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94703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67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 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龙教版第一 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培训讲义 课题:第一课探宝行动第一课探宝行动第周第 1 课时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 技能 信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概念、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过程 与 方法 介绍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 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与 价值观 培养应具备的信息道德和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

2、概念。 教具准备:Windows98 以上操作系统,相关的示例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息道德习惯的养成。使用计算机教室的守则。 建议本课 2 课时,宜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展示挂图或演示课件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 (通过课件或挂图演示一组信息处理的画面) 师:师:谁能说一说画面中的人在做什么? 每个画面请一、两位同学讲述,在学生讲述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信 息” ,根据学生对整组画面讲述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引出本课问题: 什么是 信息? (二)确定问题,引出新知 师:师: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人

3、们在处理信息,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你知道人们 通过哪些方式传递信息吗? 此处对什么是信息这一问题的讲解,教师要最大限度的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身 边的例子,以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单纯介绍抽象的 概念。 板书设计: 第一课探宝行动第一课探宝行动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信息利用。 使用计算机教室的守则。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课探宝行动 2第一课探宝行动 2第周第 2 课时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 技能 信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概念、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过程 与 方法 介绍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 什么是信

4、息和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与 价值观 培养应具备的信息道德和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教具准备:Windows98 以上操作系统,相关的示例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布置学生看书,结合自己的见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此阶段, 教师应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问题,可以确定如下具体问题: 你知道哪些处理信息的方法? 信息技术是什么?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信息技术?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给以必要的

5、提示和指导。 2、协作学习 给学生分成小组,布置讨论、交流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信 息技术、信息技术有哪些应用。 教师要求每组最后要推选一名代表来说明本组的讨论结果, 可以采取请学 生为大家看图讲故事或者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信息技术的小故事的方式,来激 发学习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3、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布置学生带着如下问题看书: 传播、利用信息时要遵守哪些要求? 在使用计算机教室时应该注意什么? 4、协作学习 分组讨论:大家在计算机教室上课时应该怎么做;在利用、传播信息时,哪些 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可以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加以强调,以加深学生对信息道德的理解和

6、记 忆。 (二)学习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对本课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结可以围绕课程开始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但要注意知识结构的简单化、明确 化,便于记忆。 三、评价建议三、评价建议 。 板书设计: 第一课探宝行动第一课探宝行动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信息利用。 使用计算机教室的守则。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第周第 1 课时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 3.掌握正确开、关计算机的操作。 过程 与 方法 了解学习计算机知识

7、的基本方法。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与 价值观 4.训练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5.培养爱护公物的道德。 教学重难点:重点:开机与关机。难点:计算机的组成。 教具准备:Windowsxp 以上操作系统。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知识结构: 计算机的发展:重点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其它简介。 计算机组成 硬件 软件 主机:CPU、内存、硬盘、显卡、软驱、光驱等 系统软件:WINDOWSXP、WINDOWS2000 等 应用软件:OFFICE2000、WPS2000 等 外部设备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进入问题情境,引出新知 可以通过演示容易引

8、起学生注意力的动画或游戏等,并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 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演示一个小游戏或者小动画)师:师:同学们很多人都见过电脑,还有的同学已 经用过电脑,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了解哪些和电脑有关的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如下问题来说: 你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脑? 电脑都能干什么? (二)搭建支架,创设学习环境 在上面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 师:师:电脑有这么种,能够做这么多事,那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由哪国 人发明的?是哪一年发明的?学生此处的回答可能不很理想,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 点开始新知的讲解。教师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简史,重点说明世

9、界第一台计算机 的名字、诞生时间和诞生地,以及它的大小、计算能力等,并与现在的计算机进行 适当比较, 使学生了解现在的计算机的强大功能, 从而激发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同时,简单说明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为下面的学习搭建好基础。 (三)独立探索、协作学习 教师向学生布置好学习问题(任务) ,让学生带着老师留的问题学习。可布置 如下主要问题: 你见过哪些和电脑有关的设备? 电脑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板书设计: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 知识点: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开机与关机。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2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2第周第 1 课

10、时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 技能 6.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7.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 8.掌握正确开、关计算机的操作。 过程 与 方法 了解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本方法。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与 价值观 9.训练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0.培养爱护公物的道德。 教学重难点:重点:开机与关机。难点:计算机的组成。 教具准备:Windowsxp 以上操作系统。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1、独立探索 先让学生看教师准备的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音像资料或者演示课件, 要求他们记住其中自己知道的物品。 然后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记忆各种设备 的

