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93011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4468(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目录基本信息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 第三章路基 1. 第一节 土方 2. 第二节 石方 3. 第三节 路床 4. 第四节 路肩 5. 第五节 边沟、边坡第四章基层 1. 第一节 砂石基层 2. 第二节碎石基层 3. 第三节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 4. 第四节 石灰土类基层 5. 第五节 块石基层 6. 第六节 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基层第五章面层 1. 第一节 水泥混凝土(包括预制混凝土)面层 2. 第二节 沥青混凝土面层 3. 第三节 黑色碎(砾)石面层 4. 第四节 沥青贯入式面层 5. 第五节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6. 第六节 泥结碎石面层 7

2、. 第七节 级配砾石面层第六章附属构筑物 1. 第一节 侧石、缘石 2. 第二节 预制块人行道 3. 第三节 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人行道 4. 第四节 沥青类人行道 5. 第五节 涵洞、倒虹管 6. 第六节 收水井、支管 7. 第七节 护底、护坡、挡土墙(重力式)第七章道路半成品 1. 第一节 预制侧石、缘石 2. 第二节 预制道板(大方砖、小方砖)第八章测量 附录基本信息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第三章路基 1. 第一节 土方 2. 第二节 石方 3. 第三节 路床 4. 第四节 路肩 5. 第五节 边沟、边坡第四章基层 1. 第一节 砂石基层 2. 第二节碎石基层 3. 第三节

3、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 4. 第四节 石灰土类基层 5. 第五节 块石基层 6. 第六节 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基层第五章面层 1. 第一节 水泥混凝土(包括预制混凝土)面层 2. 第二节 沥青混凝土面层 3. 第三节 黑色碎(砾)石面层 4. 第四节 沥青贯入式面层 5. 第五节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6. 第六节 泥结碎石面层 7. 第七节 级配砾石面层第六章附属构筑物 1. 第一节 侧石、缘石 2. 第二节 预制块人行道 3. 第三节 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人行道 4. 第四节 沥青类人行道 5. 第五节 涵洞、倒虹管 6. 第六节 收水井、支管 7. 第七节 护底、护坡、挡土墙(重力式)第七章道路

4、半成品 1. 第一节 预制侧石、缘石 2. 第二节 预制道板(大方砖、小方砖) 第八章测量 附录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90 主编单位:市市政工程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实施日期:1991年8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6)城科字第276号文的要求,由市市政工程局主编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190,自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起施行。原部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暂行标

5、准(道路工程)CJJ181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市市政工程局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 为适应市政工程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办法和评定标准,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道路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市政道路工程,除特殊要求部分外,应按本标准执行。工业厂区的市政道路工程,城市市区围外的远郊区及县(旗)的市政道路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

6、行。 第1.0.3条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标准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现行有关的标准执行。 第1.0.4条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编辑本段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第2.0.1条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第2.0.2条 市政道路工程的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应按以下要求划分: 一、工序: 工序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 二、部位: 市政道路工程不宜划分部位,但也可按长度划分为若干个部位。 三、单位工程: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独立核算项目,应是一个单位工程。采用分期单独

7、核算的同一市政道路工程,应是若干个单位工程。 第2.0.3条 检验评定必须经外观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 第2.0.4条 进行抽样检验时,应使抽样取点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凡检验围为长度者,应按规定间距抽样选取较大偏差点;其它则可在规定围选取较大偏差点)。 第2.0.5条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检验及评定应按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三级进行,当该工程不划分部位时,可按工序、单位工程两级进行。其评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为合格率: 一、工序: 合格: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合格”。 1.主要检查项目(在项目栏列有者)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2.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应达到70%,且不符合

8、本标准要求的点,具最大偏差应在允许偏差的1.5倍之。在特殊情况下如最大偏差超过允许偏差1.5倍,但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仍可评为合格。 优良: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优良”。 1.符合合格标准的条件。 2.全部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应达到85%。 二、部位: 合格:所有工序合格,则该部位应评为“合格”。 优良:在评定为合格的基础上,全部工序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85%,则该部位应评为“优良”(在评定部位时,模板工序不参加评定)。 三、单位工程: 合格:所有部位的工序均为合格,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合格”。 优良:在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全部部位(工序)检验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

9、85%,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优良”。 第2.0.6条 工序的质量如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及时进行处理。返工重做的工程,应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加固补强后改变结构外形成造成永久缺陷(但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工程,一律不得评为优良。 第2.0.7条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工序交接检验。在施工班组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由检验人员(专职或兼职)进行工序交接检验,评定工序质量等级,填写表2.0.71。 二、部位交接检验。检验人员在工序交接的基础上进行部位交接检验,评定部位质量等级,填写表2.0.72。 三、单位工程交接检验。检验人员在部位或工序交接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单位工程交接检验,评定单

10、位工程质量等级,填写表2.0.73。 编辑本段第三章路基第一节 土方第3.1.1条 填土经碾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 第3.1.2条 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等。 第3.1.3条 路基土方压实度标准应符合表3.1.31、表3.1.32的规定。 第二节 石方第3.2.1条 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 第3.2.2条 路基石方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第三节 路床第3.3.1条 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第3.3.2条 用1215t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 第3.3.3条 路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第四节 路

11、肩第3.4.1条 肩线必须直顺,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阻水现象。 第3.4.2条 路肩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4.2的规定。 第五节 边沟、边坡第3.5.1条 边坡必须平整、坚实、稳定、严禁贴坡。 第3.5.2条 边沟上口线应整齐、直顺,沟底应平整,边沟排水应畅通。 第3.5.3条 土质、石质边沟、边坡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3的规定。 编辑本段第四章基层第一节 砂石基层第4.1.1条 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石、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第4.1.2条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 第4.1.3条 砂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第二节碎石基层第4.2.1条 表面应坚实

12、、平整,嵌缝料不得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 第4.2.2条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 第4.2.3条 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第三节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第4.3.1条 表面应坚实、平整,嵌缝料不得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 第4.3.2条 表面无积油、漏浇现象,并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 第4.3.3条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 第4.3.4条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第四节 石灰土类基层第4.4.1条 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但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灰土应拌和均匀,色

13、泽调和,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第4.4.2条 有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现象。 第4.4.3条 石灰土类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第五节 块石基层第4.5.1条 块石必须直立紧靠、大面朝下、嵌楔密实、不得有叠铺现象。 第4.5.2条 块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2的规定。 第六节 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基层第4.6.1条 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应拌合均匀,色泽调和一致。砂砾(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大于20mm的灰块不得超过10%,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第4.6.2条 摊铺层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第4.6.3

14、条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料、脱皮、松散现象。 第4.6.4条 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6.4的规定。 编辑本段第五章面层第一节 水泥混凝土(包括预制混凝土)面层第5.1.1条 模板必须支立牢固,不得倾斜、漏浆。 第5.1.2条 板面边角应整齐,不得有大于0.3mm的裂缝,并不得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印痕、积水等现象。 第5.1.3条 伸缩缝必须垂直,缝不得有杂物。伸缝必须全部贯通,传力杆必须与缝面垂直。 第5.1.4条 切缝直线段应线直,曲线段应弯顺,不得有夹缝,灌缝不得漏缝。 第5.1.5条 水泥混凝土(包括预制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5的规定。 第二节 沥青混凝土面层第5.2.1条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第5.2.2条 用10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 第5.2.3条 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 第5.2.4条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第5.2.5条 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5的规定。 第三节 黑色碎(砾)石面层第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