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94393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浆砌块石护坡护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叶公路奉贤段(航塘公路新奉公路)改建工程浆 砌 块 石 护 坡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018年7月30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 大叶公路奉贤段(航塘公路新奉公路)改建工程 编号:致: (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 浆砌块石护坡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附件: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

2、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1 、工程概况22、 施工部署23、编制依据34、材料要求34.1石料34.2砂44.3 水泥和水44.4水泥砂浆44.5基坑底部抛石:54.6 C20砼:54.7反滤料:54.8 PVC管55、砂碎石垫层施工66 浆砌石施工96.1施工工艺流程96.2 砌筑106.3水泥砂浆勾缝116.4 养护117 、施工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控对策128、检查验收128.1 石砌体质量控制一般规定128.2 石砌体质量主控项目138.3 石砌体质量一般项目149、防雨水措施171 、工程概况大叶公路(奉贤段

3、)围自大叶公路松江区、奉贤区界(千步泾)直至奉贤区、浦东新区界,本工程为大叶公路第6段(航塘公路新奉公路),道路全长4635.65米,工程桩号围K23+286.73-K27+922.38,红线宽度为50米,为保证明浜处回填土的稳定性,在明浜回填土完毕后,进行固化,在边坡处进行浆砌块石保护,本工程边坡及坑底采用土工布反包、100mm厚碎石垫层和300mm厚浆砌块石(M7.5),明浜浆砌块石总量约1146.8m,桥梁浆砌块石总量约360m,滤水采用直径80mm的PVC管。2、 施工部署为加快浆砌块石护面的施工进度、减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在开挖过程中,每隔约20m一段应及时将基坑底部及边坡下部所需块

4、石、水泥及砂利用土方开挖机械运至坑底。坑水平运输采用人工搬运和反铲运输相结合的方法。边坡上部块石采用机械运至边坡顶部,人工搬运或挖机搬运到位。垫层施工由浆砌块石班组完成,约15人,材料运输机械底部为挖机运送至基坑底部,边坡采用人工或机械吊运。基坑底部垫层夯实采用平板震动夯,边坡用人工将砂碎石压实。垂直部分采用袋装砂堆砌。主要机具: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本工程按照进度需要和挖土顺序计划计划采用3个专业砌筑施工队(纬三路以北一个,纬三路至纬四东路一个,纬四东路至纬五路一个),每个施工队2个作业班组,

5、每个班组至少满足50人作业,专业泥工达60%以上。计划工期为6个月,计划开始时间为2011年9月30日,计划完成时间为2011年3月30日。当一段基槽验收合格后开始铺设底部垫层及砌体工作。具体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3、编制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中冶赛迪设计的雨水收集池结构施工图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02)4、材料要求4.1石料本工程砌石以护坡、护底为主,因此石料的块径有严格要求,护坡垂直面厚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10之,料场采购时注意选择。为获得好的砌筑质量尽可能选择大块石人工化解砌筑。1)砌石材质要求:坚实新鲜,强度不低于40Mpa,无风化剥落层或

6、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2)石料外形规格要求:呈块状,至少有两个面基本平行,且面积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又称片石),可以用于塞缝,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总量的10%。单块重量应小于50Kg。厚度不得超过35cm。4.2砂砂的质量符合设计及规的规定,砂浆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0.15-5mm,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mm。4.3 水泥和水1)水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要求,初凝时间不小于2h,终凝时间不大于8h,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2.0%,烧失量不大于1.0%,碱含量不大于0.5%,水

7、泥优先选用大型回转窑生产的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海螺水泥)。2)水泥运输过程中注意其品种和标号不得混杂,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泥受潮。3)到货的水泥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在水泥仓库中,袋装水泥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按出厂日期储存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防止因储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受潮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4)凡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得使用。4.4水泥砂浆1)水泥砂浆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要求,经试验确定;拌制时,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投料的允许误差为:水泥2%,砂3%,水、外加剂1%。2)水泥砂浆拌制过程中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

8、性,根据骨料的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3)水泥砂浆的拌制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2-3min,一般不采用人工拌制,局部少量用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4)水泥砂浆随拌随用,允许间歇时间由试验确定,常温拌成后应在34h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则应在2h使用完毕。使用中如发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在运输或储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初凝的水泥砂浆不得使用。本工程采用的砌筑砂浆为M7.5,勾缝砂浆为M10。4.5基坑底部抛石:采用含泥量符合设计要求的现场加工一级石,粒径要求为150250mm,要求级配均匀。片状石含量满足

9、灌浆施工技术要求。4.6 C20砼: 采用C20商品砼,浇筑时塌落度根据现场需要及时调整,满足灌浆的技术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1.5mm。现场施工采用泵送和自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7反滤料:反滤料在本工程开挖砂层选取,其粒径及级配满足规及设计要求,超径颗粒含量不大于3,逊径颗粒含量不大于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碎石粒径宜小于20mm,砂石比例为2:1。含泥量不得超过5%。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4.8 PVC管 边坡滤水管采用直径80mm的硬质PVC管,壁厚需满足设计和规要求。5、

10、砂碎石垫层施工5.1、作业条件: 5.1.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5.1.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保持无水状态。 5.1.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5.1.4检查基坑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5.2、操作工艺 5.2.1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 分层铺筑砂石 洒水 找平验收 5.2.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

11、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的规定。 5.2.3分层铺筑砂石 A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b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c 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5.2.4洒水: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5.2.5找平和验收: A施工时应分层找平。 B最后一层压完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5.3、质量标准 5.3.1保证项目: A基底土质

12、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3.2基本项目: A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B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5.3.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4。 砂石垫层的允许偏差 表2-4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1 顶面标高 15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5.4、成品保护 5.4.1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4.2地基围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进行挖掘工程。 5.4.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13、。 5.4.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5.4.5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 5.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5.1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洒水不足等。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5.5.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5.5.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5.5.4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5.6、施工要点:(1)基底填料采用平板振动夯洒水夯实,坡面填料采用人工洒水摊铺采用人工由下向上夯实。(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