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93121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计学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计学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计学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计学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练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单选题(一)1、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个学生考试成绩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集中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 )A 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平均值B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 C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众数D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2、一个N=10的总体,若其离差平方和是200,则其离差的和(Xi)是( )A 14.14 B 200 C 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D 以上都不对3、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A 50 B 75 C 25 D 50514、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A 平均差 B 平均误 C 平均次数 D 平均值5、六名考

2、生在作文题上的得分为12、8、9、10、13、15,其中数为( )。A 12 B 11 C 10 D 96、下列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是( )。A M Md B M0 Md S C S D M Md Mg7、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108,11,8,5,6,8,8,7,11,描述其集中趋势用( )最为适宜,其值是( )A 平均数,14.4 B 中数 ,8.5 C 众数,8 D众数,118、一个n=10的样本其均值是21,在这个样本中增添了一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25,这个增添的分数值为( )。A 40 B 65 C 25 D 219、有一组数据其均值是20,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10,那

3、么得到的这组新数据的均值是( )。A 20 B 10 C 15 D 3010、有一组数据其均值是25,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那么得到的这组新数据的均值是( )。A 25 B 50 C 27 D 211、一个有10 个数据的样本,它们中的每一个分别与20相减后所得的差相加是100,那么这组数据的均值是( )。A 20 B 10 C 30 D 5012、下列数列4、6、7、8、11、12的中数为( )。A 7.5 B 15 C 7 D 813、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 算术平均数 B 中数 C 众数 D 四分差14、“75”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5,则该组的

4、组中值是( )。A 77 B 76.5 C 77.5 D 7615、实验或研究对象的总体被称为( )。A 总体 B 样本点 C 个体 D 元素 16、下列数据中,顺序变量是(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分 C 小强100米跑步得第2名 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分 17、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 )。A 次数分布 B 概率密度函数 C 累积概率密度函数 D 概率18、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 条形图 B 圆形图 C 直方图 D 散点图19、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A 散点图 B 圆形图

5、C条形图 D线形图20、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可以用( )表示。A 简单次数分布表 B 相对次数分布表 C 累加系数分布表 D 双列次数分布表21、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 圆形图 B 直方图 C散点图 D线形图22、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相关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A 散点图 B 圆形图 C条形图 D线形图23、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及一种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的统计分析是( )。A 散点图 B 圆形图 C条形图 D线形图24、欲比较同一团体不同观察值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指标是( )。A 全距 B 方差 C 四分位距 D 差异系数25

6、、在比较两组平均数相差较大的数据的分散程度时,宜用( )。A 全距 B 四分差 C 差异系数 D 标准差26、已知平均数=4.0,s=1.2,当X=6.4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为( )。A 2.4 B 2.0 C 5.2 D1.327、求数据16,18,20,22,17的平均差( )。A l8.6 B 1.92 C 2.41 D 528、测得某班学生的物理成绩(平均78分)和英语成绩(平均70分),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应计算(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四分差 D 差异系数29、某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标准分为258,这说明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下的人数百分比是( ),如果是-258,则全班

7、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是( )。 A 99,99 B 99%,1 C 95,99 D 95,9530、已知一组数据6,5,7,4,6,8的标准差是1.29,把这组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5,然后再乘以2,那么得到的新数据组的标准差是( )。 A 1.29 B 6.29 C 2.58 D 12.5831、标准分数是以( )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A 方差 B 标准差 C 百分位差 D 平均差32、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为( )。 A 1 B 0 C 根据具体数据而定 D 无法确定33、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

8、平均身高110cm,标准差为6.0cm,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 )? A 体重离散程度大 B 身高离散程度大 C 离散程度一样 D 无法比较34、已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80,标准差为10。z值为-196的原始数据是( )。 A 99.6 B 81.96 C 60.4 D 78.0435、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51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都加了10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 )。 A 10 B 15.1 C 4.9 D 5.136、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 A 单位是厘米 B 单位是米 C 单

9、位是平方厘米 D 无单位37、现有8名面试官对25名求职者的面试过程做等级评定,为了解这8位面试宫的评价一致性程度,最适宜的统计方法是求( )。 A spearman相关系数 B 积差相关系数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 点二列相关系数38、下列哪个相关系数所反映的相关程度最大( )。 A r=+0.53 B r= -0.69 C r=+0.37 D r=+0.7239、AB两变量线性相关,变量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变量B也符合正态分布且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 A 积差相关系数 B 点双列相关 C 二列相关 D 肯德尔和谐系数40、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两变量是等距

10、或等比的数据,但不呈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 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 二列相关 D 点二列相关41、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42、r=-0.50的两变量与r=0.50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 )。 A 前者比后者更密切 B 后者比前者更密切 C 相同 D 不确定4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 C 1 D 0144、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及关系紧密程度的简单而又直观的方法是( )。 A 直方图 B 圆

11、形图 C 线性图 D 散点图45、积差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 )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的方法。 A 斯皮尔曼 B 皮尔逊 C 高斯 D 高尔顿46、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D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47、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 B 二列相关 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 点二列相关48、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于两列具有( )的测量数据,或总体为非正态的等距、等比数据。 A 类别 B 等级顺序 C 属性 D 等距49、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r=0,表示两

12、个变量之间( )。 A 零相关 D 正相关 C 负相关 D 无相关50、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减小,变化方向一致,这叫做两变量之间有( )。 A 负相关 B 正相关 C 完全相关 D 零相关51、有10名学生参加视反应时和听反应时的两项测试,经过数据的整理得到D2弱,这两项能力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是( )。 A 0.73 B 0.54 C 0.65 D 0.27 52、两列正态变量,其中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多类,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A 积差相关 B 多列相关 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 点二列相关53、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 A 0.90 B 0.10 C -0.40 D -0.7054、一对n=6的变量X和Y的方差分别为8和18,离均差的乘积和是SP=40,变量X, Y积差相关系数是( )。 A 0.05 B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