11、名称及其基本功能。 再后,教师通过计算机演示并简介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功能,让他们了解 软件的作用,理解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示内容和介绍,要注意突出重点,忌面面俱到。 2、协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物或者图片,让学 生们交流、讨论都叫什么名字,能够做哪些事情。 教师要参与其中,适当点拨。 3、演示操作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打开计算机和关闭计算机的步骤和要求, 注意强调 开机和关机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4、协作学习 布置小组同学讨论开机和关机的具体步骤和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在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练习开机和关机。 学生练习过程中,

12、教师要加强指导和监督,保证安全操作。 (四)学习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对本课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结可以以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为主线,围绕它重点强调组成计算机系统的 基本硬件和常用软件,总结过程中主义强调不同硬件和软件的根本区别,但要 注意知识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根据情况编一些儿歌或口诀, 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理解和记忆。 六、评价建议六、评价建议 对开机和关机的操作,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牢固,为下一课能够顺 利进行奠定基础。为加深记忆,可以让学生到前面演示的方式,必要时,可以找存 在问题的同学演示,以解决学生中共性的问题。 本课评价量表本

13、课评价量表 介绍的数量和质量 (不包括教材中介绍的) 2 种以上 且介绍功能 1 种 且介绍功能 0 种 无功能介绍 级别很棒!不错!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第二课参观“计算机王国” 知识点: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开机与关机。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三课认识电脑“仓库”第周第 1 课时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存储器的种类、作用和特点。 2、掌握软盘、可移动磁盘(U 盘、移动硬盘)的使用方法。 过程 与 方法 在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与 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要求规范操作和爱护设备

14、的良好习惯。 重点:计算机外部存储器的特点、作用,软盘、可移动磁盘的使用方法。 难点:存储器容量的计算。 教具准备:网络教室,画图程序。素材资源准备:使用“画图”程序画的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图片存放在学生 的机器中。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演示动画:电脑小博士)今天我们的朋友电脑小博士又来看望大家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他会了解这么多知识吗? (生回答) 你们说的真好,因为在电脑小博士的肚子里有许多的“高科技建筑物” ,你们 想不想看一看它们?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的奥秘吧!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任务一:什么是存储器,分为哪两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电脑

15、中有“仓库” ,里面装着许许多多信息,你们想认 识它们吗?请大家翻开书,仔细阅读,看看存储器的内容以及作用。将你认为重 点的句子划下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请两个同学将自己划的读一遍。 师:同学们,电脑小博士的“仓库”非常神奇,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 分放在自己的身体里面叫做内部存储器,另外一部分放在外面,需要的时候才使 用,叫做外部存储器。 任务二:存储器容量计算,外存储器的比较。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任何存储的事物都有容量,计算机的外存也不例外, 现在你们仔细看书,看看它们之间的换算单位及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同学自学。教师出示内外存储器比较图,学生根据图谈自己的看法,可以找

16、出 自己比较喜欢的或常用存储器,并说明理由。 (自由发挥)因出软盘的学习。 任务三:如何使用软盘,可引动磁盘(U 盘、移动磁盘)? 教师每组发一个软盘,学生小组合作,自己研究如何使用软盘,教师巡视指导。 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出写保护的作用。 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强调注意事项,提醒软盘的存储量小,引出可移动磁盘。 接着学生研究自己的可移动磁盘 (U 盘既闪盘、 移动硬盘) , 分析与硬盘的区别, 从而总结出 U 盘的优点并掌握 U 盘的使用方法。 (三)学生练习,巩固知识 (出示课件) 1、问答题: 存储器分为几种?内村在电脑的什么位置?内存的作用是什么?外 存有什么特点?软盘的读速快还是硬盘的读速快?你认为可移动磁盘(U 盘和移动 硬盘)哪个存储的速度快,存储的速度与什么有关?为什么? 2、连线题:将存储器名称与对应的实物连线。 3、操作题:找出教师指定的文件,将它另存在软盘,可移动磁盘(U 盘、移动 硬盘)上。 (四)教师总结 师: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脑“仓库” ,这些知识对你们今后的学习有很 大的作用,老师希望你们回去后多复习巩固,尤其是换算单位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