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94590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64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DOC48页(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 据产业发展规划 DOC48 页 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成都大数 据产业发展规划 DOC48 页 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72025 年) 2017 年 9 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 7 (一)发展基础 7 1.基础设施完善 7 2.数据资源丰富 8 3.人才资源富集 8 4.产业基础雄厚 9 5.应用市场广阔 9 (二)发展机遇 10 (三)发展挑战 11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发展原则 12 (三)战略定位 13 (四)发展目标 14 1.总体目标 14 2.阶段目标 14 三、发展重点 16 (一)夯实大数据产

2、业发展核心环节 16 1.大数据核心技术 16 2.大数据基础硬件 17 3.大数据基础软件 17 4.大数据服务 18 5.大数据安全 18 (二)推动大数据与关联产业融合创新 19 1.大数据+物联网 19 2.大数据+云计算 19 3.大数据+人工智能 20 4.大数据+虚拟现实 20 (三)发展独具蓉城特色的行业大数据 21 1.游戏娱乐大数据 21 2.网络视听大数据 21 3.健康医疗大数据 22 4.航空航天大数据 22 5.汽车制造大数据 23 6.金融保险大数据 23 7.现代物流大数据 24 8.电信大数据 24 四、主要任务 25 (一)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 25 1.提升

3、通信基础设施 25 2.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和布局 25 (二)推动数据集聚与开放 26 1.加快数据集聚平台建设 26 2.推进数据资源的标准化和集成化 26 3.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26 4.完善数据资源管理机制 27 (三)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27 1.建设面向重点应用的专业加速器 27 2.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28 3.提升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水平 29 4.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29 (四)壮大企业主体力量 29 1.加快招引国内外重点企业 29 2.加大本地企业培育力度 30 3.推动行业骨干企业转型发展 30 (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1 1.加强大数据核心技术突破 31 2.支持大数据产品

4、和服务创新 31 3.推动大数据创新创业 31 (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32 1.加强大数据行业组织建设 32 2.鼓励龙头企业开放要素资源 32 3.拓展大数据平台型服务业务 32 (七)加快政府市场开放 33 1.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大数据相关服务机制 33 2.扩大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大数据服务采购 33 (八)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 33 1.开展重点行业应用示范 33 2.强化行业大数据服务对接 34 3.发挥信息消费引领作用 34 (九)助力跨区域市场拓展 35 1.打造“西部数都”品牌 35 2.组织重大行业展会 35 3.支持企业“走出去”36 五、空间布局 36 六、保障措施 3

5、8 (一)强化组织工作体系 38 (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39 (三)健全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39 (四)加强财政支持与产融创新 39 (五)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40 名词解释 43 前言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 数 据正在成为与物质、 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立足成 都西部通信枢纽、信息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优势,抢抓机遇, 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优化民生公共服 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 大数据战略” ,促进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形 成创新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推动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 知识密集

6、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全 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依据国家 促进大数据发 展行动纲要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十三五” 规划和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制 定本规划。规划期为 2017 年至 2025 年。 一、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基础。 1基础设施完善。 成都是国家八大通信枢纽之一,是全国“八纵八横”和 四川“三纵三横” 骨干光缆通信网络的枢纽节点,通信承载、 网络交换和信息聚散能力全国领先。截至 2016 年底,成都市 城域网出口带宽超过 55

7、00Gbps,光纤宽带网和 4G 移动通信 网全面覆盖城乡,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 90%,其中光纤到户 数超过 670 万,光纤宽带用户数突破 300 万,4G 用户数超过 1410 万,拥有电信、移动、联通大区级 IDC 中心等大型互联 网数据中心,T3 以上标准 IDC 机房 13 个,标准机柜容量近 20000 个,数据存储容量达 1000PB 级。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 为大数据集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2数据资源丰富。 我市通过深入推进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两化融合、信 息消费,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交互过程中积淀了 丰富的数据资源。截止 2016 年底,全市已建成人口、法人、 空间地

8、理等基础数据库,及公民信息、企业信用等专题数据 库, 集中存储的交通数据、 政务数据量分别达到 1.2PB、 800TB; 三大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 IDC 运营企业存储数据总量接近 900PB; 全市网民规模突破千万,移动数据用户近 2 千万,月 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 948M。数据资源汇聚为大数据 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源头基础。 3人才资源富集。 成都教育资源丰富,全市共有 58 所高等院校和 46 家国 家级科研机构,30 多位两院院士、160 多位国家“” 专家、70 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年 28 万高校毕业生进 入就业市场,其中软件方向本科以上毕业生超过 4 万人,为 大数据

