浅与深 指与皮肤的相对距离。 近皮肤者为浅,反之为深。,4,3.面和轴 1)矢状面 沿前、后方向纵切人体,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 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为正中矢状面。,掌握:面和轴,

2、5,2)冠状面 沿左、右方向纵切人体,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3)水平面(横切面) 沿水平方向横切人体,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6,4)矢状轴 为前后方向的水平轴,与人体长轴垂直。 5)冠状轴 为左右方向的水平轴,与矢状轴垂直。 6)垂直轴 为上下方向的轴,与水平面垂直。,7,第二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总论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8,成人全身的骨共206块,按部位可分为躯干骨、颅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一骨的分类 骨按照外形,可分为四类。,掌握:骨的分类,9,1.长骨 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内有髓腔,容纳骨髓。 两端膨大称骺,其表面有关

3、节面,活体覆有一层关节软骨。 骨干与骺相接的部分称干骺端。 长骨分布在四肢,如肱骨。,10,2.短骨 近似立方形 ,如腕骨、跗骨。 3.扁骨 呈板状,如顶骨、胸骨等。 4.不规则骨 形态不规则,如椎骨。,11,二.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1.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可分两种: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分布在骨的表层。 骨松质:呈海绵状,分布在骨的内部。,掌握:骨的构造,12,2. 骨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骨的表面。 骨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并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膜对骨起营养、生长和修复作用。,13,3. 骨髓 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

4、和黄骨髓两种。 (1)红骨髓:内含发育到不同时期的血细胞,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 分布:婴幼儿全部为红骨髓,成人只存在于骨松质内。 (2)黄骨髓:内含脂肪组织,呈黄色。 分布:骨髓腔内。,14,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有机质:为骨胶原和粘多糖蛋白,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有机质占骨总量的13。 无机质:为钙盐,可使骨具有硬度,无机质占骨总量的23。,15,小儿的骨有机质相对较多,因此骨质较软,易发生变形。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相对较多,因此骨质较脆,易发生骨折。 老年人可出现骨质疏松,使脆性更大。,16,四. 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称骨连结。 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间

5、接连结即关节。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17,1. 关节面 为构成关节的邻接骨面,关节面上覆盖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具有弹性,可减少磨擦和缓冲震荡。,18,2.关节囊 为结缔组织构成的囊,附着在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分内、外两层: 外层为纤维层,厚而坚韧,主要起连结作用。 内层为滑膜层,薄而柔软,可分泌滑液,以减轻关节的磨擦并营养关节软骨。,19,3.关节腔 为关节囊的滑膜层与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潜在性腔隙。 关节腔内为负压,内含少量滑液。,20,五. 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 为连结两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束。 位于关节囊的外面或关节腔内,

6、分别称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 韧带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的运动。,熟悉: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21,2. 关节盘 为位于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 关节盘一般呈圆盘状,边缘厚,中央薄,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并可减小震荡。 膝关节的关节盘呈半月形,称半月板。,22,六. 滑膜关节的运动 1. 屈与伸 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两骨夹角减小为屈,反之为伸。,熟悉:滑膜关节的运动,23,2. 内收与外展 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肢体向正中线靠拢为内收,反之为外展。,24,3. 旋转 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肢体的前面转向内侧为内旋,反之为外旋。,25,4. 环转 为多轴运动,即肢体近端在原位转动,远端作圆周

7、运动。,26,七肌的构造、形态和辅助装置,肌按部位可分为头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部分。,27,熟悉:肌的形态,(1) 长肌:呈梭形,大多分布于四肢。 (2) 短肌:短小,位于躯干的深部。 (3)阔肌:扁薄,主要分布在胸、腹壁。 (4) 轮匝肌:呈环形,见于孔裂周围。,(一)肌的形态 肌按形态可分为四种:,28,熟悉:肌的构造,(二)肌的构造 肌由肌腹与肌腱构成。 (1)肌腹:呈红色,位于肌的中央,由肌纤维构成,可以收缩。 (2)肌腱:呈银白色,位于肌腹的两端,较坚韧,由腱组织构成,起固定作用。 阔肌的肌腱呈膜状,又称腱膜。,29,(1)浅筋膜: 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2

8、)深筋膜: 在浅筋膜的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可伸入到肌肉或肌群之间,形成肌间隔等。,(三)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30,为包裹在长肌腱外面的鞘管,起固定肌腱和减小肌腱与骨面间磨擦的作用。,2. 腱鞘,31,第二章:骨和骨连结 第一节:躯干骨及其连结 躯干骨由椎骨、胸骨和肋组成。 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脊柱。 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骨连结形成胸廓。,掌握:躯干骨的组成,32,一.椎骨 幼儿椎骨共33块,可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4块。 成人骶椎和尾椎融合成骶骨、尾骨各1块。,33,(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由椎体和椎弓构成: 椎体位于前

9、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位于后部,呈半环形。 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全部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容纳脊髓。,熟悉:椎骨的一般形态,34,椎弓可分为前部较窄的椎弓根和后部较宽的椎弓板两部分。 相邻的上、下两个椎弓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椎弓可发出7个突起,即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一对上关节突和一对下关节突。,35,椎弓可分为前部较窄的椎弓根和后部较宽的椎弓板两部分。 相邻的上、下两个椎弓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椎弓可发出7个突起,即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一对上关节突和一对下关节突。,36,(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1颈椎 椎体较小,椎孔呈三角形。 横突上有横突孔。 第26颈椎的棘突末端分

