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94341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和谐军营要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党中央提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军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党和国家政治优势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作为部队来讲,带头贯彻落实好这一创新理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和谐军营,着力营造“团结、奋进、民主、尚武”的浓厚氛围。一、密切官兵关系,营造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欲谋胜败,先谋人和”。密切官兵关系,营造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是构建和谐军营的重要内容,也是部队安全稳定和战斗力提高的重要基础。分析近几年部队发生的许多事故案件,都与官兵关系紧张有关。新时期密切官兵关系,必须讲诚信、正态

2、度、重沟通、靠制度。(一)诚信是基础,要增强坚如磐石的信任度。诚信是经济社会的基石、官兵关系的基点、传统美德的继续、现代文明的标志。密切官兵关系首先要从提高官兵之间的信任度入手。徐向前元帅曾指出:“信任出战斗力”。然而,当前有些干部信奉“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人生信条,对部属不讲真话,“只摘花、不挑刺”,用一些“官话”、“套话”、“漂亮话”甚至“哄骗的话”搪塞部属,一旦被识破,就会使部属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激化矛盾。有些领导干部用人不信人,不相信部属的思想觉悟,不相信部属的能力素质,动则指手划脚,时时猜疑设防,挫伤了官兵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有的基层干部“台上台下”两个样,“兵前兵后”两

3、码事,言行不一,判若两人,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削弱了教育管理说服力。当然,现在战士中也有对组织不讲真话、对干部不掏真心的现象,但应该看到,讲诚信是新一代官兵的重要特征,不讲诚信也与我们干部言传身教有关。因此,消除官兵之间的戒备心理和紧张关系,提高信任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坚守诚信,带头讲真话,带头营造敢讲真话、大讲真话的良好氛围;要充分信任部属,以真诚换取真诚,以信任赢得信任,在信任中培养感情,在信任中化解矛盾,在信任中密切官兵关系。(二)态度是关键,要确立与时俱进的爱兵观。官兵关系问题,说到底是根本态度问题。有的干部自恃“高人一等”,上课像训话、谈心似审问,动不动就对战士发脾气、耍威风,战士

4、自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有的干部搞“亲疏有别”,对家庭条件好、有背景、会来事的战士照顾有加,官兵关系自然粘染铜锈;有的干部缺乏包容的胸怀和欣赏的眼光,看缺点多,看优点少,把在社会上经过商、打过工的战士看成是重点防范对象,把战士积极要求进步说成是入伍动机不纯,把民主意识强、敢讲真话的战士说成是“刺头兵”,自然会带出更多的“个别人”。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干部骨干对新形势下兵员的特点把握不准,用旧框框套新战士,用老眼光观察新事物,就难免“把士兵的觉悟看低了,把士兵的特点看偏了,把士兵的能力看弱了”,也就不可能具有正确的态度。因此,密切官兵关系,要求我们的干部骨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校正视角偏差,用全面

5、、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把握新一代战士的主流,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牢固确立与时俱进的爱兵观。(三)沟通是桥梁,要培养目标一致的认同感。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密切关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竞争和军营内部竞争的日趋加剧,随着官兵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各级反复强调要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三互”活动,但仍有基层干部认为与战士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语言”,不愿主动沟通;有的认为自己是上级,“我讲你听”、“我令你行”,没有必要沟通;有的认为落实官兵分训后,干部与战士不在一起,没有时间与战士沟通,等等,致使官兵之间人心隔肚

6、皮、只有上下级、战友情味淡。这些都与干部的职责要求相违背,也与构建和谐军营的愿望格格不入。作为基层一线带兵人,就是要放下架子主动谈心,与战士平等对话,不能等问题发生了、战士犯了错误后、上级要求了才去谈;要坚持制度经常谈心,做到有事解疙瘩,无事常交流,形成群众性的思想互助氛围。作为普通战士,也应该主动融入“三互”活动之中,融入连队大家之中,共建目标一致、亲密无间的官兵关系。(四)制度是保证,要发挥制度规范的约束力。现在有的领导和基层干部对诸如私拆信件、随意搜查私人物品、扩散士兵个人和家庭隐私等违法违纪行为,往往把它看成一般的方法问题,没有上升到法治的高度去分析和查处,导致问题屡犯屡抓、屡抓屡犯。

7、可见,建立和谐的官兵关系,仅凭教育引导、集中整顿和基层干部骨干的自觉性,远远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官兵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应该做好”的道德问题,也是个“必须遵守”的法纪问题;只有建立在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基础上的官兵关系,才是最稳定、最牢固、最健康的关系。各级领导要增强运用法规制度规范和调节官兵关系的意识,坚持说服教育与法规约束相结合,注重在工作中发挥“法”的功能;坚持教育干部“尊重士兵、依法带兵”与教育士兵“依法服役、依法尊干”相结合,使法规制度成为大家自觉维护官兵关系的有力武器。二、着眼全面发展,营造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胡主席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

8、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领会和落实这些重要指示,就是要在构建和谐军营中大力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和部队的全面进步。(一)要用先进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当前基层少数官兵理论学习不积极,认为理论知识枯燥乏味,把学习当作软指标,不愿意自觉武装;有的官兵重业务轻理论,重工作轻武装,满足于凑篇数、凑天数、完任务,理论武装流于形式;有的官兵对理论学习存在厌烦情绪,认为只要教育干部战士干好本职工作,不出现思想问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天天

