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94473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 )公式总结 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且VVS/m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恒量即S=Sn-Sn-1=aT20t/sV/m/st/st/s0(二)图象0斜率表示_;_交点表示_;_“面积表示”_(三)实例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a=g, V0=0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总结(1)第1秒内,第2 秒内,第3 秒内第n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 n-1)(2) 第1秒末,第2 秒末,第3 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23 n(3) 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

2、2.竖直上抛运动: V0为竖直向上, a=-g H最大= t上=t下= 第二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外力为零(二)牛顿第二定律 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0xSVyVxV(三)牛顿第三定律y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方法总结:矢量分解合成的方法:平行四边行法则和正交分解法第三部分 曲线运动(一)平抛运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g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3、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注意和的不同) x= tan= y= tan=(二)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角速度、周期T、频率f、转速n之间的关系 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就是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F = 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向心加速度a =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3重点应用-天体运动 (1)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 则=ma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周期T=24小时,轨道为“赤道轨道”,轨道半径、角速度、线速度都是定值。 第一宇宙速度(V=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4、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也就是最大的线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2)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忽略地球的自转)则 推出 第四部分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即(二)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它们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常用表达式 (1) 即 (2) (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注意问题: 动量守恒为矢量式,对一维矢量要规定一个正方向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某一分方向合力为零,可在该方向上运用守恒 合外力不为零,但 则动量近似守恒(例如爆炸、反冲)第五部分 功和能 (一)功和功率 1求功

5、的方法总结 恒力做功 通过功能关系求-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求功率的法总结 为)若(V可为瞬时速度也可为平均速度) (二)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三)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常用表达式 =(选重力势能的零势面)(四)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而在这种转化中保持能的总量不变。(五)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子弹打木块模型:系统合外力为零,子弹与木块间有相互间的滑动摩擦力则动量守恒能量转

6、化第六部分、电场1、库仑定律: 适用条件:2、电场强度:(1)电场线性质、常见几种电场的电场线、等势线的分布图(2)大小:三个公式 (各自的适用条件)3、电场力做功及电势、电势能的关系:a、电场力做正(负)功,电势能减小(增大)。b、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与放入其中的电荷无关。4、思考分析:在满足什么情况下,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重合?5、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a、加(减)速: 法一:动力学公式 法二:动能定理: b、偏转(类平抛运动):加速度 侧位移 偏转角(如图) 可用位移三角形求;也可用速度三角形求解。(注)粒子飞出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通过板长的中点。6、平行板电容

7、器:a 、接在电源上时,电压不变; b、 断开电源时,电量不变。 公式: (三公式的联合使用)第七部分、恒定电流1、串联电路:* (这是实验中串联半偏法的依据也是电压表改装的依据) * 2、并联电路:* (这是实验中并联半偏法的依据也是电流表改装的依据) * * 对于并联电路,当两侧电阻相等时,总电阻最大(如前图)。3、等效电路估算原则:串联时以大电阻为主,并联时以小电阻为主。P出R外4、闭合电路: 即:总=P出+P内 当R外=r时P出最大 且:P出= 由图知:当P出一定时,R外常有两个值(但P出最大时,R外=r只有一个值)5、含电容电路中,电容器是断路,与之串联的电路是虚设(可认为是导线),

8、电容器两端电压需借助与之并联的电路电压求得(也可设零势点,用求电容器两端电势的办法求得)。含电容器电路在电路变化时,电容器有充放电电流。第八部分、磁场1、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假说)2、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安培定则)。3、安培力:F=IBL (只要求知道导线与B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会分析L的有效长度。 * 对于平行导线,同向电流相吸,反向电流相斥(可引申为环形电流或通电螺线管) 安培力方向分析(左手定则)4、洛仑兹力:大小:f=qvB 方向:左手定则(四指指向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 只要求掌握V跟B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圆周运动: 半径公式: 周期公式: (周期与速率无关

9、,当周期相等时,运动时间要视圆心角)* 一般解法:“找圆心,求半径”速度选择器:粒子垂直通过正交的电磁场时,(不计重力)第九部分、电磁感应1、三类情形 切割情形 (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可求瞬时值、平均值)方向:右手定则变化情形: (平均值) 方向:楞次定律自感: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变化(延迟一段时间)通电、断电2、楞次定律: 核心是“阻碍”,体现为“增反,减同”(阻碍“原因”) 阻碍相对运动 本质是能量守恒。 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内外环电流或者同轴电流方向“增反,减同”* 导线或者线圈旁的线框在电流变化时“增斥,减吸” * “增加”与“减小”感应电流方向一样,反之亦然。* 增加

10、时,回路面积有收缩趋势(反之亦然)(只指单方向磁通量)常见结论: 阻碍电流的变化3、交流电 a、瞬时值 (由中性面开始计时)b、最大值 (与轴的位置和线圈形状无关)与一个最大时,另一个为零。求电量用平均值,求热量和能(功)用有效值C、有效值 D、平均值 4、远距离输电:第十部分、光的本性一 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涉,(1) 双缝干涉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时,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用白光做双缝干涉时,中央亮条纹为白色外,两侧均为彩色的干涉条纹.(2) 薄膜干涉 光照射到薄膜上时,被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叠加.现象同双缝干涉.利用双缝干涉可以精确测定光的波长,而薄膜干涉常用

11、于检查平面质量和镜头的增透膜.2.光的衍射 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象.二.光的电磁说: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本性. 2. 电磁波谱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产生机理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运动原子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原子核受激发特性波动性强热效应引起视觉化学作用,萤光效应,杀菌贯穿作用强贯穿本领最强应用无线电技术加热,遥感照明摄影感光技术医用消毒检查探测,医用透视工业探伤,医用治疗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发射光谱连续光谱(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发光产生)如白炽灯明线光谱(由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气发

12、光产生) 又称原子光谱如霓虹灯吸收光谱(太阳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某种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特征谱线三.光谱和光谱分析 用于光谱分析四光电效应1 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发射出的电子叫光电子。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如下:(1)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2)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 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台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2 光子说: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h=五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少量光子体现粒子性。为了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第十一部分、原子和原子核一 原子结构.1.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可分.2. 卢瑟福对粒子散射实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