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重点(精简)-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93452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政策重点(精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政策重点(精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政策重点(精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政策重点(精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政策重点(精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政策重点(精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政策重点(精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2、社会政策的内涵 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3、社会政策主体1、社会政策的主体是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2、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角色(1)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 (2)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3)资源提供者 (4)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3、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层次(1)责任层次 (2)角色层次 (3)公共行政层次4、社会政策对象 1、社会政策对象也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2、 社会政策对

2、象的分类:(1)一般性对象和专门的对象 社会政策的一般性对象,是指社会政策指向社会中的普通民众。 社会政策的专门对象是指社会中需要某些专门化社会服务的群体。(2)按照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看,社会政策的对象可以分为普遍性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 普遍性对象,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不考虑个人需求的差异,而向全社会或某些专门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提供无差异的福利服务。 特殊服务对象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有针对性地帮助社会中某些具有特殊困难的个体成员。5、社会政策资源1、社会政策的资源,即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2、社会政策资源的形式(1)资金性资源是指直接投入资金,或者投入可以换算成资金的物资。

3、(2)非资金性资源,一般是指不能换算成资金的投入项目,例如志愿者服务等。 6、社会政策运行机制1、含义:即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包括社会政策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各个方面 。2、社会政策运行机制的重要性 A.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可以规范社会政策行动中各个行动者的行为。 B.通过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兼顾社会政策行动公平与效率的目标。 C.通过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兼顾公共服务方式与个人自由选择。 7、价值 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点界定和划分。 (1)效用论价值:所谓价值,就是指以主体的一定需要为准绳来衡量的客体的效用性。(2)本质

4、论价值:所谓价值,就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价值的本质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 8、价值观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2、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关系 价值观是行为规范的核心和基础,而行为规范则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3、价值观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体。9、社会政策制定1、社会政策的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第一和首要的阶段,是社会政策研究的核心。 2、社会政策制定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3、“社会政策制定”的含义: 是指社会政策的决策者根据面临的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并使其转化为社会政策的过程。10、社会政策的执行(1)狭义的执行: 某项社会政策、方案、决议、意见等的具体贯彻、推行和实施。(不包括准备工作和善后工作以及对执行的监督和反馈)(2)广义的执行: 是指执行者为贯彻、落实社会政策指令,实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包括与执行有关各环节、步骤、要素等)11、社会政策的评估社会政策评估就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应用特定的方法,对社会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后的效果、效益、效率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以此作为决定社会政策继续、调整或终结依据的一种管理行为。12、社会政策的效果1、就是指由社会政策的实施所引起的社会政策目标

6、团体和社会环境所达到的状态。 2、 “社会政策效果”的涵义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A.社会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 B.社会政策的非预期影响; C.与政府行为相关的环境条件的变化; D.投入社会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13、社会政策的调整社会政策调整是指社会政策制定者依据评估结论反馈的信息,对社会政策的内容和形式予以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行为。社会政策调整的类型:1增扩型调整和缩减型调整 2合并型调整和分解型调整3激进型调整和渐进型调整 4废止型调整和延续型调整14、社会政策的终结 社会政策终结是指经过由政府组织或社会自发的政策评估之后,社会政策决策者或制定者采取一定措施,将过时的、无效的或多余的政

7、策、计划、功能或组织予以终止或结束的一种行为。(1)主体:应是政府中社会政策的决策者或制定者,其他组织或个人无权终结社会政策。(2)客体(社会政策终结的对象):除了过时的、无效的或多余的社会政策外,还包括过时的、无效的或多余的计划、功能或组织。(3)依据:社会政策评估15、社会政策的周期一、社会政策周期,是指社会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运行过程。二、影响社会政策周期的因素:1.社会政策目标的大小远近 2.环境变化的复杂度 3.实施的难易程度三、社会政策周期是社会政策自身的一个扬弃过程16、社会政策的效力1社会政策效力是指一项社会政策在运作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

8、影响 2、特点:(1)客观性 (2)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法律效力 (3)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社会政策的有效性二、简答、论述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 公共性。 即公共政策是面向社会公众、与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有关的政策,而不是处理政府或其他任何一个组织的内部事务。(2) 权威性(3) 价值选择。 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是指决策者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各种政策行动的价值优先性做出判断,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决定公共政策的走向。 所谓政策行动的价值优先性,是指某种政策行动相对其他行动而言的重要性程度。(4) 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a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公共政策致力于实现一些人类所共同遵循的价值目标 b公共政策