9、产业发展提供丰厚的人才储备。以电子科技大学大数 据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机器智能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大数 据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为代表,建立起一 系列大数据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和团队不断涌现,为大数据 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能。 4产业基础雄厚。 成都是国家 IT 产业重要基地和中国软件名城, 在集成电 路、光电显示、网络通信、软件服务、信息安全等领域拥有 较强优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2016 年,全市电子 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4989 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 2354 亿元,占全国总量的 4.9%,中西部地区总量的 31.2%和 西部地区总量的 45.7%。按全国

10、大数据产业抽样数据口径, 2016 年我市大数据产业业务收入约 180 亿元。成都高新区依 托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基础,初步形成大数据研发运营产业集 聚,并向天府新区延伸拓展,温江、崇州、郫都、金牛等区 (市)县正在加速打造三医融合、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地 理信息等各具特色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功能园区。 5应用市场广阔。 成都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试点示 范城市,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应用广,电子政务支撑能力强。 目前,电子政务云平台上线运行的业务系统超过 230 个,智 能交通、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现代 物流、电子商务、两化融合等领域信息化应用不断推进,先 后启动开展

11、人口信息综合分析、交通出行智能管理、安全生 产综合监管等领域大数据应用试点。近年来,成都在商贸物 流、金融保险、电子信息、健康医疗、汽车制造、轨道交通、 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市场 空间。 (二)发展机遇。(二)发展机遇。 1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变革,为我市发展大数据产业 创造了有利条件。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 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面临新旧轨道切换,软件定义、数据 驱动、融合创新成为趋势,将带动作为我市主导支柱产业的 电子信息产业加速构建新格局,进而推动分布式系统架构、 多元异构数据管理技术等大数据新技术、新模式快速发展, 催生大数据产品、服务加速迭代更

12、新,助力大数据产业加快 发展。 2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大数据成为开启 经济发展新空间的窗口。2016 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 12170.2 亿元,同比增长 7.7%,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从要 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向中高端演进。 在我市顺应时代形势、加快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和产业综合竞 争新优势的征程中,发展大数据产业必将成为推动新旧动能 接续转换、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突破发展 的重要抓手,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必将迎来重大发展。 3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 为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当前,我市已 全面开启建设全

13、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聚焦增 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成都将迎来全方位创新发展的新 局面,大数据以其特性能够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 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公平普惠和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的技术基础,在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 分享城市能级提升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 (三)发展挑战。(三)发展挑战。 一是数据资源集聚与开放体系尚不成熟,资源共享机制 还不完善、标准不够统一、平台不够健全,很多行业还存在 数据孤岛,政府数据开放滞后,数据价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二是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仍不健全,要素供给功能性机构 缺乏,大数据企业难以获得专业化的技术、金融、信息等服 务。

14、三是大数据产业尚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缺乏龙头骨干 企业,尤其是具有开拓创新和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严重不 足,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行业引领和示范作用。四是行业企 业间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企业普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 大数据企业与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形成产业发 展合力,市场综合竞争优势不足。五是政府引导性示范应用 较为分散,大数据与关联产业融合、向传统产业渗透程度不 高,应用需求不能有效转化为应用市场,成都本地及周边地 区大数据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市场不活跃。六是现有产业 政策难以适应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本地企业培育 和外地企业招引带来较大困难。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15、。(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部署, 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体系推进、开放共享”的发展 原则,以大数据应用创新为主线,以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 验区为抓手,以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推动数据集聚与开放、 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为重点构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以壮大 企业主体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为聚 焦打造产业发展供给体系;以加快政府市场开放、促进行业 大数据应用、助力跨区域市场拓展为抓手建设产业发展市场 体系,着力营造有利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创新环 境,全面提升我市大数据资源集聚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价 值挖掘能力,推动形成数据、技术、应用与安

16、全协同发展的 产业生态系统,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创 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际化大数据市场集散 中心,建设“西部数据之都” 。 图 1 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架构图 (二)发展原则。(二)发展原则。 创新驱动瞄准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沿领域,突出企业 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 核心竞争力。加快政策与机制创新,构建适应大数据产业发 展的政务环境。 应用牵引充分发挥成都市场规模大、应用需求旺、 辐射带动强的优势,以扩大市场空间为着眼点,促进大数据 企业与行业应用企业的联合创新,发展满足行业应用实际需 求的产品及服务,构建大数据与各行业、各领域良性互动的 产业发展格局。 体系推进同步推进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供给体系 和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加强软硬服务支撑能力,推动供给端 和需求端的紧密结合,提高有效供给,加强关联产业协同发 展,发挥产业联盟作用,构建形成多方参与、共同释能的产 业发展新生态。 开放共享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信息流通体制机 制,以数据汇集带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