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14593388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类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类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类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类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类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考试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1、 基础知识他(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瀚(hn) 陶冶(y) 脑髓(su) 嗜好(sh) B、睿智(ru) 曲解(q) 孱头(cn) 岑寂(cn) C、横亘(gn) 譬如(p) 自诩(x) 憎恶(zn) D、国粹(cu) 箭镞(c) 吝啬(ln) 恪守(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 奖券 良莠不齐 相濡以沫 B、消毁 告诫 无暇顾及 仰之弥高 C、陷阱 惦念 正襟危坐 荒诞不经 D、矫情 污秽 沤心沥血 措手不及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们也 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

2、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2)公安机关认为免予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 。 (3)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 A、仿造 附议 品位 B、仿照 附议 品味 C、仿造 复议 品味 D、仿照 复议 品位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渴望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A、我国发明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且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实用价值。 B、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C、同学们在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阴历二月下旬,草木返青,山花次第开放,到处树林中可以听到婉转悦耳的鸟鸣声。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好似细浪微波。 B、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D、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

4、水+灵感+机遇。 7、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是人生的享受。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快事。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A、 B、B、 D、8、 与“红眼睛原来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中,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A、 某某牌皮鞋油,为足下增光。(皮鞋油广告)B、 生命安全的保护神。(汽车刹车广告)C、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D、 崇高的友谊是人生乐章的一个音符,没有它,就没有曲调。9、 下列各句

5、出自杜甫诗作的一项是( )A、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0、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向晚意不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A、 晴翠接荒城 B、驱车登古原B、 风烟望五津 D、返景入深林11、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首词所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是( )A、 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12、 下列不属于我国民间四大传说的是( )A、 牛郎织女 B、孔雀东南飞 C、孟姜女 D、白蛇传13、 下列文学作品中,以“葛朗台”为主人公的

6、一项是( )A、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B、果戈里的死魂灵B、 巴尔扎克的守财奴 C、莫里哀的悭吝人14、 下列文学作品、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链-莫泊桑-法国B、 父亲的手提箱-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C、 在桥边-海因里希伯尔-德国D、 一碗清汤荞麦面-青冈卓行-日本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5题。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5、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有哲理性的诗,主要讲读书的感受。B、 首句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光滑

7、明亮。C、 三、四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D、 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2、 现代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每题3分,共计12分)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一条肥胖基因,售价高达2000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2000个“功能已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毕竟只有6万10万个。每当一

8、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国外掠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道。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说明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另有0.1%是不同的,说明每个成员的差异性,是人与人又有不一样的依据。这种差异并非表明基因有优劣之分,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用处,即便是缺损的基因,也有其特殊功能。少数白种人(约为1%5%)在一个基因中,有31个核苷酸的缺陷,使之能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因此,依据人类基因的统一性,应该人人平等,不应有基因歧视;依据人

9、类基因的差异性,应该尊重个人权利,享有基因隐私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的全部DNA序列,最终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提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一旦完全掌握了人体遗传密码,就意味着人类同时获得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由此引发“伦理炸弹”:人要代替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哪里?人性又在哪里?人不是上帝,也没有上帝,只能靠自己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再也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的顶层,但并非尽善尽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现在,世界各地的不育现象成为严重问题,却又被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所掩盖。同时,人工智能促

10、进机器智能逼近人类智能的发展,生物工程加速其他物种的人工进化。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特别是不加速智力的人工进化,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遭遇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双重挑战,难名优胜劣汰。人类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力技术,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特别是脑的设计,展现人的价值,尤其是高智能的价值。这种高智能价值,正是伦理选择的依据。16、 下列关于“基因争夺战”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有悖伦理观念,被授予被授予专利的基因受到人们的谴责。B、人类基因组的总数有限,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的现象不可避免。C、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掠夺,我

11、们也参与获取基因专利的竞争。D、人类抢夺基因,是因为基因在生物经济时代,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成为“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理由的一项( )A、加速智力的人工化以应对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挑战。B、人类并不尽善尽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C、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提示人类生命的奥秘。D、人类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创造人脑高智能的价值。18.下列对“伦理炸弹”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基因设计者按照自己的理想,对人类进行的重新设计。B.指人们以“基因设计”为武器对传统伦理观念进行的攻击。C.指人们以传统伦理观念为武器,对“基因设计”进行的攻击。D.指“基因设计

12、”在人群中引起的反响。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可见人类具有统一性,只有0.1%是不相同的,可见人和人是有差异的,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功能。B、约为1%5%的白种人某一个基因中有31个核苷酸的缺陷,是其能抵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原因。C、所谓伦理炸弹就是指人们以伦理观念为武器,对“重新设计自己”是否符合伦理的质疑。D、对人们进行基因设计,虽造福人类,但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对基因技术的使用必须做出严格限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

13、读书学习?” 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实则并不尽然。 其实,人们读书的时间多是从闲暇中挤出来的。古人就有“读书三余”论。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欧阳修又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时代变了,“三余论”在今天未必可行,而“三上论”科学与否也值得讨论,但挤时间读书学习的精神总是值得提倡的。现在实行“双休日”,加上节假和年假,一年将近有100多天的休闲时间。何尝没有时间读书呢? 或许有人会说,休闲休闲,顾名思义,是用来休息的,怎么可以用来读书呢?其实这里有个如何理解“休闲”的问题。以我之见,读书也是一种休闲,而且是高雅、优质的休闲,至少有三益: 读书是一种享受

14、。各种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著,诗词歌赋,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去读,都会是一种愉悦。陆游有诗云:“管身常欠读书债,禄来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丁玲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休闲享受是各种各样的,有人喜欢享受睡眠,有人喜欢享受踏青,有人喜欢享受网络,而读书应该也可以是一中非常好的休闲方式。 读书可以健脑健心,延年益寿。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的。美国心理学家发现,闹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能长出新的神经。如果经常坚持读书学习,闹细胞就会不断更新,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人的意念,养心怡神,有利于身心健康。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一书,详细阐述了这种用脑的健康理论。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中,身心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脑内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波纹。这种波纹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轻松敏捷,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读书还可以疗疾。阅读书报,可以解除人的烦恼。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从而达到疗病的效果。在德国,许多医院都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藏书丰富,既有养心怡神的趣味文字书籍,又有各种介绍疗疾、保健等知识的医学科普书报,盒式磁带,名曲唱片和有声读物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书籍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