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20200923073147)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91201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20200923073147)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20200923073147)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20200923073147)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2020092307314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20200923073147)(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1 / 33 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编 辑: _ 时 间: _ 教学资料范本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2 / 33 历史试卷 第卷(选择题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计60 分) 1. 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中指 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 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 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 度。”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A. 没有突破儒家

2、理论 B. 堪称近代制度典范 C. 具有近代思想色彩 D. 有违儒家民本精神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 材料“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 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可知,说明了黄宗羲的思 想具有近代思想的色彩,所以答案选C。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黄宗羲的 思想是近代制度的典范,排除B;A说法不够全面;材料讲的是黄宗 羲的思想更具有民本精神,所以D说法有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2.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 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

3、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 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3 / 33 B. 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 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 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 项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 项是清代 学术思想的主流,C项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积极倡导的学术思想,D 项是程朱理学追求的精神理念。故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 判思潮 3.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 某些方面,

4、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 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 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在这个时期( 明清 ),在某些方 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 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 重大的反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对传统儒 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因此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

5、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表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4 / 33 现 4.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 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性问题,人性本质是善是孟子的 主张,人性本质是恶是荀子的主张,AB 两项均不是宋明理学家的主 张,选项A B不符合题意,排除;非善非恶不是正确的人性观,C 也 是不能选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存天理,灭人欲”意在强 调人性的不足,是在强调本善习远,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6、?宋明理学 ?人性 5.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 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 理由从根本上有助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 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 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 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B. 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 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D. 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理学新儒学.但其代价却是形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5 / 33 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

7、的循规守旧。” 说明了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全面性认 识 6. 如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A. “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 B. “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C. “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 D. “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力 【答案】 D 【解析】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 “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 “术”是君主时刻不能

8、离开的,故D正确。 7.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 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 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 课程设置多样化 B. 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 向社会下层扩展 D. 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答案】 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 的能力。西汉时期,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通过政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6 / 33 府官办学校著书讲授儒学,使儒学逐渐官方化和制度化,符合题意的 是 D项, A 项错误; B 项中的“世俗化”在题干中不能体现;C项中 “向社会下层扩展”不符合题意。 8

9、.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 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教育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 科学之两方面。” ACD 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 符 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 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 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

10、名师点睛】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 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 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 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 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7 / 33 穷尽两重

11、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 于天理的真知。 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 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 “道无为而无不为”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万物皆生于两” 【答案】 C 【解析】分析题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惹尘埃!”是说人心的顿悟与渐修。这与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哲学 思想相符,王阳明等人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即 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 可得到天理,即“致良知”,故C正确; A、D是老子的思想,与人心

12、的顿悟无关,排除;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通过读书、考察、实践 来探究“理”,与人心的顿悟无关,排除。 10. 李贽在焚书中指出:“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 亦无一刻不生知”“人人有生知,人人有佛性”“人人皆可以为 圣”。这种“生知”说的进步作用是 A. 否定人的认识要以孔子为标准的传统思想 B. 彻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 C. 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D. 肯定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生而知之”,成为圣人 【答案】 A 【解析】读材料可知,李贽认为天下人在自然天性上是相等的,圣人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8 / 33 也不例外。这样就从认识能

13、力、认识来源的角度否定了人的认识要以 孔子为标准的传统思想,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故A 正确; B 是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C针对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D 是对材料内容的简单重复,排除B、C、D。 11. 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运动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与前提条件,故A、B 项排除;文艺 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宗 教改革是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故C项排除;资本

14、主义萌芽的产生与 发展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文艺复兴 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 项正 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9 / 33 动?内容与影响 12.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理性”条目中指出:“理性,一是指人 类认识真理的自然能力,二是指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 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的真理。”这表明启蒙思想家认为 理性是一种天赋的存在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已被揭示 理性是与宗教信仰相对立的人的理智能力 理性具有普遍性,任何国家和民族的人都具备的基本权

15、利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已被揭 示,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之一,启蒙运动时期并未揭示人类社会的发 展规律,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 1718 世纪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启蒙思想 家把人性发展到理性,反对一切压抑人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思想 体系,提倡民主自由平等、重视科学,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尊重和维 护人权,提出资本主义新的国家构想,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社会剧 烈的社会变革。 13. 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他们在人与法律的关系向题上保持高度一致 B.

16、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本质 【本资料精心搜集整理而来,欢迎广大同仁惠存!】 10 / 33 C. 其中有些思想体现出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 D. 他们的思想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答案】 A 【解析】由于智者学派来自于不同的城邦,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 所以在人与法律的系问题上并没有保持一致,A 错误,符合题意,故 选 A;B、C、 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选择题解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是,语言表述太绝对的都容易是错误选 项,如本题选项A“保持高度一致”,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 14. “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 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结合”实为 A. 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 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 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 干中“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说明与意大利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