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93116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伤事故应急预案演习一、演习目的:为了提高生产部员工对突发工伤事故的应对能力,各相关部门责任人及员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合理、快速以及项目制定“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特进行本次“工伤事故应急预案”演习。二、演习依据:相关人员依据“工伤事故应急预案”阐述的权责处置事故。三、责任部门: 工程部、安全部。四、演习人员:组 长:王笋副组长:高敬良组 员:涛、立佳、朱成孟、靳得鹏、周顺志、谷志伟、明亮、新、忠方、夏学生、杜芮、王永昌、建辉、郭中华、小龙、兴田、郭金明、田大伟五、演习分工:1. 现场受伤模拟由负责组织,人员参加。2. 其他相关责任人按照各自职责应对。3. 演习总指挥王笋,发布演习开始和

2、结束口令,负责检验各个环节及 演习时间计时,评估演习成绩。六、演习方案:1. 由劳务队长杰组织,模拟生产现场发生一起因违章操作导板动作造成的人员骨折安全事故,伤员疼痛倒地,现场生产停止,班长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上报当班作业长。2. 当班作业长接报后,立刻赶赴事发地,查看伤情,组织人员做好伤者急救和保护现场工作,通知紧急调派车辆至车间3#门口等待送医,3. 当班作业长调派人员,分工做好伤者紧急救治和医疗器械的准备,将伤者用担架抬至现场西侧主路,同时安排人员至工地南大门附近迎接管理部安排的送医车辆。4. 项目安全员组织抢救工作,指导人员将伤者谨慎正确送上紧急护送车,避免因为救治不良造成伤者二次伤害,

3、安排人员护送伤者送医院救治。5. 伤员安全送上车子后模拟演习结束。6. 公司安全员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并制定整改措施。七、演习时间:2015年6月10日。八、 演习评估表演习检查表检查项目演练效果反应速度模拟事故发生的现场: 2015年6月10日上午10:00点,木工加工区操作工某在木工加工时思想不集中,致使木工电锯伤及某右手臂。血流不止。 2.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响应:(见事故响应流程图) 某旁边的操作工某发现这一现象,立即切断电源,一边立即对伤者采取简单的抢救措施,一边火速通知现场安全员,安全员得到消息后马上汇报给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并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立即启动紧急响应小组和义务救

4、护小组(并编组明确职责),安全总监高敬良任义务救护小组组长。见紧急响应小组、义务救护小组和职责分配表;一边通知安全员保护现场,一边安排车辆通知义务救护队火速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一边联系医院方面。同时安排办公室做好善后处理,责令技术部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预案的有效性预案对现场有指导意义,可让现场事故处理更快更全面。九、事故现场急救与处理在作业现场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就可大大降低受伤人员的死亡率或减轻受伤人员伤愈后的后遗症。因此,每位从业人员都应熟悉并掌握现场急救的简单方法,以避免或防止延误救护时间和采用不正确的救护方法,使事故

5、发生以后的自救与互救更具及时性和有效性。第一节 止血法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可能是闭合性的或是开放性的损伤,造成出血征象。一般来说,一个正常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8%左右,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血液约为4800毫升。出血量少时,一般不引起伤员血压、脉搏的变化;若出血量超过总量的20%以上时,出现头昏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皮色苍白、尿量减少等症状。出血量超过总量的40%就有生命危险。因此,止血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这对抢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一、常用止血方法及适用部位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压迫止血法、

6、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及加垫屈肢止血法等,目前,以加压包扎止血法应用最广泛。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迫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能很快起到临时止血的效果。2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其他止血方式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止血带一般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布制(纱布、毛巾、布带等)等,医务人员多用橡皮止血带止血。布制止血带的方法:绕受伤肢体一圈绑扎打结固定,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直到不流血为止。在绑扎和绞止血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过紧造成皮肤或神经损

7、伤;过松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3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应用最广泛。方法:先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敷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紧紧包扎,包扎围应比伤口稍大。若伤肢有骨折,还要另加夹板固定。4加垫屈肢止血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在肘窝或腘窝放入棉垫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二、身体不同组织出血的止血方法1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伤口渗出,出血量少,色红,危险性小。处理时只需要在伤口处盖上消毒纱布或干净手帕等,再加上棉花团或纱布卷,然后用绷带扎紧即可止血。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缓

8、慢不断流出。处理时一般抬高出血肢体以减少出血,然后在出血处放几层纱布,加压包扎即可达到止血目的。3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来自伤口的近心端,呈搏动性喷血,出血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动脉出血一般使用压迫法止血,即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用手指把动脉压在骨面上予以止血。三、身体不同部位出血的止血方法1头部出血头部前面出血时,可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点压迫颞动脉,如图62a所示;头部后面出血时,应压迫枕动脉止血,压迫点在耳后乳突附近的搏动处。2面部出血要压迫面动脉,压迫点在下颌角前面约2cm处,用手指正对着下颌骨压住。3颈部出血要压迫颈总动脉。用手指揿在一侧颈根部,向中间的颈椎横突压迫,如图62b所示。但绝对

