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94953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7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 进制度部分 管理制度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 进制度部分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部分 1.住院患者评估管理制度1.住院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 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 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 使患者 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医院医 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联合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1、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护士,或者经医院授权的其他岗 位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 2、医院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

2、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 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3、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4、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 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5、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重点加强手术前、麻醉前、急危重患者 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 6、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作为制定下 一步治疗的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 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详细

3、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签署 患者的名字。 7、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 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 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8、 对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示再请科主任共同再次评 估。必要时可申请会诊再集体评估。 9、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 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10、麻醉科手术室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对手术科室的病人进行风险判断要求手术 科室在术前小结、术前讨论中予以评估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11、 手术前

4、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术前主管医师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 估。 12、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定期评估、随机评估 两种形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 临床医生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正 确客观的评估, 全面衡量患者的心理状况, 对有可能需要作心理辅导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登记 并作记录。 14、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病情委托人,病人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 告知病人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 15、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题目:患者评估制度管理制度;文件号:cmu4h-ywb- y

5、lzl-2011-21;制定日期:2012年12 月;修订日期:;修订次数:;制定部门:医务部;审批者:) 2. 住院患者评估操作规范与流程住院患者评估操作规范与流程 急诊、住院、手术、重症治疗、麻醉、输血全程、全面要求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现 就我院“患者病情评估”工作做如下规定: 重点范围:重点范围: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评估包括:住院病人病情评估、营养 评估、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重点加强手术前、麻醉前、 急危重患者、高龄患者的病情评估。 评估人及资质 :评估人及资质 : 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护人员完成评估。由科室诊疗组长、主治医师会同主诊 医师二人

6、以上一同完成 ; 急危重症患者,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汇同主诊医师共同完 成, 特殊情况下上级医师未到位时, 可由在场医师一人完成, 上级医师复核并签字认可。 住院期间病情评估、治疗、手术效果评估可由手术医师或主诊医师一人完成 ; 出院前评 估须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参与。 评估标准与内容 :评估标准与内容 : 主要采用 ABCD 标准我们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基本医疗为特征将病例 划分为单纯普通病例、单纯急症病例、复杂疑难病例、复杂危重病例四个类型。A 型 单纯 普通病例 单纯 普通病例 中青年患者居多,普通、 单纯 、 慢性病为多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 不需要紧急处理 的一般住院病人住

7、院日较 B 型病例长费用一般低于 CD 型高于 B 型 病例。 B 型 单纯急症病例B 型 单纯急症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种单纯 、 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 但 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费用一般低于其它型病例。 C 型 复杂疑难病例 C 型 复杂疑难病例中 老年病人居多病情复杂 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 例。 住院时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抢救 住院日长费用消耗较多。 D 型 复杂危重病例 D 型 复杂危重病例 病情 危重复杂 、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有循环、呼吸、肝、 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需要积极抢救住院日较 C 型短费用消耗多。

8、一般 还可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简单的分型 (1) 年龄 70 岁或新生儿大多为 CD 型病例 (2) 入 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 病均为 CD 型病例。 (3) 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重急症的均为 CD 型病例。 (4) 出 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 CD 型病例 。 (5) 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 天者为 CD 型病例。 (6) 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者为 CD 型病例。 (7) 抢救凡经抢救者 为 CD 型病例。 (8) 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 B 、D 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 CD 型病例。 (9) 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

9、为 CD 型病例。 (10) 护理等级I 级、特级、重症监 护、特殊护理者为 CD 型病例。 (11) 有三个以上诊断多为 CD 型病例。 (12) 接受输血 的为 CD 型病例凡具备以上 12 项指标中任何 1 项条件均划分为 CD 型病例对于不能分型的 病例则根据诊疗过程决定分型 时限要求:时限要求:普通住院患者入院 72 小时内完成入院病情评估、营养状况评估;急危重症患者 立即评估;住院超过一周病员,第 8 日进行住院病人再次评估;手术后患者 48 小时内 手术后评估;出院患者完成出院前评估。 记录文件格式:记录文件格式:门诊患者评估,直接记录评估方式及结论于门诊病历当中;住院患者评估,

10、 设计有专用表格的评估项目,采用专用表格 ; 无专用表格的,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格式 如下: 年月日 患者病情评估年月日 患者病情评估 主治医生 住院医师 主诊医师 XXX 对患者 XXX 进行查房后, 现患者情 况,主要的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结果:阳性结 果及必要的阴性结果,采用什么方法,对患者进行了病情评估, 情况如下: 主治医生 住院医师 主诊医师 XXX 对患者 XXX 进行查房后, 现患者情 况,主要的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结果:阳性结 果及必要的阴性结果,采用什么方法,对患者进行了病情评估, 情况如下: 一, 采用的评估方式:一, 采用的评估方式: 二, 评

