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聚达煤炭企业降成本对策研究

上传人:十*** 文档编号:14593327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给侧改革下聚达煤炭企业降成本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供给侧改革下聚达煤炭企业降成本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供给侧改革下聚达煤炭企业降成本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给侧改革下聚达煤炭企业降成本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给侧改革下聚达煤炭企业降成本对策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2015年11月1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会议中提出要在对需求进行适度扩张的同时,不断强化供给侧改革,努力提升供给体系整体效率以及质量,促使经济进行持续增长,推动我国整体生产水平进行大幅提高。同年12月,我国将降低成本当作供给侧改革当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今,国内的煤炭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错位这个问题,致使国内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多数企业都通过降价销售这种方式,但煤炭仍旧存在滞销的情况。同时,我国煤炭进口量逐渐加大,国内煤炭总体需求放缓。所以,煤炭企业的整体成本不断提高,致使利润严重缩水,而且卖方市场也导致煤炭市场的供给出现问题。怎样在供给侧改革

2、这个背景之下,站在全新管理角度,按照全新管理理念,结合成本管理具体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降低,这是煤炭企业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Piotr Krawczyk、Marzena Majer和Joanna Krzemie(2016)指出,中小型企业减低管理成本的方式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结构的重组、管理成本意识的加强和企业制度的优化,从这三个方面就可以初步的对企业的管理成本减低起到一定的作用1。唐恩林(2019)指出,若想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对成本降低进行研究,需从企业管理成本降低的整体性、控制性和有形三个特点发展,从力度和技巧两个方面对成本管理的控制性进行深入,全面整体的考虑管理成本问题,通过合理的组织

3、和计算,寻找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最优管理成本支出2。李添瑜(2019)指出,企业若想对成本加以有效降低,需要必须要尽快完善其内部现有的成本费用方面的管理以及控制的体系,增加对成本方面各项指标的考核;在企业内部加强成本费用方面的管理及控制的相关宣传;提升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在成本方面的意识;企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方面效益理念,对企业总体成本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不断学习其他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以及控制方面的先进方法以及手段,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调整现有的成本费用方面的管理以及控制制度3。杨苡雯(2016)则提出在当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特点,认为原材料消耗并不能形成产品实体,煤炭企业成

4、本中主要是劳动力和环境治理成本偏高4。由于多数煤炭公司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形式十分严峻,这对煤炭企业整体发展造成较大制约。因此,需要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方针和政策并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为供给侧改革下中小型煤炭企业降成本对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聚达煤炭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聚达煤炭公司的成本构成要素以及成本构成特点,进而从公司的内外两部分剖析该企业成本难以降低的原因,进一步研究供给侧背景下我国中小型煤炭企业成本降低的方法策略。一、相关理论基础(一) 供给侧改革下的成本管理理论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概念供给侧,通俗的来讲就是供给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方入手,在社会生产

5、发展时需求物品的一方发动改革。“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对立的,一般来说,需求侧改革包含出口、消费以及投资三驾马车。而供给侧需要包含创新、制度创造、资本、土地以及劳动力这些要素。所以,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通过改革方法对现有生产要素加以配置,对当前生产结构加以优化调整,促使经济质量进行有效提高,进而对人们需求加以满足,实现创新、绿色、协调以及开发式的发展。2. 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此改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其被提出之前,政府一直都在提倡需求与供给达到持平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满足需求而需要不断地提高供给,一次来推动煤炭经济效益,然而站在煤炭消费角度,最近几年,因为“绿色环保”的口号提出,

6、人们对煤炭并不是那么渴求,即使是在冰冷的冬天,村庄中的存户使用煤炭的量也在逐年下降,再加上城镇化的现象,造成农民本身的数量在减少,都转向城市人口,所以其供暖方式也有所改变,就造成需求大幅度下降的局面。根据2016-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6 全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下降4.7%,但进口煤炭数量有明显增长, 2016 年我国进口煤及褐煤2.56 亿吨,同比增长25.2%,累计进口额为938.21 亿元,同比增长25.09%,2017 全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长0.4%,。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4%,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2017 年我国进口煤及褐煤2.79 亿

7、吨,同比增长6.1%,累计进口额为1536 亿元,同比增长63.7%,2018 全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长1.0%,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9.0%,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煤炭市场的问题是供需不匹配,而并不是需求不足。因此对于煤炭市场而言,只依赖内需拉动已不再满足,需要开拓更为优质的煤炭资源供应,并且让供给不仅要实现“足”,更要实现灵活,要确保供需之间始终处在平衡的状态下。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低成本的内涵改革提出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总指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多次召开会议,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行动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总体而言,该行动主要包括:第一,降低体制内交易成本。简政放

8、权,优化我国资格许可证的申请类型和审批程序。第二,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降低我国人工使用成本,下调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标准。第三,对企业税负进行降低。对税费结构予以优化,利用降低税率的方法来完善税收。第四,对融资成本进行降低。拓宽融资的渠道,融资资金要尽量上调,完善信用体系。第五,对能源成本进行有效降低。凡是耗能大、污染大的企业要及时整顿或者直接查封。第六,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降低,要尽量减少一切在物流中产生的费用。各省也已经出台了降成本的相关对策。例如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中强调,为促进河北省的经济产业升级转型,要全面落实包容性减税政策、全力推动减负降费、切实

