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93118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骨科护理_常规8715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骨科一般护理病情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体位、皮肤完整性等全身情况。2.肢体或患处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情况,是否有开放性骨折。3.伤口、牵引、固定情况。4.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便秘护理措施1.按外科护理常规进行。2.睡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3.骨折要先固定,后搬动。头、颈及躯干损伤的病人,搬动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4.如有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后处理骨折。如有出血,应先临时止血。开放损伤局部用无菌敷料包扎,以减少污染。5.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情况。6.作好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饮食及大便。7.

2、长期卧床者,要预防压疮、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8.凡石膏固定、牵引或固定术后,搬运患者时应保持功能位置。9.骨病患者,注意保护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患肢活动,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10.康复期,鼓励加强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1、讲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药疗知识等,简明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2、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指导定时、正确翻身、预防压疮3、告知患者功能锻炼计划及原则4、加强营养,进高热量、营养丰富、富含钙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5、生活、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意外损伤第二节 骨科手术前后护理病情观察要点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伤口敷料、引流管、皮肤完

3、整性。2、 肢体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3、 患者的体位,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4、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护理措施(一)手术前护理1.向病人说明手术重要性和可行性,以解除顾虑,取得合作。2.术前淋浴更衣。3.据医嘱做好药敏试验,交叉配血及各种检查工作。4.术前1日备皮,消毒手术区皮肤。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5.术晨测生命体征,有无感冒和其他病情变化。女病人是否月经来潮。6.择期手术,术后需卧床者,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7.按医嘱准时给术前药物。8.进手术室前取下眼镜、发卡、手表、假牙,将贵重物品交家属。9.术前排空膀胱或留置导尿管。(二)手术后护理

4、1.病人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好病人的体位及各种引流管。2.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部位安置适当体位,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3.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观察伤口渗血情况。4.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5.脊柱手术平卧6小时后可轴线翻身,68小时后可少量饮水,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气后可进流食。6.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7.早期活动及康复锻炼:康复锻炼的容及方法应根据病人的伤情、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而定。健康指

5、导1、保持伤口敷料干净、清洁及引流管通畅2、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计划,并逐步实施3、嘱患者加强营养,补充钙质第三节 持续牵引术护理持续牵引可分为:皮牵引、骨牵引、吊带牵引。病情观察要点1、 患肢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2、 患者的体位、牵引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牵引。护理措施一、皮牵引1.牵引前清洁患肢的皮肤,必要时剔除汗毛。2.注意胶布、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肢体有无胶布过敏及皮肤溃疡等情况。3.经常检查牵引方向是否与患肢纵轴保持一致,绳索有无受阻,患肢与健肢长度是否一样,牵引重量是否合适。4.督促病人定时作肌肉收缩运动,手足关节功能锻炼。5.观察末梢循环是否良好

6、,感觉有无障碍。冬天注意患肢保暖。二、骨牵引1.骨牵引针分别用胶塞小瓶套入,以防钢针划破皮肤。保持牵引针针孔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碘伏棉球擦拭,每日2次。注意牵引针有无偏移,如有偏移,用碘伏消毒后调至对称。2.保持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15-20;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20。不可随意改变病人体位,如需纵向移动时,须有一人拉住牵引绳,取下重锤后方可移动,不可让绳放松。3.检查骨突出部位,以防压迫性溃疡。4.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及手指(足趾)运动,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牵引床上设秋手或拉手,以便病人起坐活动。5.冬天注意保暖。盖被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效果。6

7、.预防并发症:协助病人适当变换体位,深呼吸,叩拍背部,鼓励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多饮水,预防泌尿感染和结石。(三)吊带牵引1头带牵引重量不超过5kg,床头抬高15-20。经常巡视,如病人有明显不适,可暂停牵引,待症状缓解后再牵。2吊带垫好棉垫或纱布,以免发生压伤。3.骨盆托带牵引者,因不能翻身,应注意预防褥疮,大便时放松吊带,防止吊带污染。4.骨盆纵向牵引者,床尾抬高15-20,牵引重量15-20kg,每天1-2次,每次1-2小时.健康指导1、保持牵引位置正确,以免影响效果。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3、 经常注意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感觉有无障碍,给予适当衬垫,避免

8、皮肤损伤4、 骨牵引针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第四节 石膏固定护理由于石膏有吸水后硬固定可塑性,因而常常用来作为骨科病人肢体固定制动的辅助治疗工具,因石膏无弹性,如果塑型不好,可压迫神经、血管、皮肤造成损伤,故术前术后均应加强护理。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肢体疼痛、肿胀、上下关节活动度等、末梢指(趾)温度、颜色、感觉等情况。2.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渗血渗液。护理措施1 固定前洗净肢体皮肤,有伤口时先换药。2 冬天注意保暖。肢体固定后应抬高患肢。3 注意观察石膏固定肢体的肢端血液循环。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报告医生处理。4 预防压疮形成:

9、石膏未干时用手掌托住固定的肢体,不能用手抓捏,躯干石膏固定时,石膏未干时,不要翻身,以免发生局部压迫。固定后石膏边缘修剪整齐,以免刺激周围皮肤。5 避免大小便污染石膏。6 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并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7 石膏拆除后,皮肤表面有一层坏死的上皮组织,不可强行撕裂,可用温热毛巾浸湿慢慢擦去。健康指导1、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及时就诊处理。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3、及时复查第五节颈椎病护理颈椎病系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症。临床上脊髓

10、型颈椎病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者需实施手术治疗。 病情观察要点1、 观察患者体脉搏呼吸血压和瞳孔神志。2、 患者四肢感觉及肌力下降的程度。有无肢体活动度减小,上肢放射痛或麻木的部位;下肢是否行走乏力,有无髋膝关节僵硬。护理措施(一) 术前护理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2.心理护理:稳定情绪,积极对待手术。3.指导患者行手术体位训练及推拉气管的练习。4.选择合适颈围。(二)术后护理1.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2.颈部制动,以颈围固定头颈部,禁止颈部扭曲活动,翻身时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面,维持颈部相对稳定,床边备气管切开包。3.密切观察颈部有无肿胀、切口渗血及呼

11、吸情况,如有颈部明显增粗,切口渗血多,呼吸困难等,需警惕局部出血或血肿,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观察有无喉返、喉上神经损伤的迹象,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发言不清等,及时报告医生。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痰多者协助拍背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加强四肢床上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下床活动时以颈围保护颈部,防跌倒。 健康指导1、了解疾病知识2、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保护颈部及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避免长期悬空,屈曲或仰伸。3、加强功能锻炼,进行颈部及上肢活动。术后3个月经拍片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活动,然后旋左旋右

12、活动,最后再做旋转活动。4、配戴颈围3个月。注意勿从事重体力劳动5、继续用神经营养药第六节外伤性截瘫护理创伤性截瘫多由脊柱骨折、脱位所致。合理的护理是为了防止合并症,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和重建创造条件。病情观察要点1. 严密观察患者四肢、躯体感觉、运动及截瘫平面有无变化。2. 体位、皮肤完整性。3. 高位截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保持有效咳嗽咳痰。4. 能否自主排尿及排尿、排便情况。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 早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高热时行物理降温,高位截瘫有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2 注意肢体感觉、运动、反射情况,注意截瘫平面有无改变。3 保持皮肤完整性,预防压疮发生。4 鼓励作未瘫痪肢体的运动,

13、同时对瘫痪肢体,作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预防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双下肢置于功能位,足背伸90,用护架托住,防足下垂。5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6 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轻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压疮的预防及护理:(1)睡气垫床,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2)保护骨突部位。(3)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禁止推、拖、拉动作,保持头颅、躯干成一直线,禁止扭曲、旋转。有颅骨牵引时,应一人双手扶住头颈,略施牵引,和第二、三者一起协助翻身。(4)发生褥疮,按外科换药常规处理。2.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护理:(1)高位截瘫应注意呼吸情况

14、。常因呼吸肌麻痹而产生窒息。(2)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翻身时轻轻叩击背部。(3)如有肺部感染,应采取健侧卧位,以利体位引流。(4)行雾化吸入,2次/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排出,必要时吸痰。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1)鼓励病人多引水:每天20004000ml.(2)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清洁和护理会阴部2次,定期更换导尿管。(3)留置导尿者,应间歇开放导尿管,每46小时开放导尿管一次,这样有利于训练膀胱功能。膀胱冲洗,2次/日。(4)少食含钙质的饮食,如乳类,并适当减少食盐量,增加引水量,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健康指导1.定时翻身,防止压疮,作好生活护理。2.作肢体的被动、主动运动,肌肉按

15、摩。3.加强营养,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4.指导患者及家属训练反射性膀胱形成,尽早恢复自行排尿。第七节脊柱骨折护理脊柱骨折不论是否合并脊髓损伤,均应注意正确搬动病人,避免不适当的搬动,防止继发性损伤。【病情观察要点】1、 脊柱局部:损伤节段有无肿胀、皮下瘀斑或破损,损伤节段有无压痛,腰背肌有无痉挛。2、 四肢或下肢有无麻木、乏力。3、 有无腹胀、尿潴留、便秘。4、搬运和运送方式是否正确。护理措施1.脊柱骨折并休克着就地抢救,休克纠正后再搬动病人。2.搬动时须保持脊柱伸直位。颈、胸腰椎损伤者勿使躯干或旋转。颈椎损伤病人应一人两手固定头部,托住下颌并略施牵引,其他人抬起躯干和下肢一起搬动运到担架或床上,并用沙袋或衣物固定于颈部两侧。3.翻身时,保持躯体伸直位,不可扭曲脊柱;行颅骨牵引病人,同时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