9、的阶级性:公共政策的走向往往与某些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2、社会政策本质(1)社会政策是人类长期追求理想社会的结果。 (2)社会政策是关系到全局、关系到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政治措施。 (3)社会政策是人们利益的具体体现 利益,就是指人们的各种需要及其满足。不论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如何,利益问题始终是一个社会都有根本性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不是抽象地存在的,而是具体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之中的。(4)社会政策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3、社会政策基本特征一、社会政策是由政治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治措施。二、社会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中间环节。 1社会政策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

10、础之上; 2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的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三、社会政策是主观指导与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载体在社会政策的实践中,这种主观指导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存在三种情形: 1二者相符社会政策就正确; 2二者相背离社会政策就错误; 3主观指导部分符合客观规律,部分不符合客观规律社会政策有得有失。 四、社会政策具有突出的系统特性1社会政策的整体性。何系统都是作为一个由多种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并发挥其作用的。2社会政策的动态性(或叫开放性)。任何系统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展开的,都有一个孕育、产生、发展到衰退、消亡的历史过程。3社会政策的目的性;4社会政策的层次性。任何系统,都包含

11、着有差别的等级,层次性体现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都是由若干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所组成的复合体。5社会政策的结构性。任何系统都是一定要素按照一定秩序、一定方式、一定关系结合起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结构性。6社会政策的相关性。 即社会政策体系内各单项社会政策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4、社会政策基本功能一、引导功能。 社会政策通过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目标、思路、策略和方法的形式为人们行为和事物发展指明方向。具体体现:(1)明确目标(2)指导行动(3)统一思想二、调控功能。 社会政策的调控功能就是指采取措施让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保持正常的运行,避免偏离既定的轨道。具体表现

12、:(1)调节:即指社会政策能够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调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物质利益关系。 (2)控制:即指社会政策通过规范性措施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起到约束或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调控。三、促进功能1、创造条件 社会政策可以从多方面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重点扶持(2)支持和鼓励(3)促进不同领域的发展相互配合2、破旧促新即通过社会政策的能动作用来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清除障碍,加速新旧交替过程,促进新事物的成长。3、提供保护5、社会政策基本要素一、社会政策的主体 社会政策的主体是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

13、者二、社会政策的对象 社会政策对象也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三、社会政策的资源 即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四、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 即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包括社会政策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各个方面 6、社会政策价值判断的基础一、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根据1、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区别: 事实判断是关于客体“本身是什么”的判断;价值判断是关于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什么”的判断。 2、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联系: (1)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判断只有以事实判断为基础,才是有效的。 (2)对事实的观察、描述和选择,体现着人的

14、价值取向。二、价值判断要以公共利益为重 1、社会政策的规范性、权威性取决于决策者能否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和反映公众利益的要求。 2、社会政策的有效运转,取决于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政策的认同度。 3、社会政策必须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4、价值判断必须合乎逻辑、合乎理性。三、价值判断应是利益和义务的统一 7、影响社会政策议程建立的主要因素(1)政治领导人的倡议:如问题的暴露程度、领导人对某种问题的洞察和认识。(2)突发性或危机性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责任事故、战争、暴乱、民族矛盾和冲突。(3)广泛的民意:所谓民意,就是指人们共同的意见和愿望。民意反映着一定的利益取向,当民意的反映相当广泛、成为一种

15、社会现象时,则往往会促使某项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上议事日程。(4)大众传媒8、社会政策制定者一、社会政策制定者及其构成1、含义: 社会政策的制定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政策制定的个人、团体或组织。2、社会政策制定者的构成(1)立法机关 (2)行政机关 (3)政党 (4)利益团体(5)公民 (6)司法机关 二、社会政策制定者职能1.立法机关的职能:主要是制定法律(权威性、强制性)2.行政机关的职能:根据基本国策制定出具体的社会政策(具体性、补充性)3.政党的职能:履行“利益综合”功能,即努力将社会中特定的社会政策要求转变为一般的可供选择的社会政策方案;4.利益团体的职能:履行利益综合功能,即向政府提出要求和愿望,促使政府的社会政策更多地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