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595681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5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1 孙权劝学 一、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 (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5)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6)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 (7)即更刮目相待:擦拭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朋友辈的敬称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3.一词多义 卿今当涂掌事:掌管,主持 但当涉猎:应当,应该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4.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1)当,(2)见,(2)见往事耳 古义:

2、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3)但当涉猎 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另,另外今义:更加,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来推托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吕蒙了!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另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你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三内容理解 本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学习的重要性,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A.但当涉猎当:应当 B.见往事耳见:了解 C.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好处 D.非复吴下阿蒙复:收复,D,【解析】D.复:再。,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刀劈狼首 B.蒙乃始就学久而乃和 C.卿今者才略二者不可得兼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在乎山水之间也,A,【解析】A.都是介词,用,拿;B.于是,就/才;C.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鱼”与“熊掌”;D.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介词,无实义。,3.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

4、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C,【解析】C.鲁肃和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2 卖油翁 一、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1)陈康肃公善射:擅长 (2)公亦以此自

5、矜:自夸 (3)睨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4)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5)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2.通假字 (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3.一词多义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译为“他”,(1)其,(2)射,(3)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6、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尔安敢轻吾射:人称代词,你 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4)而,(5)以,(6)尔,4.词类活用 (1)但微颔之:名词作动词,点头 (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5.古今异义 (1)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 (2)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古义:放下 今义:解释,二重点句子翻译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7、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4.无他,但手熟尔 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5.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6.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铜钱却没有沾湿,三内容理解 这篇课文通过写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术,揭示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到精湛之境,1.下

8、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以酌油知之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A,【解析】A.都是“凭借”的思思;B.射箭/箭法;C.离开/距离;D.自己/从。,2.翻译下列句子。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3.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4.请概括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陈尧咨因

9、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3 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 一、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1)有龙则灵:神异 (2)斯是陋室:这 (3)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4)谈笑有鸿儒:大 (5)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6)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7)阅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8)无案牍之劳形:指官府文书 (9)可爱者甚蕃:多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 (11)濯清涟而不妖:洗;水波;艳丽 (12)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2.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

10、:少 芳草鲜美:鲜艳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芬,(1)鲜,(2)之,(3)清,3.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2)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蔓延到 (3)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4)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5)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6)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闻,4.古今异义 (1)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弦乐器和管乐器 今义:丝绸和竹子 (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

11、(3)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 今义:种植,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都不是没有功名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面上陆地上的各种各样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欢莲花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

12、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三内容理解 陋室铭: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 (2)可以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

13、: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调弄。,少。,应当。,2.翻译下列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陋室铭爱莲说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示例: 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赞美作者美好的德行。请分别说说两文的主旨。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4 河中石兽,一、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1)沧州南一寺

14、临河干:河岸 (2)山门圮于河:倒塌 (3)竟不可得:终了,最后 (4)曳铁钯:拖 (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设馆教书,(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研究探求 (7)是非木杮:削下来的木片 (8)湮于沙上:埋没 (9)不亦颠乎:颠倒,错乱 (10)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11)转转不已:不停止 (12)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 (13)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2.一词多义 闻之笑曰:代词,这件事 当求之于上流:代词,指石兽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1)之,(2)为,3.词类活

15、用 (1)棹数小舟:名词作动词,划(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作名词,涨起来的河水 4.古今异义 (1)求二石兽于水中 古义:寻找 今义:设法得到;恳请,(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门学科,即物理学 (3)是非木杮 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对,正确 (4)渐沉渐深耳 古义:语气词,表示“罢了” 今义:耳朵,二、重点句子翻译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佛寺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突然涨起来

16、的河水带走呢?,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这是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河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中,越沉越深罢了。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在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5.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这样翻转不停止,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6.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颠倒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了吗? 7.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8.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啊,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三内容理解 本文通过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推究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位置的三种不同结论,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切不可不加分析而凭主观臆断,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遇事要多思考,分析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