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 说明文阅读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595705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29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1 说明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考点11 说明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考点11 说明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考点11 说明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考点11 说明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1 说明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1 说明文阅读(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1 说明文阅读,邵阳考什么,样题1(2019常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1.根据语境,解释第自然段中“改朝换代”的意思 恒温动物战胜变温动物,取得了统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朝换代: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泛指政权更替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作者运用“改朝换代”要表达的意思是恒温动物就像通过一场战争,战胜了变温动物,取得了统治地位,最终夺取了天下,2.第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列数字:突出了动物体内的酶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之深 作比较:说明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小,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因而在反应和运动能力

2、上具有生存优势,【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可以让说明对象具体化精确化,通过温度差体现温度变化对动物体内酶的影响之大作比较可以让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凸显,文中比较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在温度变化时的反应,以突出恒温动物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强,在生存上更有优势,3.结合全文,说说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如果低于37摄氏度,人类就面临被大多数真菌感染的危险; 如果高于37摄氏度,就意味着人类势必消耗更多能量,占用更多资源; 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最佳平衡点,【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根据第段“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可概括出;根据第段

3、“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的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可概括出,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不同地位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变温动物对能量的需求少,生存能力更强 C.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之所以很少受到真菌感染,应完全归功于体温 D.37摄氏度是恒温动物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A,【解析】B.变温动物“生存能力更强”错误,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恒温动物的生存能力更强,变温动物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是“更容易”生存下来C.“应完全归功于体温”错误,“完全”表述绝对化,原文为“除了免疫系统

4、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恒温动物”错误,应是“人类”选择37摄氏度作为平衡点,样题2(2015邵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主要说明方法有,【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答,逻辑顺序,举例子(列数字),2.请你根据第段文意理清“粗粮”“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之间的关系 粗粮与食品添加剂都含有膳食纤维,【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段落中的相关语句作答,3.下列句中

5、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 不能删去“很重要的原因”是指主要原因,并不是指全部原因删去之后与事实科学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答题时要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体会其准确性和严密性,4.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自己平时的饮食中哪些是有食品添加剂的?(任举两例)现在你有了怎样的认识? 示例:牛奶面包等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那么可怕,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是有益且无害的,【解析】本题为拓展延伸题结合实际,任举两例,写出自己的认识即可,从近五年中考题来看,说明文阅读是邵

6、阳中考的常考内容阅读材料来自课外,分值为8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内容理解和概括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语言说明顺序拓展延伸等,备考全攻略,一、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及规律的文体。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二、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1.写作目的不同:记叙文的目的在于以情感人;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以知授人。 2.写作内容不同:记叙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7、而说明文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3.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议论和抒情;而说明文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和抒情。,三、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事物说明文重点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如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主要说明对象,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事理说明文重点在于阐明事理。 四、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说明文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并列、连贯、递进和总分几种形式,其中总分结构又可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五、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

8、内容更具条理性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文的时间顺序和记叙文的时间顺序相似。 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位置和方向,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从整体到部分。 (2)从原因到结果。 (3)从特点到用途。 (4)从主要到次要。 (5)从概括到具体。 (6)从现象到本质。,此外,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还可以抓住一些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

9、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就是从主到次的顺序;“由于所以”是从原因到结果的顺序;见到“总之”就要从具体到概括的顺序上去考虑。,六、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要有相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来选用最佳方法。下面重点介绍几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这是最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用“比如”“例”“如”等标志词。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地说明事物。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3

10、.打比方: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仿之处来打比方。作用是增加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4.列数字:用数字说明事物的特征。文章中出现的数字如果不是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般不算作“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数字说明,既能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5.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其不同之处。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常与文字解说配合使用。,6.下定义:往往用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达“某某是什么”,也可以用“某某叫做什么”

11、的形式来表达。下定义要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判断句都属于科学性语言,比如“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这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风在沙漠向人类进攻中的作用,不属于科学性语言,不是下定义。又比如“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句话是解说语言的特征,也不是下定义。看来,解说、描述性的语言都不是下定义,下定义往往倒过来说也能成立。下定义的作用是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属于概括说明。 7.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如“铁是银白色的金属”。,8.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来充实说明的内容,或者作为说明的依据。 9.摹状貌:通过具体

12、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如苏州园林中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0.画图表:指用示意图、表格、图片等来说明事物。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的很少,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往往采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要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七、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语言的准确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这一段话的准确性表现在选用确切的词语和词组来表达。如“

13、永定河上”不能说成“永定河中”;“桥面平坦”不能说成“道路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不能说成“与河面平行”。,2.语言的平实性。 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 3.语言的简洁性。 指简练、明确、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二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讲解 【常见问法】 1.你认为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 2.请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 3.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 4.给文章拟写标题。,【知识放送】 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揭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4、; 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题技巧】 1.看语言结构。看标题是短语还是句子,是陈述句还是问句。如果是短语,一般就是告诉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如果是完整句子,往往就是告诉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如果是个问句,除了点明对象或说明内容外,还有设疑激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2.看语言特点。说明文标题语言一般比较平实,但也有生动含蓄的。若是生动含蓄的标题,则应结合文章内容思考其是否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说明对象,是否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3.拟写标题。 文章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往往可以作为文章的标题。 事理说明文说明的事理“所要说明的问题”即可作为文章的标题。 也

15、可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等来拟写标题。,【答题模板】 1.点明说明对象(是)及其(的)特征。 2.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说明了)。 3.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常见问法】 1.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2.(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特征? 4.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5.给某一事物下定义。,【知识放送】 1.找说明对象 (1)区分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并且往往可以从题目或首段中找出来。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则要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2)抓关键句。一般段首中心句或段尾总结句能点明说明对象。注意千万不

16、要把局部的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看标题。有些标题中限制性的修饰词往往体现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2)看首尾。一般总分总结构的说明文会在段首或段尾交代说明对象的特征。 (3)概括、提炼、归纳。有时文中没有明显交代事物的特征,有时交代的特征只是表面而非本质的,就需要概括、提炼来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 (4)归纳整合,对信息进行重组。可以采用摘引语句法。即摘引原文相关语句,回答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特征。如文章中没有明确信息提示的文字,则需要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概括。,3.把握下定义的方式考查说明的特征 (1)下定义,要用简洁的语言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2)掌握下定义的方式。其格式多为“(说明对象)是的(说明对象特征)”或“(说明对象特征)叫(说明对象)”。,【常见问法】 1.概括某一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2.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3.选出信息提取有误的一项。 4.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解题技巧】 1.抓段落的中心句。一般说来,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表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