11、估结论:二, 评估结论: 三, 处置意见:三, 处置意见: 评估医师 评估医师 记录医师 记录医师 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规范 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储备必要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实行专人保管,统一管理。 储存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按产品的储存条件、分类存放,明确标识,做好保管养护。 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由临床使用科室向仓库领取。 仓库保管和科室领取人员应当进 行出库复核和核对。 确需临床科室暂存使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 可以由临床科室向仓库 领取后专柜暂存,但要做好相关记录。 临床科室领取后未使用的产品须连同原出厂包装返还仓库, 验收合格后重新入库或作退 货处理,无菌包装的植

12、入性医疗器械包装破损或超过灭菌有效期的,不能重新验收、入 库和使用。 争取合理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 建立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事先告知制度。 植入性医 疗器械使用之前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风险、应对措施、可供选择的植入性医疗器械 的种类,产品名称,生产单位、收费标准等告知患者,经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后方可以使用,切实尊重和保障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医疗权益。 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记录应当与病历一同保存。 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记录不得由非临床 使用的医务人员代为填写。 相关记录应当在植入性医疗器械采购部门、 手术室各保留一 份备查。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每个产品都必须在手术相关记录中加贴由生产厂家或

13、进出口总代理 商出具的该产品的合格证、标签。 植入医疗器械临床手术完成后, 应当及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提供全部植入医疗器械产品 的明细清单,明细清单内容包括 : 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特征编码和产品追溯编码 信息、数量、生产厂商和价格。 植入性医疗器械应按照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要求进行植入安装。 无相应资格的医疗工作者 不得从事植入性医疗器械植入安装工作。 严禁使用外请医师自行携带的植入性医疗器械。 使用外请医师指定或接受捐赠的植入性 医疗器械,必须按照本相关规定查验和验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使用。 对存在质量可疑情形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封存产品,并报告院医 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委员会

14、。 严格执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使用中发现的不良事情,及时逐级上报。 因植入性医疗器械或可能因植入性医疗器械导致严重伤害事情或患者死亡的, 应第一时间上 报。 不良事情发生原因未查清前,医疗机构应对不良事情的该批同规格号库存产品,暂缓 销售、使用,对剩余产品进行登记,封存,并上报监督管理部门,查明事件原因后,由监督 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保存手术取出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备查, 对国家法规规定不能保存或其它原因确实无法 做到保存备查的, 应当如实记录各种信息和处理情况。 必要时应当随病历保存能够反映取出 产品特征的照片。对植入性医疗器械质量有争议的,应在病人或其授权人(或监护人)在场 的情况下

15、进行封存。 严格执行植入性医疗器械销毁制度,对过期失效、淘汰或临床使用中损坏、污染不能 使用的, 法规规定使用过可不保存的, 以及监管部门同意销毁的和临床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 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有创诊疗操作实施规范有创诊疗操作实施规范 一、有创诊疗操作的范畴 有创诊疗操作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 治疗性操作。 范畴包括各种 穿刺术、各种活检术、各种引流术、各种内镜检查、各种造影检查、介入检查、脓肿切开术、 置管术、血液透析、腹水超滤回输术、骨折复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静脉输液穿刺 等操作按护理规范处理,不必另行记录)各种内

16、镜、造影、介入等不能自行操作的有创诊疗 项目,应书写有创诊疗操作后小结,造影和介入诊疗的患者应有术后连续 3 天病程记录。自 行操作的诊疗项目,如患者无特殊病情变化,可不书写有创诊疗操作后小结,但在操作后第 2 天应书写一次病程记录。 二、每次进行有创诊疗操作前、后在病志中要体现以下内容,不得缺项: (一)有创诊疗操作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不能代替此项内容)格式内容如下: 有创诊疗操作前小结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 有创诊疗操作名称: 有创诊疗操作目的: 必要的理化检查是否完备: 是 否 结果是否异常:是 否 适应症: 禁忌症:有 无 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二)签署知情同意书:格式内容各专业自行确定。医患双方签字后附在病志中。 (三)有创诊疗操作前下达临时医嘱。 (四)书写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此项内容适用于介入及透析操作)由操作者在术后 24 小时内完成,详细记述手术过程、术中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