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592557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诗经 共有A.十八篇B.二十篇C.一百篇D.三百零五篇2.下列著作中,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礼记B.论语C.春秋D.公羊传3.孟子,名轲,字A.子舆

2、B.子路C.子瞻D.子由4.下列人物中,持“性恶论”的是A.庄子B.孟子C.孔子D.荀子5.下列著作中, 被鲁迅称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A.墨子B.庄子C.谷梁传D.韩非子6. 下列属于屈原作品的是A.蒹葭B.氓C.湘夫人D.采薇7. 下列过秦论(上)中的语句,描述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的是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B.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D.既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出处是A.谏逐客书B.李将军

3、列传C.报任安书D.苏武传9.下列项羽本纪文句中,描写垓下之围的是A.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C.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D.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10.李将军列传中,“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远甚”,然而“为列侯,位至三公的是A.卫青B.李蔡C.程不识D.公孙敖11.汉乐府的基本艺术特色是擅长A.抒情B.写景C.叙事D.讽刺12.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这里设想丈夫的境况是A.另有所欢B.仕途艰难C.路途艰险D.受人陷害13.下列作家中,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A.刘桢B.徐幹C.王粲D.孔融14.下列作品中,属于今

4、存首开文学批评风气的重要文章是A.陆机文赋B.曹丕典论,论文C.钟嵘诗品序D.萧统文选序15.下列人物中,世称靖节先生的是A.左思B.阮籍C.葛洪D.陶渊明16.诗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出自A.曹丕燕歌行B.王粲七哀诗C.左思咏史D.陶渊明咏荆轲17. 我国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是A.谢眺B.曹植C.王维D.谢灵运18. 下列人物中,致力于七言乐府诗的创作,促使七言歌行逐步成熟的是A.曹丕B.鲍照C.岑参D.高适19.下列语句中,运用楚辞典故的是A.送君南浦,伤如之何B.桑中卫女,上宫陈娥C.芍药之诗,佳人之歌D.帐饮东都,送客金谷20.北山移文:“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中“魏

5、阙”指的是A.名叫魏阙的人B.魏国的宫阙C.魏家的门阙D.朝廷21.下列属于“吴中四士”的是A.张若虚B.王勃C.陈子昂D.李颀22.“陈王昔时宴平乐”中“陈王”指的是A.陈后主B.曹不C.陈霸先D.曹植23.“双袖龙钟泪不干”中龙钟”的意思是A.衰老的样子B.沾湿C.艰难行进D.竹子24.杜甫“已诉征求贫到骨“中“征求的意思是A.征税B.请求C.征兵D.征地25.被胡应麟诗薮评为开元以后第的边塞诗人是A.高适B.李益C.岑参D.王之涣26.下列与萧颖士齐名的唐代古文运动先驱是A.李白B.李益C.李华D.李贺27.“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中“培塿”指A.河堤B.小土堆C.台阶D.山峰28.“

6、骑红尘妃子笑”中“妃子”指的是A.赵飞燕B.梅妃C.明妃D.杨贵妃29.小说柳毅传的作者是A.陆龟蒙B.罗隐C.李朝威D.崔涂30.“苦恨年年压金线中“压”的意思是A.镇压B.堆积C.刺绣的一种方法D. 收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31.下列先秦散文作家,属于战国时代的有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E.墨子32.下列苏武传人物语言中,苏武斥责卫律的有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B.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C.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驪,效死于前D.且单于

7、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E.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33.下列人物中,属于“元嘉三大家”的有A.左思B.陶渊明C.谢灵运D.鲍照E.颜延之34.下列称呼属于杜甫的有A.杜牧之B.诗圣C.杜子美D.杜工部E.诗豪35.下列句子出自送孟东野序的有A.以鸟鸣春B.以雷鸣夏C.以虫鸣秋D.以雨鸣冬E.以草鸣风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说明荀子.劝学篇中所用的比喻及作用。37.以孔雀东南飞“兰芝辞别 一段为例,简述刘兰芝的性格特征。38.简述曹丕燕歌行的艺术手法。39.简述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艺术特色。40.

8、简述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主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结合作品,分析蒹葭中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活动的作用。42.概括安定城楼的情感内容并分析其用典特色。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小题,共10分。43.阅读以下一段文字: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请回答:(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文章

9、?作者是谁?(2)作者写这段文字有何含义?(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宠命优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绝密启用前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D 2. B 3.A 4.D 5. B 6. C 7. A 8.C 9.D 10.B 11.C 12.A 13.C 14.B 15.D 16.C 17.D 18.B 19.A 20.D21.A 22.D 23.B 24.A 25.B 26.C 27.B 28.D 29.C 30.C二、多

10、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 CDE32. ADE33. CDE34. BCD35. AB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或借自然现象为喻,如水与冰、青与蓝、蓬生麻中、草木稠、禽兽众(1 分);或借劳动创作为喻,如木作轮、用舟楫(1 分);或以人们经验为喻,如登高而招、面临深谷、火就燥、水就湿(1分)。丰富多彩的比喻,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增强了说服力(3分)。37.坚强、持重、自尊,所以自请遣归(2分) ;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2分) ;与仲卿话别,表现了深厚的恋情(2分) 。38.诗中有女子的外貌和行为的描写,如泪下沾襟

11、的悲切,百无聊赖的弹琴低唱(2分);有秋风霜露、草木摇落等秋季景物的烘托(2分);还有牵牛织女神话传说的寄托(2 分)。39.此诗望人援引,巧用比兴手法、暗蕴旨意(2 分);前四句咏洞庭湖蒸腾激荡的景象,意在言外,是诗人政治怀抱和进取心态的写照(2 分);后四句就眼前洞庭湖水顺势作比喻,翻用典故,不露干乞之痕(2 分)。40.借古讽今,警告藩镇割据势力不要依据山川形势划地称王(3 分);提醒朝廷应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切勿重蹈六朝覆亡的故辙(3 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蒹葭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3 分)。白露从“为霜

12、”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在徘徊追索(3 分)。“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2分)。伊人从“在水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滨”,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址”,似乎愈来愈清晰,却可望而不可即(2分)。42.情感内容: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满腔悲愤,表达有所作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3分)。用典贴切,灵活自如。贾生年少、王粲登楼,与作者处境和感情十分吻合(3分)。范蠡典故是暗用,如盐入水,不露痕迹(2分)。、鸱枭典故对比鲜明,既有剖白,又有讥讽(2分)。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43. (1) 陈情表,(2分)事密。(1分)(2)此段申诉自己不能应召的原因只是为了尽孝道,以情感人。(4分)(3)矜育:怜悯养育。(1分)宠命:特加恩惠的任命。(1 分)区区:私心。指对祖母的爱心。(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