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94710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芝地区察隅县古拉乡公路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J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1-954、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规定和标准。二、工程概况:本工程路面沥青面层原设计为B级90号道路石油沥青(AC-1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气候、地域温差、昼夜温差以及地质情况等),我部于2016年5月29日上报【2016】002号报告(详见附件)要求变更调整路面面层为聚合物改性沥青(SBR胶乳类),并经林交函201611号文(详见附件)第六条中明确指示:“根据实际地质地形、对施工单位

2、提出的越岭段路面选用改性沥青和调整硬路肩结构尺寸等问题,在项目总投资不变情况下合理优化设计”。依据以上文件指示精神,同时为确保路面工程质量。故此我部将原设计B级90号道路石油沥青(AC-16)变更调整为聚合物改性沥青SBR -B(AC-13C),厚度为4cm,原设计施工桩号为:K0+000K19+480、K20+880K24+770、K25+020K28+580、K32+020K78+746.06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桩号调整为:K0+000K20+743.5、K29+500K78+746.066。本分项工程原设计工程量为335696m2。三、施工准备:1、施工前准备:清扫基层:沥青砼施工前

3、12天,用高压水龙头冲洗基层,清除灰尘及杂屑,实行交通管制,封闭道路交通至沥青砼施工完毕。 施工前对投入的机械作全面检查,并检修调试好,使机械处于性能良好状态。 2、人员与施工组织:针对目前气温急剧下降,根据本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紧,我部决定配以足够的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工程数量和现场施工条件,计划安排充足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主要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其安排如下: 主要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配备计划见下表:序号职务或工种或数量备注1项目常务副经理 前2项目总工江远春3现场技术负责人胡元起4质量工程师江远春(兼)、罗 冰5试验检测工程师宋永贵6安全员罗 冰(项目部)7安全员1人(沥青面层施工队)8机械操作工

4、10人9电工1人10工人12人 机械设备配备计划投入设备见下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科力达台12水准仪台13沥青砼拌和机LB-1500台14沥青摊铺机CAT WT850台15悍马压路机HD75K(8t)台1前钢后胶6发电机组常柴套23、材料准备:沥青路面面层采用AC-13C细粒式沥青面层。其中:材料级配:各单级矿料筛分及掺配合成计算结果详见检测报告表5;沥青:面层沥青选用聚合物改性沥青(SBR -B),技术指标检测结果详见检测报告表1;粗集料:沿线路面用碎石骨料均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充分保证骨料技术品质。集料整体应干燥、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详见检

5、测报告表2;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砂,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详见检测报告表3;矿粉:矿粉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详见检测报告表4;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按马歇尔实验法确定,实验结果详见检测报告表6。经配合比实验,其目标配合比为:10mm15mm:3mm10mm:砂:矿粉=25:35:35:5,最佳油石比为5.2%(其浮动围为5.1%5.4%)。四、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于2017年6月中旬开始本项工程施工,于2017年8月底完成。五、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清扫基层基层检查修理撒透层油(或施工下封层)沥青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初压 终压取芯检测报检。(二)、透层:1、施工工艺:用于半刚性

6、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撒。如果基层表面过湿,在喷撒透层油后就会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水隔膜,阻碍沥青的渗透,在水分蒸发后,喷撒沥青形成一层沥青油皮,起不到粘结基层与面层的作用;如果基层表面过于干燥,表面的灰尘很难清扫干净,喷撒透层油后就会产生起皮现象。在无结合料粒料基层上撒布透层油时,宜在铺筑沥青层前1d-2d撒布。在喷撒透层油前,基层的平整度必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要求,如有局部不合格的地方,要指派专人对不合格的路段进行处理,而且要安排工人对要撒布的路段提前清扫干净,以确保透层沥青能够渗透足够的深度。在撒布透层油前,还应将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用薄膜或彩条布覆

7、盖,以防污染。透层沥青撒布应采用沥青撒布车喷撒,以保证其均匀性和连续性,局部喷撒不均匀时宜改用手工沥青撒布机喷撒。撒布设备的喷嘴应适用沥青的稠度,确保能成雾状,与撒油管呈1525的夹角,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个3个喷撒嘴喷撒的沥青,喷撒的透层沥青不应在基层表面流淌或形成油膜,并不得出现花白条。透层油撒布后的养生时间随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可由试验确定,以确保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乳化沥青充分破乳、水分蒸发、透层油渗透到基层的深度符合规要求。2、质量控制:乳化沥青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乳化沥青每次撒布完后,都要对输油管道、喷嘴等进行清洗,保障管路畅通,防止下次喷撒时管道堵塞

