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常识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94425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溺水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溺水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溺水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溺水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溺水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溺水常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防溺水常识 暑假期间,青少年儿童溺水身亡事故频发,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作为在校中小学生, 如何预防溺水、 确保生命安全已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一些预 防溺水常识,就很有必要了。 一、防溺水要严格遵守“六不”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游泳两点切记 1. 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 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

2、妥善的救 助。 2. 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 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 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 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三、游泳安全要点 1. 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肢体抽筋; 2. 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 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 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 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水面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 而

3、且凉,水 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 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 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 岩石或其他 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 外出旅游在家长陪伴下到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 游泳技 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 不要涉水至深处, 在海岸做一标记, 留意自己是否被 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四、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 游泳时如胸痛, 可用力压胸口, 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时

4、,应上岸, 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五、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法 - 2 -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家长要第一时间拨打110、120 电话或者向救生 员呼救。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 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 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 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 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 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 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 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 帮助抽筋腿伸直; 3. 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六、溺水急救 溺水后急救方法有: 1. 将伤员抬出

5、水面后, 应立即清除其口、 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 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 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 部放在急救者肩上, 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 将伤员的腹部放 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 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 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 捏住伤员鼻孔, 深吸一口气后, 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 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 放松其鼻孔, 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 地(每分钟吹 1620 次)进行

6、,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 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 背部垫一块硬板, 头低 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 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 4 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 6080 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七、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 1. 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 活动外耳道法: 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 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 均可使

7、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 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 外耳道清理法: 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 可把水吸出。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 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 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 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 应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八、夏天游泳注意事项 1. 饭后不宜游泳; 2. 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 - 3 - 宜游泳; 3. 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水温太低、太凉不

8、宜游泳; 4. 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分开玩笑,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5. 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水浅、人多不 可跳水; 6. 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下水的装备要带全, 一定要带泳镜; 7. 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平日有机会就参加 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 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 可一面 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8. 露营、钓鱼、野外活动如靠近水边时,应严防小孩意外落水,海边或户外 游泳要防止晒伤及脚底刺伤。 九、如何防溺水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

9、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 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 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 对场所的环境, 如该浴场是否 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 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家长、 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 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 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 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 护; 3.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 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 先活动活动身体, 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 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

10、同学,应将假牙取下, 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 下水后不能逞能, 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 更 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 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 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 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 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 现场急救刻不容缓, 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 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 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 保持呼吸通畅; 应将其舌头拉出, 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 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 使胸及头部下垂, 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 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 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同学们一定要熟记:防溺水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 4 - 我防溺水有高招,泳前热身第二招。 伸手踢脚弯弯腰,预防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赶紧上岸很重要,喝杯糖水解疲劳。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 “安全”二字需记牢,远离危险身体好。 珍爱生命,防止溺水。 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