9、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度降低体制内交易成本、合理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能源成本、鼓励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全面协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成本任务。(二) 供给侧下成本降低的新思路第一,把市场长期的供需当作导向来对成本加以调整。以往降低成本的方法主要是目标成本方法和成本企划方法,主要把产品具有的短期需求当作既定目标,之后再按照既定目标对产品成本支出加以调整。这种做法能够在短期之内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却对企业长期的成本节流十分不利。但对于煤炭市场而言,可能出现某个短期内,消费者的煤炭需求过于旺盛的情况,某些公司被表象所迷惑,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生产,甚至投入高价值的设备替代劳动力来满足“供

10、不应求”的局面,但这种消费热潮很可能只是长期需求疲软期中的唯一爆发点,接下来是煤炭企业门可罗雀的需求冷淡期。那么该公司在此之前投入的固定资产将被闲置,造成成本浪费,尽管在当时的生产中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进行成本降低,但立足长远来思考,成本浪费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企业需把长期市场供需当作导向,对市场供求加以合理科学的分析,真正做到开源节流。第二,向企业的内部与政府同时探寻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往传统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多局限在企业内部开源节流,例如作业成本方法主要按照产品生产期间的增值作业避免成本浪费。然而,在供给侧改革之下,政府帮助公司降低成本属于改革当中的重要内容,如部分地方政府出台

11、简政放权的政策,简化企业的营业资格执照审核的程序,就是为了帮助企业降低结构性成本。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需要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充分利用好优惠政策,大幅降低企业成本。二、我国煤炭行业成本管理发展现状(一)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图2.1 2013-2017年我国原煤产量走势图如图2.1所示我国原煤产量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降,直到2017年,我国原煤产量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图2.2 2013-2017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情况从图2.2可以看到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见顶为42.4亿吨,近年来以每年3-5%的速度减少:14年

12、减少2.9%,15年减少3.7%,16年减少4.7%,17年增长1%。2016年煤炭消费量37.78亿吨,2017年煤炭消费量38.16亿吨。2017年因为经济反弹、来水减少水电少发以及天气因素,煤炭消费出现了一些反弹,2018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减少3000万吨左右,虽然2017年全国煤炭消费量有一点点增长,但我国煤炭消费已经达峰并长期下降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从需求侧看,受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需求总量依然较大。图2.3 2013-2017年我国煤炭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图2.4 2013-2017年我国煤炭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及占比从图2.3和图2.4中可以发现,我国煤炭行业规

13、模以上企业数量逐年递减,尽管亏损企业始终保持在25%上下,但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仍然不乐观。我国煤炭的消费地与生产地是天然分离的,同时去产能使得供给朝着资源优势的地区集中,进而使得煤炭跨地区调运这一需求不断增加。按照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内煤炭开发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压缩东部,优先西部,限制中部以及东北地区。预计在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可以实现1.7亿吨的煤炭产量,12.7亿吨的煤炭总消费量,11亿吨的净调入的煤炭量。在东北地区,可以实现1.2亿吨的煤炭产量,3.6亿吨的煤炭总消费量,2.4亿吨的净调入的煤炭量。在中部地区,实现13亿吨的煤炭产量,10.6亿吨的煤炭总消费量,2.4亿吨的

14、净调入的煤炭量。在西部地区,实现23.1亿吨的煤炭产量,14.5亿吨的煤炭总消费量,8.6亿吨的净调入的煤炭量。因为各地对煤炭的需求总量非常大,所以使得煤炭行业属于我国支柱性的行业,同时煤炭企业也变得十分重要。(二) 我国煤炭行业成本管理现状如今,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下面简要分析:第一,成本管理观念以及方式十分落后。尽管一些煤炭公司已经认识到了成本管理具有的重要性,然而多数企业并未对成本管理具有的实质性加以清楚认识,一些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依然认为通过不同方式对生产成本进行降低就是成本管理,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生产效率一直不高,同时使得煤炭生产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众所周知,煤矿生

15、产原本就是危险工作,一旦在生产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必然会加大生产成本,并且会导致很多人员伤亡。而且,多数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期间都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十分落后,并且在管理期间常常忽略重要信息,致使管理质量一直不高。第二,成本管理有关设备十分落后。进行成本管理期间,成本计算属于核心内容。然而,如今多数煤矿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期间,多数管理人员计算成本之时依然使用人工方式,不仅对成本管理实际效率造成影响,同时还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并且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如今,国内煤炭企业当中对电算化这一系统加以运用的公司非常少,这说明国内的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有关设备十分落后。第三,基层员工进行成

16、本管理的意识十分淡薄。我国煤炭行业进行发展期间,主要把生产当作主体,因此煤炭行业多数员工都在井下工作。这些员工每日的工作内容就是如何进行开采,因此其对于成本管理并无清晰认识。但是,进行成本管理期间,一些方案针对的就是开采人员,假设开采人员对于成本管理具有的重要性不清楚,那么多数方案全都难以得到真正落实。第四,煤炭行业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实际上,成本管理具体对象乃是企业资金,因为人性存在一定弱点,多数人面对金钱之时都很容易顽疾自身职责。所以,进行成本管理期间,需要设立监督机制,有效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够促使成本管理整体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得以提高。然而,事实上,多数煤炭企业因为拥有大量的工作人员,管理内容十分复杂,难以制定健全的监督机制,这就给了不法分子一定的可乘之机,进而对成本管理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三、案例分析聚达煤炭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分析聚达煤炭公司最近几年,其经营过程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成本结构也很难进行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