9、禁止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引起大脑缺氧而昏迷。a)颈动脉压迫部位 b)颈总动脉压迫部位图62 颞动脉和颈总动脉压迫部位4腋部和上臂出血可压迫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手指向后方第一肋骨压迫。5前臂出血可压迫肱动脉,使伤指外展,用四指压迫上臂侧。6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可用两手的拇指放在手腕横纹上方的两侧桡、尺动脉搏动处,将其分别压于桡、尺二骨上。7手指出血将患肢抬高,用食指拇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两侧的指动脉。8大腿部出血可压迫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皱纹中点搏动处,用手指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9足部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踝与跟腱之间胫后动脉。四、止血时的注意事项1采用压迫止血法时

10、,应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正确选择指压点。2采用止血带止血时,注意止血带不能直接和皮肤接触,必须先用纱布、棉花或衣服垫好并做时间标记,在转送医院途中,要每隔1小时松解止血带1-2分钟,用指压法代替止血。3扎止血带的部位不要离出血点太远,以避免使更多的肌肉组织缺血、缺氧。一般绑止血带的位置是上臂或大腿上的1/3处。第二节 包扎法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及时、正确的包扎,既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污物进入,避免细菌感染。当伤员有骨折或脱臼时,包扎还可以起到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作用,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并为安全转送医院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绷

11、带包扎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颈部、腕部和额部等处。绷带每圈须完全或大部分重叠,末端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尾部撕开打一活结固定。2螺旋包扎法多用于前臂和手指包扎。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绷带渐渐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端在原位缠两圈予以固定。3螺旋反折包扎法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开始先用螺旋包扎,待到渐粗处,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并盖前圈的一半或1/3。各圈反折须整齐排列,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的部位。4“8”字包扎法多用于肘、膝、腕和踝等关节处。包扎是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地包扎。5回转包扎法用于头部的包扎。

12、自右耳上开始,经额、左耳上,枕外粗隆下,然后回到右耳上始点,缠绕两圈后到额中时,将带反折,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绷带经过头顶中央到枕外粗隆下面,由伤员或助手按住此点,绷带在中间绷带的两侧回返,直到包盖住全头部,然后缠绕两圈加以固定,如图63所示。图63 回转包扎法二、三角巾包扎1头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成两指宽,中央放于前额并与眼眉平齐,顶尖拉向脑后,两底角拉紧,经两耳的上方绕到头的后枕部打结。如三角巾有富余,在此交叉再绕回前额结扎。另外,可将三角巾的顶角和底部中央各打一结,形似风帽。把顶角结放于前额,底结放在后脑部下方,包住头部,然后再将两底角往面部拉紧,包绕下颌拉至脑后枕部打结固定,如图

13、64所示。 图64 头部风帽式包扎法2面部包扎法先在三角巾顶角打一结,套在下颌处,罩于头面部,形似面具。底边拉向后脑枕部,左右角拉紧,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扎后,可根据情况,在眼、口处剪开小洞。3上肢包扎法当手臂受外伤时,可将伤臂的手指尖对着毛巾一角,把这一角翻向手背,另一角从手掌一侧翻过手背并压在掌下,再把三角巾的另一端翻过来,包绕前臂,最后用带子结扎。上臂受伤时,可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受伤的那只手臂的手指上,把另一底角拉到对侧肩上,用顶角缠绕伤臂并用顶角上的小布带结扎,然后把受伤的前臂弯曲到胸前,成近直角形,最后把两底角打结。手部受伤时,可将手掌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朝向

14、三角巾的顶角,底边横向腕部,把顶角折回,两底角分别围绕手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后,在腕部打结,如图65所示。图65 三角巾手部包扎法4下肢包扎法膝关节(肘关节相同)受伤时,应根据伤肢的受伤情况,把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使之成为带状;然后把它的中段斜放在膝(肘)的伤处,两端拉向膝(肘)后交叉,再缠绕到膝(肘)前外侧打结固定,如图66所示。足部受伤时,将脚掌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脚趾朝向三角巾的顶角;把项角折回,两底角分别围绕脚掌左右交叉压住项角后,在脚腕部打结。图66 三角巾膝部包扎法三、包扎时的注意事项1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就是包扎动作要迅速、敏捷、熟练;“准”就是包扎部位要准确;“轻

15、”就是包扎动作要轻柔,不能触碰伤口,打结也要避开伤口;“牢”就是要牢靠,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妨碍血液流动。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容易造成绷带脱落或移动。2头部外伤和四肢外伤一般采用三角巾包扎和绷带包扎。如果抢救现场没有三角巾或绷带,可利用衣服、毛巾等物代替。3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耽误了抢救时间。第三节 断肢(指)与骨折的处理一、断肢(指)的处理发生断肢(指)后,除作必要的急救外,还应注意保存断肢(指),以求进行再植。保存的方法是:将断肢(指)用清洁布巾包好,不要用水冲洗伤面,也不要用各种溶液浸泡。若有条件,可将包好的断肢(指)置于冰块中,快速送往医院。二、骨折的固定方法对于骨折的伤员,在送往医院前,需对伤肢进行固定。1上肢肱骨骨折的固定肱骨骨折可用夹板固定,即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条状物等,放在上臂外两侧,并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然后把前臂屈曲固定于胸前。也可用一块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的外侧,中间垫上棉花或毛巾,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