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93406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3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荷塘区中小学教师学习辅导资料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 误区一:工程化驱动专业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十、百、千工程”、“百、干、万工程”、“名师名校工程”的口号漫天飞,企图用工程管理的思想模式去推进教师的专业化。从实践层面看,工程化的管理的思维方式只不过是有助于强化行政监管的力度;从理论层面看,是同落后于时代的机械组织密切相关的。基于“名师名校工程”的教师研修组织都是依靠隐性的规定、行政的规定形成的非学习型的组织,其成员的学习完全是按照规定的步骤、限定的内容展开的,教师没有主动的参与权,甚至没有执行权和选择仅,这完全

2、是机械组织,是一个工程化驱动专业化的误互。教师的专业化只能依靠学习型的头脑组织,这种组织要求通过专业对话,自主判断,行动研究来驱动。所有的教师都是管理者,特别是课堂教学层面,教师理应成为学校课程的开发者,班级的管理者。 误区二:消闲化驱动专业化。作为教育的媒体,教育的报刊,它应该是一个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播种机,应当紧贴国际学术前沿,应当紧贴改革实践的前沿,但是这几年来,令人担忧的是国内有些教育报刊自我变换,离开了教育改革的主题,离开了教育主流的话题,制造炒作教育新闻。作为一个教育刊物,应当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应当是教师发表教学心得感悟的天地,不应当是由某些新闻记者包办代替的一个阵地。这种消闲化实

3、际上是一种反专业化,是一种非专业化。 误区三:行政化驱动专业化。教研室要改变过去的“考研室”状况,成为真正的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心,教研室应当率先自我改革,自我革新,不能走过去那种行政化的道路。教研室对下面的影响非常大,指令正确的话当然影响很好,如果错了影响是很坏的。如教研室一直在强调低年级阶段探究性学习,中高年级阶段研究性学习,这种区分有根据么?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回事。所以这些不必要的名词的炒作毫无意义,更多地应关注一些教育方面的实际问题,比如说双语教育,奥数,问题很多。误区四:技术化驱动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不能仅仅追求教师的教学技能,比如板书技能、普通话技能的提高,它是整个人格的

4、提高,是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文化化的一个过程。人性不是一部可以按照固定的模式建造并能精确地按照程序2作的机器,人性宛如一棵树,在内部力量的作用之下,充分发展各个方面,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师资管理模式的封闭性、强制性及教师话语权的丧失。教师要有开放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心理结构才能适应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与开放性要求。但教师素质现状与发展能力却与此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这是现行师资管理模式的缺陷直接造成的。目前师资管理模式的最大缺陷是封闭性与强制性及由此造成的教师话语权丧失。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的流动性不大;二是教师教育专业选择的单一性与地域的封闭性

5、。今天的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纵向的学历教育与封闭式培训,一般强调专业对口,课程多属智能型或技术型,情意型课程受到忽视,而且空间多限于当地教师进修学校或师范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市场化。教师管理的强制性及教师话语权的丧失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主要是强制性的刚性管理,缺少教育性。学校本应是个最充满人道与人文色彩的地方,可在对教师的管理上,许多学校管理者依然没有跳出“官”即“管”的旧观念,教师工作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教师作为实践的知识分子,处于理论知识分子的理性权威的挤压中。即研究者在书斋里提出教育问题并展开研究,制造各种理论和“话语”,然后向教师宣传、灌输、推广,形成了教育领域内的“研究

6、一开发一传播一运用”的话语生产模式。进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实践的教师之间便形成了类似于社会权力机构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样,教师便实际处于行政管理者的权势话语和理论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话语的“双重压迫”中,从而导致“教师的自主权相当有限,个人话语权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从而使教师失去自我发展的动机或动力,从根本上阻止了教师的成长之路。 对策:构建教师健康完整的开放式人格结构。首先,转变学校的内部管理方式。新课程不能必然导致教师、学生的发展,中间要经历许多环节,学校管理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真正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确定管理制度和机构、重视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真

7、诚交流,及精神、情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弘扬教师美好的人服务。其次,教师在职教育模式由训练模式向开发模式转变。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因此教师继续教育不必强调专业对口,教师应有权力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及导师,加强综合性学习,以适应教学的“交往性”活动要求。第三,教师培训时空方式的改变。要给教师多点自由支配的时间,给教师广阔的空间,给教师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师资培训时,不必一定要选择教师进修学校或师范院校,不必只局限于“校本培训”或“教师发展学校”。行路、交友与读书,对教师的发展同样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良师益友,过健康快乐的生活才能给教师开放