9、抓学习、反复搞武装。理论学习的放松,导致部分官兵理想信念淡化,是非界限模糊,出现了个别人“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组织信庸俗关系”等突出问题。严峻的形势提醒我们,营造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氛围,必须加大理论武装力度,扎实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辅导宣讲和学习践行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官兵爱学真信的世界观方法论,成为立身做人干事业的行为准则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二)要用优秀的英模典型引导官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展学英模、学典型活动是军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个别官兵不学英雄学“影星”、不尚“武星”爱“球星”的

10、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各级组织宣传引导不够,既没有赋予雷锋、张思德等老典型以时代气息,又没有抓好李向群、黄和平等新典型的持续宣传,也不注重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引导人。构建和谐军营,必须重视用优秀英模典型端正舆论导向和行为导向,让老英雄发新光,让新典型树标杆,激励广大官兵立足本职岗位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我军的优良传统。既要赋予“老典型”新的时代特征,汲取其精神品质,又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典型”;既要注重学习兄弟单位“远典型”,又要积极学习身边的“近典型”;既要注重学习上级重点宣扬的一批“大典型”,又要学习各职各类岗位和专业的“小典型”,让英模典型上“灯箱”、进“橱窗”,让先进事迹励官兵

11、、见行动,真正形成学习典型、崇尚典型、赶超典型的良好导向。(三)要用健康的文化活动培育官兵。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建立和兵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官兵文化需求呈现求知性、娱悦性、多样化等特点。如果不能正视并加以引导,官兵的文化生活就可能充塞一些庸俗的、腐朽的、低级的精神垃圾,轻则出现业余时间打牌、闲聊、喝酒等问题,重则甚至出现“赌博”、“乱交友”、“违章娱乐”等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和政治机关,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既要坚持高格调高品位,又要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首先要满足官兵娱悦身心的需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层次不一的体育比赛、文艺晚会、读书交流等活动,使官兵在娱乐中消除疲劳,调整精神状态。其次要满足官兵求

12、知成才的需要,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军营,培养知识型军人”、“创放心岗位,干一流工作”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工作氛围。第三要满足官兵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度开展影视欣赏、文艺创作、艺术鉴赏、才艺展示等活动,着力培养官兵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四)要用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官兵。我党我军历来是高尚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构建和谐军营,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体现高格调,用传统的、特色的、时代的精神塑造官兵的思想品质,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引导官兵继承我军光荣传统。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老高原精神”、“贺兰山精神”、“喀喇昆仑精神”等,都是我党我军培育的高尚精神的集中体现,要作为军营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继承和

13、发扬。其次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的精神是求知,人文的精神是求善。所谓人文精神就是追求人的文化或文明化,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使自己与周围的主体和客体达到高度和谐。在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人文素质讲座、营造人文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学习人文典型等途径,丰富官兵的头脑、净化官兵的心灵、规范官兵言行,完善官兵的人格。第三要注重培养官兵的荣誉感。通过开展以熟悉旅(团)史、优良传统、著名战例和英雄模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育和经常性的旅(团、营、连)魂教育,增强官兵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三、依靠民主法制,营造风正劲足的干事氛围民主法制,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14、标志,也是实现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构建和谐军营也应该如此,必须紧紧依靠民主法制规范用权维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营造风正劲足的干事氛围。(一)要通过处理好敏感问题树立正气。一个单位风气好不好,正气足不足,处理敏感问题是关键。处理得好,人心齐,士气高;处理得不好,就会压抑官兵建设部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处理好敏感问题,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标准、条件、程序、方法、操作;要“阳光作业”,以公开求公正;要尊重民意,以民主强监督;要突出重点,以用人公正推动用权公正,规范科学地处理好干部任用,战士入党、考学、学技术、转士官等敏感问题。(二)要通过畅通民主

15、渠道理顺情绪。积极听取官兵意见,让官兵参与单位重大问题的民主讨论,是实现民主决策、科学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发挥官兵主体作用的重要渠道。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普遍注重倾听官兵呼声,但苦于听不到“原声”;基层官兵也希望能为单位建设出谋划策,但总怕自己的意见进入不了党委决策。主要原因就是民主渠道不够畅通。因此,加强部队民主建设,必须在拓宽和创新民主渠道上下功夫。首先领导干部要有“真民主”的作风,既不摆“架子”、真心亲兵,又善纳群言、虚心待兵,努力为官兵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其次要广开民主言路,通过落实军人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常委接待日”,召开“问计会”、“恳谈会”,设立“首长电子信箱”、“心连心”电话等

16、方法,多渠道听取官兵的意见和建议,全方位了解官兵的疾苦和困难。第三要尊重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决克服“领导高明”、“能人治连”、“群众无为”的片面认识,注重集中官兵智慧议事决策;对没有采纳的意见建议及时做好解释工作,调动和维护官兵当家作主的工作热情。(三)要通过维护正当权益凝聚人心。部队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只有充分尊重官兵的正当权益,官兵才能安心敬业,部队建设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随着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基层官兵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一些领导机关和单位侵犯官兵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对身体素质弱、文化程度低、违反纪律的战士有意无意地进行侮辱和体罚,侵犯了官兵的人格权;有的随意停止官兵休假,动不动就取消双休日,战士出现训练伤还要求带病坚持,侵犯了官兵的休息权和健康权;有的对战士八小时以外和双休日时间随意占用,过分强调“统一行动”,开展文体活动要求官兵陪看、陪练,没有此类爱好、想进行其它娱乐活动的战士有苦难言,侵犯了官兵对业余时间的支配权。这些不合时宜的做法都极大地伤害了官兵的感情。因此,各级领导和机关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