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人物分析-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93916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志人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杨志人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杨志人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杨志人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杨志人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志人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志人物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志人物分析杨志,在梁山里排名第十七,外号青面兽,原为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在东京时,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充军时被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所赏识,为其护送生辰纲,又被晁盖等用计所劫。无奈之中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会随宋江在征讨方腊的归途中病故。1.精彩篇目赏析1.1原文再现1.1.1杨志面貌描写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色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胯口腰刀,提

2、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到(水浒传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1.1.2杨志言行描写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杨志大

3、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1.2原文赏析1.2.1七星智取生辰纲押送生辰纲是杨志主演的一场好戏,也是水浒传的研究者及读者们津津乐道的一场戏。这个戏的主角也只能由杨志来担当,其他人是无法替代的。李逵、武松不够这个级别,林冲没有这么诡诈和凶狠,鲁智深能干,但不会干。因为这些人都没有杨志那么执着,没有杨志那么有把完成押送任务以达到升官目的的官瘾,只有杨志才是最佳人选!在押送过程中,杨志只能看到“官帽”在前面晃动,没有考虑到其他。晁盖、吴用是靠“天时、地利、人和”来取胜的,而杨志也正是失败在天不时(酷热难当),地不利(荒凉偏僻),人不和(内部不团结),众叛亲离。没有杨志,就没有吴用的智取,

4、就没有这精彩、跌宕、扣人心弦的故事。1.2.2杨志卖刀杀牛二东京买上告下失败后,杨志已经身无分文,连回家的盘缠都无着落,万般无奈只得卖祖上传下的宝刀。卖刀时遇到了京师有名的泼皮无赖没毛大虫牛二。杨志这把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一句“什么鸟刀”,否认了宝刀的价值。又以宝刀有什么好处来刁难。杨志说了“砍铜剁铁,刀口不卷;吹毛得过;杀人刀上没血”这三件好处,于是牛二到桥下香椒铺里要了三十文当三钱,让杨志去剁。这要钱就已经明示这牛二是个泼皮,无人敢惹,杨志也不敢得罪,真是英雄落难气短,虎落平阳被犬欺。剁之前,牛二已经发话:剁开了就给三千贯。但是在剁开钱后,牛二又要看第二个好处。看完了第二个好处,又要看第三

5、个好处:牛二要杨志砍个人看看,杨志当然不干。于是,这牛二的无赖本性就使出来了,要硬抢杨志的宝刀,一怒之下,杨志将牛二杀了。然后杨志到公堂自首,可谓敢做敢当,这也为杨志添了一把英雄的亮色。2.杨志的性格分析2.1建功心切与孤独杨志时刻以杨家后代自居,强烈的名门意识使他立志发奋有为,光宗耀祖。杨志是要和林冲刀光剑影的博杀中出场的,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第11回,正当林冲为心胸狭隘的王伦所逼,“投名状”的期限到了最后一天时,杨志出场了,他挺着朴刀,大叫如雷:“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哪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这一声大喝不仅道出了他粗豪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他思想深处的阶级

6、烙印,紧接着是他那给人印象深刻的洋溢着出身优越感的“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的开场白,从这里可以窥见杨志醉心仕途,想“博个封妻荫子”的思想面貌。杨志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他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坚决不肯入伙,为的是“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自以为高贵的血统和急于建功立业的抱负的难以实现形成了杨志孤独的性格。他精明能干,既不求人帮助也不屑让人接近自己,在一些行动中,他主要考虑的是与别人利益不同的特殊利益,不与他人协同,处于与别人的隔绝甚至于对立中。2.2精明能干与自负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

7、先要求军健们扮做普通的商客,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地阻拦。这都体现了杨志的精明但杨志并不善于带兵,他的自负又让他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他的军阀作风和棍棒纪律使得部下一路上怨声载道,离心离德。他在押送生辰纲的队伍中没有威信,也不注意协调自己与老都管、虞候的关系,不懂得笼络人心。事前他没有把道理讲明白,

8、不把纪律规定好,当然无法使大家齐心,战胜困难。单靠打骂,最后黔驴技穷,指挥陷于僵局,他们行到黄泥岗时,杨志已彻底陷入孤立。3.杨志的艺术特色3.1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他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显赫的家庭对他的教育、熏陶、影响都是极大的,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凭借自己的本事去干一番事业。要干事业、要取得荣誉,不当官是不行的。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可以倾家荡产去买上告下;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可以向权贵们屈从俯首;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也正因此他干出了很多令人鄙视之事。而这一切,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人物家庭影响所形成的固有的本质特征和思维模式来进

9、行的。他为达到目的所做的行为是使人厌恶的,但他的执着精神却是令人钦佩的。3.2人物特性的典型意义杨志出身于名门望族,又是科班生,是朝廷武举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他怀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就凭这三点,可说他就是个优秀的人才,完全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用人标准。就这么个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在当时的社会里,却是处处碰壁、事事困顿,落得报国无门、有家难归,只能上山为贼落草为寇。通过杨志的遭遇,不正说明赵宋王朝已腐朽没落到无可救药的程度了吗?4.人物小评杨志的一生时运不济、霉运连连,从他的一生来看,他都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的信念,可无论在朝廷还是在梁山都没能做出一番叫得响的业绩来,他这一

10、辈子很平庸,虽然后来梁山被招安,杨志很可能重回仕途,完成自己光宗耀祖的使命,但最终在追随宋江征讨方腊的半路上因病死亡,这与他先人杨家将所创建的辉煌业绩比起来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杨志并不是一个被压迫者,也缺乏鲁达、武松那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色,甚至连林冲的那种“大丈夫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的牢骚也没有。相反的,他一直是一个“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廷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的官迷5.杨志的历史考证水浒里的杨志命运多舛,其故事无须复述。百回本中的第九十二回称,在打方腊之初的大战毗陵郡之役,杨志因病寄留丹徒县,第九十九回又交代其“于路病故”。这是小说家为杨志一生画上了句

11、号。然而杨志又是实有的历史人物,小说里的杨志虽死,历史中的杨志却依然在世。何以见得?其一,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云:“宣和四年(1122)六月,童贯至河间府,分雄州、广信军为东西路。以钟师道总东路之兵,屯白沟。王禀将前军,王惟忠将左军,钟师中将右军,王坪将后军,赵明、杨志将选锋军。”按选锋即先锋。依历史时序,平定方腊之役于宣和三年(1121)入秋之前已经结束,而在此近一年后,杨志又在征辽的东路军中充当先锋官。其二,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引金虏节要云:“自贼(指金兵)入寇两河,河北(指今河北一带)更无一战,河东(指今山西一带)大小虽有数战杨志败于盂县(在今山西阳泉市北)皆望尘而走,或交锋而退,

12、无足记也。”又,同卷引靖康小雅云:“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按此两段引文表明钦宗靖康元年(1126)杨志参与了河东抗金之战,是个无战绩可言的败军之将。文中称其为“招安巨寇”,亦可佐证他曾是宋江队伍中的一位重要头领。史书只让杨志在其字里行间闪动了一下身影,并未替他记下些微的事迹。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宋江受招安平定方腊而后率众随军赴京听候封赏时,旋即被密捕杀害,朝廷对此讳莫如深,其事详见拙作宋江六议参与打方腊的历史踪迹。然而当时被杀者仅为宋江一人,或数人,或全体,皆不得而知。杨志的出现解开了这个疑问,说明宋王朝对宋江等人的处置有所区别,该杀者杀,该留者留,杨志当是留存者之一。不过他在尔后的抗金之战中背负逃遁的罪名,其下场恐亦不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