8、或喷撒不均匀。经试撒布确定的撒布车行走速度不得随意更改,以保证喷撒均匀及撒布量符合规要求。对撒布车无法喷撒的局部路段,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用人工撒布。试验人员定期对沥青稠度及撒布量进行检测,保证施工质量。撒布车起步及停止的地方,往往是沥青撒布过多或不足的地方,应及时派人进行清除多余沥青或补撒不足处沥青。透层成型后应尽早铺筑下封层及沥青面层,以防止工程车辆损坏透层。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气温低于10时不得施工。(三)下封层: 1、施工工艺:沥青下封层采用预拌碎石单层改性沥青表处,厚度为0.6cm,施工前首先要清洁水稳基层表面,采用先油后料的层铺法施工,在已清洁过的水稳基层表面上洒布沥青,并及时洒布

9、矿料(粒径3-5mm用量宜为7-9m3/1000m2),用8T钢筒式轻型压路机稳压后再用轮胎压路机反复碾压至“返油”成型。下封层施工前应对表面不平整或表面有坑槽的基层进行处理,防止在低洼处沥青用量过大,形成软层。下封层施工必须采用沥青撒布车和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沥青的喷撒量应按试验段确定的数量严格控制,做到均匀喷撒,不得出现花白点。热沥青喷撒后,应立即撒布石料。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待充分破乳、水分蒸发后撒布石料。石料应撒布均匀,覆盖率控制在6080,局部采用人工辅助方法不使骨料上下重叠,使石料均匀撒布于封层沥青表面。石料撒布完后用轻型轮胎压路机紧跟碾压,使封层材料与基层紧密连接,局部露黑处发生粘

10、轮时,应补撒少量集料。在铺筑沥青路面面层前,应将浮动的集料扫除,下封层应在面层施工前1d-2d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封闭交通,注意对下封层的保护,如急需通车,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应控制在20kmh以。2、质量控制:沥青结合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相应规规定的要求。封层所用的石料应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和无杂质。施工前必须检查各种材料的质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以确定各项参数。试验人员定期对沥青稠度及撒布量进行检测,保证施工质量。撒布车起步及停止的地方,往往是沥青撒布过多或不足的地方,应及时派人进行清除封层施工后尽早铺筑面层。封层宜选择在干燥和炎热的季节施工,并在最高温度低

11、于15时期到来之前半个月及雨季到来之前结束。(四)沥青面层施工工艺:1、沥青砼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采用厂拌,现场对来料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测,对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色泽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对不符合温度要求,油多发亮、成团、油少发干、离析、温度过高沥青表面呈焦褐色和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接收。 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控制: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60180;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2、试铺:各沥青面层施工前,选用长度约100m的正线直线路段进行试铺(即

12、试验路段),通过试铺决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和遍数。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各种沥青面层的松铺系数。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由此确定正常生产后的标准配合比。3、沥青拌和料的运输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厂拌沥青混合料才可被自卸汽车运至铺筑现场,根据平均运送距离和道路交通状况来确定运输车辆数量。但开始摊铺时在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得少于5辆,尽量安排晴好天气摊铺,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除检查温度外,还得检查拌和质量,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接,车厢应清扫干净,采用一薄层油水(柴

13、油与水比1:3)作隔离剂,不得采用柴油或有余液积在车厢。装料时,汽车应及时挪动,以防粗细料离析。4、摊铺:沥青砼正式摊铺时,根据试铺总结出的各种技术参数,采用摊铺机全幅、连续的摊铺,这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措施。摊铺机运行时,储料斗及搅拌刀分布宽度应备有充足的沥青及连续供应的沥青混合料,尽量减少摊铺机在运行中停机待料。摊铺中供料车卸料与摊铺机接触时,避免强烈碰撞,并应同速前进缓缓卸料。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不能随意变更运行速度或停机,防止厚度发生变化,影响平整度,出波浪,甚至断裂。 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5、碾压、成型:压实后

14、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密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沥青混合料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采用光轮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组合的方式,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 宜最 大适 宜最 大适 宜最 大光轮压路机1.52.03.02.53.55.02.53.55.0轮胎压路机3.54.58.0468.0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不得产生推移和横向细缝。采用轻型光轮压路机碾压2遍,其线压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应从外侧向另一侧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压完全幅为一遍。碾压边缘时,应紧靠硬化路肩碾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或光轮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宜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5t,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Mpa,相邻碾压带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压路机碾压过程中为防止混合料沾轮,可向碾压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