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

上传人:国家****【运... 文档编号:14592552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 一、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语言学概论课程,总的要求是: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方面的一门基础课,重点讲授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本科阶段的其它语言类课程和撰写语言方向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这门课的学习即将结束,要进行复习考试,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自然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做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复习的时候应抓住重点,就是要根据我们的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进行复习;但“抓住重点”不是“只学重

2、点”,而是要通过重点问题的复习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不要自己从主观愿望出发来划定复习范围。复习的总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吃透内容要点 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全民常用,什么是稳固,什么是有构词能力,这些特点相互之间是怎样影响的,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复习不全面不细致,理解问题不深入透彻,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就只能是干巴巴的条款了,那样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也不符合本课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三基”的要求。 第二, 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 专门

3、就名词概念提出复习要求,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串连起来的。另一方面,期末试题名词解释题目还是一个考核重点,而且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不但如此,而且在填空、选择、问答题里都要涉及重要的名词概念,至于占试题主要内容的分析题,更是离不开名词概念,否则就无从下手分析。例如:合成词、词与词的组合方式、词组的层次分析等,都涉及到名词概念。 名词概念分两个层次要求:一个层次是对名词概念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能举例说明;一个层次名词概念主要是一些涉及到下位概念的名词,要求理解其内涵

4、,能结合语言实际进行类别分析辨认。我们在中央电大编辑部发行的期末复习指导中列出了一些重点名词,复习可参考这部分内容,我们今天也重点介绍一下。 第三, 弄清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复习首先要注意把基本理论吃透。所谓吃透,就是能理解其内容,能灵活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当然,我们强调灵活运用,不是反对有关的记忆,一些基本知识,课程内容的框架,还是应该搞清楚,这样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所以复习时对所学的知识还要进行必要的梳理,比如像国际音标和元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就必须强化记忆。 第四, 加强实践练习。 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把握

5、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要真正吃透理论并做到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仅靠辅导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下必须多进行实践练习,多结合语言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反复的实践体会,才能真正把握、吃透基本理论,运用自如。比如合成词分析、语素分析、同义词辨析,这些的内容,就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平时学习要加强实践练习,期末复习更要注意。实际上,平时学习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期末复习反而一点也不费劲了,因为期末考试重点是考分析运用能力。为此我们期末复习安排了两次网上实践练习活动,进行强化训练。 第五,注意处理好几种学习材料的关系 还要特别注意网上发布的辅导材料,因为有些问题要点的归纳,无论是主教材还是

6、学习指导书都没有,所以我们在辅导材料中对此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因此大家有必要把这些东西下载下来看看。我们认为,对主教材内容的诠释,学习指导书加上网上辅导材料,这样才是比较完整的。平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认识,期末复习则要梳理成文,便于记忆。所以建议大家自行做一个复习提纲,把教学内容的框架立起来掌握好,再进一步研究细节问题,逐步扩充。 由于本课程是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多种语言材料的运用,期末考试以汉语、英语语料为主,以说明语言学理论问题为主,并不是考大家的英语知识,所以不会有很大难度,大家对此不必担心。本课程考试涉及到英语语料的内容主要有语素的类别、合成词结构、形态变化、

7、语法意义、语法范畴。 二、重点内容 导言部分 本部分内容都作一般要求掌握。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4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历时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分支,

8、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分支二、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是共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以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是专语语言学。 三、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即可,如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情况。重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参加网络考核试点的教学班,导言部分不做考试要求。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第一

9、,交际工具,纽带;第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三,思维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为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彼此无法交流思想,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无法进行生产活动,社会就会因此而崩溃。可见,语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须臾也离不开的。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注意社会和社会现象两个概念。 注意

10、语言不是自然现象:第一,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第二,从音义关系看也不是,不然世界上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同样的语言有不同的方言;第三,社会发展变化对语言影响,随社会而分化或统一。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

11、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成了阶级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当然,语言没有阶级性,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

12、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本节问题一般掌握,能够辨明语言思维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 重点注意的问答题: 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有人说语言是自然现象,有人说语言是社会现象。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

13、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是说的和听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同一般符号一样,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一样,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共同遵

14、守。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什么

15、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