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91182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谋发展、促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较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一、综合(一)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2.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增幅上升1.6个百

2、分点,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4亿元,增长6.6%,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亿元,增长19.2%,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0.12亿元,增长16.1%,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23.96亿元,增长25.4%,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3.87亿元,增长13.8%,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9:32.0:36.1调整为31.7:31.7:36.6,继续保持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36.6%,比去年提高0.5

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加快。人均生产总值7821元,达1145美元,比上年增加846元,增长13.4%。(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7.70亿元,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7.8%,提高到38.4%。(三)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6.77亿元,比上年增收2.95亿元,增长12.4%。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60亿元,增收2.90亿元,增长21.2%,为年初市人代会确定预算数的110.2%;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6.88亿元,比上年增加0.54亿元,增长8.5%

4、;上划所得税2.96亿元,比上年增加0.54亿元,下降15.5%。地方收入中增值税2.14亿元,增长3.5%;营业税5.38亿元,增长34.3%;企业所得税0.25亿元,下降34.0%;个人所得税0.31亿元,增长7.8%;城市维护建设税0.67亿元,增长11.2%;耕地占用税0.65亿元,增长81.4%;烟叶税1.07亿元,增长38.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全年税收收入12.15亿元,增长22.5%。非税收入4.45亿元,增长17.9%。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民生工程“提供了财力支持。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85.37亿元,比上年增支

5、26.07亿元,增长44.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6.1%,农业支出增长26.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8.2%,教育支出增长31.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8.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7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8.8%。大力调整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保证社会保障、工资发放、农业、科技、交通、教育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四)市场物价回落。居民消费价格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从上年的105.8%,回落到99.9%。其中: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呈”五升三降“格局,即: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0.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0.

6、1%、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0.5%。居住类价格指数下降2.3%、衣着类价格指数下降0.7%、交通通讯类价格指数下降0.2%。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项目指数居民消费价格99.9食品100.1其中:粮食103.6油脂84.4肉禽及其制品92.2蛋106.0烟酒及用品100.1衣着99.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0.8交通和通信99.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5居住97.7商品零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

7、。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8.9%,其中: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0.3%,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8%。二、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继续把”三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支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粮食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成绩。(一)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44.39亿元,林业产值25.07亿元,牧业产值24.09亿元,渔业产值2

8、.2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7亿元。(二)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实现增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1163公顷,比上年增长4.6%。总产量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88.12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3.28万吨,增长3.9%,增幅是近年来的新高。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平“:水稻产量41.64万吨,同比增长0.5%;玉米34.11万吨,增长8.1%;小麦4.14万吨,增长4.8%;大豆1.95万吨,增长幅度与上年持平。烤烟、油料、咖啡、橡胶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增长,烤烟种植面积15135公顷,增长40.2%;油料种植面积14706公顷,增长7.9%;咖啡种植面积14539公顷,增

9、长27.5%;橡胶种植面积91873公顷,增长10.0%。茶叶、蔬菜等种植面积均有较快增长,年末实有茶园面积90167公顷,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23231公顷,增长5.6%;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0940公顷,下降4.1%。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表2008年2009年增长%粮食产量(万吨)84.8488.123.9油料产量(万吨)1.321.5114.5糖料产量(万吨)183.16165.67-9.6烤烟产量(万吨)2.453.4340.4茶叶产量(万吨)4.294.627.6水果产量(万吨)7.337.917.9蔬菜产量(万吨)26.9728.023.9咖啡产量(万吨)1.411.7424.0橡

10、胶产量(万吨)2.252.6618.5注:茶叶产量不含野生古茶(三)林业生产取得突出成绩。全年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0223公顷,比上年增长6.7倍,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3212公顷,比上年增长34.2%,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30538公顷,比上年增长24.1%,森林覆盖率为64.9%。人工造林面积23962公顷,比上年下降28.8%;迹地更新面积4370公顷,下降57.8%;零星(四旁)植树204万株,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3212公顷,增长34.2%,木材产量217.5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6%;松脂产量10.40万吨,增长9.6%。(四)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

11、产量12.58万吨,增长6.1%,其中,猪、羊、禽肉分别增长7.0%、5.3%、3.8%,牛肉下降1.0%。生猪、羊出存栏同时增加,牛存栏下降。水产品产量3.39万吨,增长21.5%。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表2008年2009年增长%生猪存栏(万头)228.65238.834.5大牲畜存栏(万头)78.7578.59-0.2羊存栏(万只)29.8230.231.4家禽出栏(万只)844.99899.106.4肉类总产量(吨)1186211258036.1#猪肉935911001317.0牛肉1106510931-1.2羊肉240825365.3禽肉10771111763.8牛奶产量(吨)4582

12、81-38.6禽蛋产量(吨)4679526612.5蚕茧产量(吨)301933049.4水产品产量(吨)278693386721.5(五)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80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9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1.4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2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63万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5万公顷;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16.12万人。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0247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8.6%;大中型拖拉机14371台,比上年增加1356台;小型拖拉机18363台,比上年增加

13、608台。全年农机化投入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机耕面积72251公顷,比上年增加13449公顷、农业机耙、机播、机灌面积及机收面积不断扩大。全年农村用电量1800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6%;化肥施用(折纯)量60220吨,比上年增长8.8%。(六)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村镇规划全面推进,24个省级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44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全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65个,项目总投资38870.07万元,修建沟渠33条64.04公里,人畜饮水工程173件,管道921.12公里,进村公路122条418.01公里,村道路硬化94.22平方公里,沼气池

14、1082口,太阳能3475套。 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已实现通水村980个,占全部村委会的98.7%;通村986个,占99.3%;通汽车村890个,占89.6%;通电村976个,占98.3%;通有线电视村328个,占33.0%。三、工业和建筑业(一)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年初大幅度下降。5月实现了止跌略升,6月末实现产值、增加值同步止跌回升,三季度后发展逐月加快,全年实现工业经济反转。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1.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19.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76。56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25.37亿

15、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工业增加值37.95亿元,增长2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9亿元,增长18.2%。(二)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总体增强。”茶、林、电、矿“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91亿元,增长4.3%,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6.4%。其中:林产业产值为2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电力产值为20.59亿元,比上年增长53.4%。茶叶加工产值为7.39亿元,比上年下降3.6%;矿业产值为25.92亿元,比上年下降6.7%。(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降变化明显。大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列入统计的1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8种,下降的有9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2008年2009年增长%工业茶叶(万吨)2.132.05-3.6人造板(万立方米)64.4967.225.2松香(万吨)3.863.941.6纸浆(万吨)10.8011.163.3发电量(万千瓦小时)420582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