10、叉。 第7颈椎的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熟悉: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37,第1颈椎: 又称寰椎,呈环形,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侧块构成。 在前弓的后面正中有一小关节面称齿突凹。,侧块上面卵圆形的关节面称上关节凹,可与枕髁形成关节。,38,第2颈椎: 又称枢椎,在椎体的上方伸出一个突起,称齿突,与寰椎的齿突凹相关节。,39,2.胸椎 在椎体侧面后部的上、下缘各有一个半圆形的肋凹,在横突的末端也有一个横突肋凹。 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40,3.腰椎 椎体最大,棘突呈垂直的板状,伸向后方。,41,4.骶骨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 呈三角形,底朝上,尖朝下。底的前缘突出,称骶骨岬。 骶骨的前面微

11、凹,有4对骶前孔。,42,骶骨的后面凹凸不平,正中央有骶中嵴,两侧有4对骶后孔。 骶骨中央有纵行的骶管,其下端的开口为骶管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骶骨侧面的上部,有一关节面,称耳状面。,43,(一)椎间盘 是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 椎间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二. 椎骨的连结,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滑膜关节相连。,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44,纤维环位于髓核的周围,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构成,较坚韧。,椎间盘的作用: 连结椎体,缓冲压力和振荡。,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为富于弹性的胶状物。,45,(二)韧带 1. 前纵韧带 附着于椎体的前面,可限制脊柱过度后伸。 2. 后纵韧

12、带 附着于椎体的后面,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46,3. 黄韧带 连结于相邻椎弓板之间,由弹性纤维构成。 4. 棘间韧带 位于相邻椎骨的棘突之间。 5.棘上韧带 连于全部棘突尖端的韧带。,47,(三) 滑膜关节 关节突关节: 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只能做轻微滑动。,48,(四)脊柱的形态和功能 1. 脊柱前面观 椎体由上到下逐渐增大。,2. 脊柱侧面观 可见有4个生理性弯曲: 颈曲和腰曲凸向前。 胸曲和骶曲凸向后。,熟悉:脊柱整体观的形态和机能特点,49,4. 脊柱的运动: 屈、伸、侧屈、旋转、环转,3. 脊柱的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和内脏器官、完成运动。,50,三.肋 肋共12对,

13、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肋骨的中部称肋体,弓状弯曲,内面的下缘处有一浅沟,称肋沟。,肋体的后部曲度最大处称肋角。 肋骨后端膨大称肋头,在其后外侧有一结节为肋结节。 肋骨前端较宽,接肋软骨。,51,上7对肋软骨连于胸骨,称真肋。 下5对肋软骨不与胸骨相连,称假肋。其中第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 第11、12对肋的前端游离,称浮肋。,52,四胸骨 为长形扁骨,从上到下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组成。 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结处,形成向前微突的角,称胸骨角,它的两侧平对第2肋,可作为数肋的标志。,熟悉:胸骨的基本形态,53,四胸骨 为长形扁骨,从上到下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组成

14、。 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结处,形成向前微突的角,称胸骨角,它的两侧平对第2肋,可作为数肋的标志。,熟悉:胸骨的基本形态,54,五. 胸廓 胸廓由肋、胸骨和胸椎通过骨连结构成。 胸廓有上、下两口:,熟悉:胸廓的组成,55,胸廓上口: 较小,由第1 胸椎、第1肋和胸骨柄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 较大,由第12胸椎、第12肋、第11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 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称肋间隙。,56,胸廓的功能: (1) 支持、保护胸腔脏器。 (2) 完成呼吸运动, 包括: 提肋,扩大胸腔前后径,胸腔容积扩大,吸气。 降肋,缩小胸腔前后径,胸腔容积缩小,呼气。,57,第二节:附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 上肢骨

15、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58,(一)上肢带骨 1锁骨 锁骨可分一体两端。 内侧端粗大,称胸骨端,外侧端扁平,称肩峰端。 锁骨的体呈“S”形,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59,2肩胛骨 为三角形的扁骨,包括3个角、3个缘和2个面。 3个角为上角、下角和外侧角。 外侧角肥大,称关节盂。 3个缘分别为内侧缘、外侧缘和上缘。,熟悉:肩胛骨的形态,上缘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60,肩胛骨有前、后两个面。 前面为一大而浅的窝,称肩胛下窝。 后面有一斜向外上方的骨嵴,称肩胛冈,冈的上、下各有一窝,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 肩胛冈的外侧端称肩峰。,61,(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上端膨大,内上部有呈半球形的肱骨头。 在肱骨头的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大结节和向前突出的小结节。 肱骨头与体的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熟悉:肱骨的形态,62,体的中部外侧有三角肌粗隆。 三角肌粗隆的后面有一斜向外上方的浅沟,称桡神经沟。,63,肱骨的下端扁薄,末端有两个关节面,外侧为肱骨小头,内侧为肱骨滑车。 肱骨滑车的后上方有一大窝,称鹰嘴窝。 肱骨下端内侧和外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内上髁和外上髁。,64,2桡骨(位于前臂外侧) 上端膨大为桡骨头,头上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