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4590733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法是安全的眼睛,懂法就能辨明邪正,认清是非;法是智慧的窗口,对人的思想进行点拔,行为加以制约。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1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守法明礼;。法是什么?说文解字中讲,法的本意从水;,表示法律公平如水。现代概念则认为,法;是国家意志和社会公意相结合的产物。纯粹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讲: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秩序;。的确,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公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极度混乱的世界里!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却给整个社会包括遵守者本人带来毋庸置疑的益处。正如交通公益广告

2、中说的那样:没有红灯的制约,便没有绿灯的畅通。;同理,在我们学校,没有校规的制定,不可能有我们踏实的学习;没有班规的执行,便没有课堂的和谐。所以,进校门时,上课时,就餐时,购物时,图书馆阅览时,做实验时,就寝时 都需要我们有对法律、对规则的敬畏心理,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行之有效。明礼;,是指明白道理、礼仪,正确选择为人处世的方法,即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先贤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这个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古有程门立雪的尊师,有孔融让梨的尊长,有三顾茅庐的恭敬,有负荆请罪的谦让团结等等。其实,做到讲文明、讲礼仪并不难。其中一部分同学身体力行,已经成了我们学

3、校一道明礼的独特风景线。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约束我们的言行,做一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好学生。一、早读:勤奋好学争分秒,贵在自觉效率高;文理学科同重要,书声琅琅气氛好。二、两操:出操集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每天眼操做两次,持之以恒视力保。三、上课:铃声一响教室静,专心听讲勤思考;举手发言敢提问,尊敬师长听教导。四、课间:课间休息不吵闹,文明整洁要做到;勤俭节约爱公物,遵循公德要重要。五、学习:各门功课要学好,遵守纪律最重要;预习复习要自觉,环环扣紧才生效。六、作业:审清题意独立做,格式规范不抄袭;簿本整洁字端正,保质保量按时交。不学礼无以

4、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让我们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文明、美德少年。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好公民。自觉遵守xx中学生十大禁令;,做守法明礼的二附人!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三二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今天是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自2001年12月4日起,我国将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5、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而法律就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矩。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里的法规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如升国旗时,国旗法对我们的行为要求就有约束;在上课、学习方面,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对我们有所要求;在回家过马路时,道路交通法就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等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

6、学对校规校纪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同学们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沉迷网络等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丽校园的和谐氛围。这些同学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先贤告诫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否则,最终必然自食恶果。希望同学们在校内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外严格遵守法纪法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新世纪的学法、守法、守纪的合格学生,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而和谐校园的另一个重

7、要内容是安全。在增强法制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提醒以下几点:一、注意食品安全,不吃卫生不合格的食品;二、注意消防安全,要提高防火的安全意识;三、注意交通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要拥挤;教学楼内严禁喧闹、追逐;过马路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四、注意运动安全。注意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量力而行,防止运动创伤。法律是和谐之基,有了法律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养;法律是实践之果,有了法律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既是成为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因此,为了祖国灿烂的明天,也为了我们自己,我

8、号召大家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优秀中学生,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法制在我心中。同学们,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今年,是我国第xx个全国法制宣传日。首先,我想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你们心中什么是法律?有人说,法律是明媚的阳光。阳光照耀之处,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物等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护着,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有人说,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从一生下来开始,法律就对幼儿

9、、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社会医疗保障、老年抚养等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安全地拥有,幸福地生活。还有人说,法律是行动的指针。像我们开口不能骂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样,我们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大人们每做一项工作,每签订一个合约,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条款,法律使我们的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相处,健康发展。哦,原来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像空气、水、或面包一样,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须臾不曾离开。当有人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座椅,打碎路灯时;当有人骗取他人财物,甚至偷窃时;当有人走路不靠右侧通行,随意破坏交通规则时;当有人破坏草坪、花卉,随意污染环境

10、时;当有人私自拆毁他人信件,污蔑他人时;当有人携带易燃易爆品乘车坐船时这些不都是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吗?这其中有你吗?有你的家人吗?法律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还只是一只模糊的蝴蝶,有时候违犯法律了还毫不知情。那些犯罪的人为什么犯了罪,罪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缺乏法律意识的一种表现。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如果我们不从小培养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好习惯,那么依法治国将永远是一句空话!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心中有法,你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样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亲爱的同学们,法律是一柄双刃剑

11、,它既惩治坏人,也约束自己,它既赋予你权利,也让你肩负责任,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就在我们心中。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4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今天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一起,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谈到法;这个字,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或多或少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什么是法?我认为法是安全的眼睛,懂法就能辨明邪正,认清是非;法是智慧的窗口,对人的思想进行点拔,行为加以制约。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对

12、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增强法律意识的需要。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迈出生命旅途的重要一步,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二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三是以青少年为辐射点,将你们掌握的法律知识扩散到各自的家庭中去,引导更多的人学法用法守法,面对困难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遇到问题依法办事,不以闹施压,以访谋利,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

13、肩负着建设祖国的责任和重托,你们的成材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作家路遥曾说过:人生有好多十字路口,紧要处只有几步;,这句话很富有哲理。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人生关键时期,有的同学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有的乐于助人但又常常显得缺乏责任心,有的辨别是非观念非常差,自控能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入歧途。特别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

14、罚。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话题。犯罪行为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四周岁即为儿童,十八周岁以下统称为未成年人。刑

15、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那同学们会说我们还没有十六岁呢,呵呵,先别偷笑,刑法第17条第2款又规定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即使是对不满十四岁触犯刑法的孩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今天在坐的同学应该都已年满十四周岁了吧?这个年龄段被称为易发犯罪的高危年龄;,又称犯罪年龄;,且犯罪年龄;中出现的犯罪行为具有随意性、有暴力倾向性和不计后果等特点。据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资料显示,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而十五、六岁以下孩子犯罪总数又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在座的同学们的年龄在这样一个危险区间,如果在这样的时期内不把握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