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

上传人:h****q 文档编号:14594706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案主题探究活动:有和没有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帮熊妈妈进货”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标: 1、通过探索,初步

2、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重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 准备: 1、透明类: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饮料各两份。如:雪碧、酸奶、可乐等。 2、不透明类: 盒子类:各种大小、形状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装盒各两份,一份内有东西,另一份没有两份。 罐头类:听装饮料:椰奶、牛奶等各两份。 布袋类:大小形状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东西,内放有棉花、皱纸、豆类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张,其中10张内有厚薄不同的贺卡,10张没有。 3、小熊头饰一只。 4、人手一份礼物,内有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有东西,

3、另一个里面没有。 过程: 感知“有”和“没有” 创设情景:去熊妈妈家做客, 熊妈妈送礼物给小朋友。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你怎么知道的? 判断“有”和“没有” 尝试操作 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介绍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交流小结 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再次操作 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

4、再帮熊妈妈进许多货。 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相互介绍。 和熊妈妈一起开超市。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帮熊妈妈进货”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

5、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标: 1、通过探索,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重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 准备: 1、透明类: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饮料各两份。如:雪碧、酸奶、可乐等。 2、不透明类: 盒子类:各种大小、形状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装盒各两份,一份内有东西,另一份没有两份。 罐头类:听装饮料:椰奶、牛奶等各两份。 布袋类:大小形状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东西,内放有棉花、皱纸、豆

6、类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张,其中10张内有厚薄不同的贺卡,10张没有。 3、小熊头饰一只。 4、人手一份礼物,内有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有东西,另一个里面没有。 过程: 感知“有”和“没有” 创设情景:去熊妈妈家做客, 熊妈妈送礼物给小朋友。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你怎么知道的? 判断“有”和“没有” 尝试操作 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介绍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7、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交流小结 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再次操作 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进许多货。 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相互介绍。 和熊妈妈一起开超市。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

8、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帮熊妈妈进货”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标: 1、通过探索,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重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 准备: 1、透明类: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饮料各两份。如:雪碧、酸奶、可乐等。 2、不透明类: 盒子类:各种大小、形状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装盒各两

9、份,一份内有东西,另一份没有两份。 罐头类:听装饮料:椰奶、牛奶等各两份。 布袋类:大小形状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东西,内放有棉花、皱纸、豆类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张,其中10张内有厚薄不同的贺卡,10张没有。 3、小熊头饰一只。 4、人手一份礼物,内有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有东西,另一个里面没有。 过程: 感知“有”和“没有” 创设情景:去熊妈妈家做客, 熊妈妈送礼物给小朋友。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你怎么知道的? 判断“有”和“没有” 尝试操作 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介绍

10、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交流小结 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再次操作 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进许多货。 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相互介绍。 和熊妈妈一起开超市。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

11、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帮熊妈妈进货”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标: 1、通过探索,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重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

12、准备: 1、透明类: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饮料各两份。如:雪碧、酸奶、可乐等。 2、不透明类: 盒子类:各种大小、形状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装盒各两份,一份内有东西,另一份没有两份。 罐头类:听装饮料:椰奶、牛奶等各两份。 布袋类:大小形状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东西,内放有棉花、皱纸、豆类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张,其中10张内有厚薄不同的贺卡,10张没有。 3、小熊头饰一只。 4、人手一份礼物,内有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有东西,另一个里面没有。 过程: 感知“有”和“没有” 创设情景:去熊妈妈家做客, 熊妈妈送礼物给小朋友。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里面有星星、

13、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你怎么知道的? 判断“有”和“没有” 尝试操作 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介绍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交流小结 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再次操作 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进许多货。 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相互介绍。 和熊妈妈一起开

14、超市。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帮熊妈妈进货”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标: 1、通过探索,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重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 准备: 1、透明类: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饮料各两份。如:雪碧、酸奶、可乐等。 2、不透明类: 盒子类:各种大小、形状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装盒各两份,一份内有东西,另一份没有两份。 罐头类:听装饮料:椰奶、牛奶等各两份。 布袋类:大小形状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东西,内放有棉花、皱纸、豆类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张,其中10张内有厚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