8、的心态与人格,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才能以自身的发展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取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1)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具体表现为不愿参加各种教师职前与在职培训、进修,或即便参加,也明显缺少主动性,行为计划性差等。(2)理论层面:预成论的静态理论假设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失衡。理论上的预成论假设和实践中的“目的结果”范式,在教育开放、互动与人性化的今天,已变得越来越不适应。而从已有研究来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义、价值、特征、结构等静态理论研究相对集中和深入,而对技术

9、层面的过程、机制、模式与策略等探讨不足,使得实践环节的理论指导性相对薄弱。(3)机制层面:晋级阶梯的“目标动力”导向与参与教师主体身份的缺失。即过于强调发展计划对教师晋级、评优等方面的价值和影响,或依靠硬性指标、外部利益驱使教师参与各种专业进修和培训,忽视从专业本身引导教师内在自觉意识。使参与教师的主体件被剥夺,充斥个人体验和缄默知识理解的话语权得不到重视,并直接影响他们基于过程的情绪状态与成就感。(4)物质层面:教育规模扩大化与有限教育资源矛盾凸显,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化加剧。由于我国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加之有些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很多理论上可行的计划在实施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比如职前

10、教育提供给学生的课程门类不多、实习课时不足,主持岗前培训的教师自身素质不够高。时间和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等,都会一定程度地导致教师专业发展行为流于形式。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1)理论取向的更新:由传统的预成论假设向建构主义的、自组织的专业发展取向转变。应相信每个教师都是具有“他人性”空间的发展个体,有基于特定专业成长背景形成的职业信念、缄默知识与教学体验要充分尊重其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话语权、主体身份与发展空间。其次,在以个体或集体形式展现的专业发展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对实践情境的反思,与他者、与内心的对话,面对共同问题域的探究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成功、愉悦体验的分享。再次,这种带有建构性、自组织的专

11、业发展动力是来自教师内部的,并伴随着发展而不断提高其职业自觉意识的唤醒。(2)实施途径的更新。从教师教育模式来看,尝试运用合作型、研究型的教学方法;依据专业发展规划增进职前教育、岗前培训与在职提高的联系;切实赋予教师在新课程中更多的职能与权利;不断改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侧重实施发展性评价;突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本土意识。基于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明确教师专业地位,提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教师的知识一般包含条件性知识(科学和人文基础知识、工具性学科知识与应用技能)、本体性知识(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实践性知识(教育学科

12、知识)等三个层面。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以上三个层面的知识及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上。强调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专业素养和课堂智能进行整合,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阶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抓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外在的指导和外界所提供的专业发展活动,离不开学校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必要支持。首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使之成为从外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力量;其次,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使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结

13、成伙伴,通过探索、交流与对话创造出新的教师教育文化。此外,充分的学习和合作时间、丰富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友善的同事关系和支持性的领导方式、互动的师生交流和相互理解等,共同构成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更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事件。就其前提条件而言,教师从事教学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有关教育科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学智慧等教育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长期摸索、总结而形成经验,以听课为重要形式的“经验的移植和整合”研究和借鉴具体而鲜活地存在于身边的他人(专家)经验则显得更为便捷;“反思性探究和实践”则从研

14、究自身的专业活动出发把自己的专业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为丰富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智慧展现了又一条更有价值的思路;在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帮助下“开发教学案例”和“建设校本课程”,针对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等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平台。 4设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目标,使教师成长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富有创造性”应当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是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期望。对教师成长过程的认识因立足点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由于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

15、而教学知识的主要源泉是教学本身活动的经验和基于这些经验的反省。因此,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教师日常专业行为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走向成功。只有建立起充满活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使教师变成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才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轨道,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境界。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内容教师专业化的三个向度 1教师专业化的教育学科向度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从理论上说,教师既应成为教学专家,又应成为教育专家,教学专家主要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智慧;教育专家主要指培养学生的品性和德行

16、。 从教学专家的视角而言,教育学科的整合与构建重心应该是“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部分。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结构,而且要有将其转化为教学知识和技能体系的能力;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之前,应该对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风格、心理特点尽可能地了解,这是保证其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前提。 从教育专家的视角而言,教育学科的整合与构建重心应该是“育什么”和“如何育”两个部分。我们知道,教师职业的最重要任务是“成人”教育,根据国外学者雷德与华登堡的观点,教师至少要担任10种育人角色:(1)社会代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并为学生树立榜样;(2)知识的传授者和能力的培养者;(3)法官与裁判,对学生之间行为冲突的是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