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92927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理疗室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为加强针灸理疗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病区的空气、医疗和非医疗用品、医务人员的手、医疗废物等加强消毒管理,同时做好职业防护等,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伴随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人人有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基础预防工作。1、 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1、 治疗室内空气的污染 由于患者怕着凉,门窗密闭,治疗室内空气不流通,冬季尤为明显,空气质量严重超标,易受人体运动的影响;未进行空气消毒;陪护人员多,带来更多的细菌污染空气,造成人多菌株杂的严重空气污染。2、 医院感

2、染意识淡薄 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少数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忽视了无菌操作,或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污染了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造成感染。诊疗操作所用的一些器械被污染,也可引起伤口及治疗部位的感染。3、 护理操作用品消毒不严格 浸泡用消毒液有的浓度达不到稳定标准;或在进行消毒时,消毒的物品未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效果,就使用于临床;护理用品消毒后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测,反复使用造成的污染机会也多,如床单员的床单、毛毯、褥子、枕芯等在临床上反复使用,又做不到一用一消毒,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4、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3、其中手是最容易被污染,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是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医护人员没有重视手卫生,也是污染的重要环节。故在进行各种治疗及护理中,手部清洗、消毒不彻底,手上的致病微生物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一个方面。5、 医疗废物的污染 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意识差,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放置、有效的初步消毒,防止污染物的扩散以及安全防护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管理不到位。6、 医护人员的针刺伤 多数情况下是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差。2、 针灸理疗室医院感染防控对策1、 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保证各项操作与规范标准同步及时落实、加强学习、健全各项制度,并及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使院内感染的

4、预防措施更加得力,持续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2、 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使医院感染明显增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时刻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抓好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各类人员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展医疗安全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各项常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专(兼)职感染监控人员素质;加强诊疗护理行为中法律知识的应用,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常规化、管理科学化。3、 治疗室的空气消毒 做好治疗室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一般用

5、紫外线灯定时消毒;注意开窗通风,2次/d,0.5h/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拭,1次/周;平时每日用清水擦拭;治疗室拖布实行分区使用,有分区标记;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另外,治疗室内禁止吸烟以改善空气污烛的状况,防止病区环境的污染。4、 严格掌握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做到凡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如火罐,听诊器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如针灸针、小针刀等;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5、 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定期更换床单、枕套、毛毯,出现污染

6、的时候要及时更换。更换下来的床上用物如床单、毛毯、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氯溶液擦拭,彻底清除感染源,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6、 保证物品的灭菌效果 对消毒液进行严格检测,坚持更换前,配置后均检测有效浓度,如所有的含氯消毒液做到每天更换1次,并保持容器的清洁,消毒液浓度配置准确,碘酒、乙醇消毒品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2次;坚持无菌物品能高压消毒的尽量高压消毒灭菌。还有一些医疗护理用具也必须严格消毒,如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1次/d, 清洗晾干备用。血压

7、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拭。7、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手消毒的目的是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将消毒肥皂液或洗手消毒液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每季度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从而避免因洗手不彻底而造成的医源性感染。8、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由设备科库房统一管理发放,在使用时严格检查包装、生产日期及有效日,如有包装破损、受潮、不配套、字迹模糊不清及过期的一律不准使用;分类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注射器,应将针头取下放入防刺、防漏的容器中,其余均分别装入黄色垃圾袋内,由专职人员收集后进行处理;应进行交接签字。使用后的污物分类收集、集中消毒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开处置,防止污染扩大。9、 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和在处理患者用后物品器械的清洁、消毒过程中极容易被锐器刺伤遭受感染,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加强个人职业防护,发生锐器刺伤时应紧急处理,预防发生医院感染,减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