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4590694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六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44分)1.读拼音写词语,再按要求作答。(10分:6+2+2) xi s h i jng yng q p shn jin kn ki( ) ( ) ( ) ( ) ( ) ( )(1)上面词语中,前二个词语的字按字母表顺序排列为: ; (2)“曲”字第2笔名称是: ;“xi s”的反义词是 。2.给“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填在( )里。(2分)花( ) ( )哮 ( )步 冰( ) 3. 在下面( )中,填写读音是“i”的字组成词。(2分)尘( ) ( )近 ( )声叹气 ( )伤4.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4分)硼酸(bn pn) 水浒传(x h) 追悼(do dio) 参差(chi c)伽蓝(ji qi) 摇曳(y y) 戴嵩(o sn) 蒙古(mn mn) 5.我会补充完整词语,还会按要求填空。(12 分:8+2+2) 惊( )动( ) 千( )一( ) ( )( )一筹 ( )( )心裁( )( )汹汹 硕大( )( ) 孤( )自( ) 满腔( )( )(1)写出形容想出的办法与创意与众不同的成语: (2)选择以上一个成语造句: 6.用“幽”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4分) 校园里的丁香最多,散着淡淡的( ),清晨,( )的树丛中偶尔探出几朵娇艳的花朵,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

3、的( )的甜香,突然想起昨天夜里在这里借着( )的月光游玩的情景。7.我会按要求写句子。(4分)(1)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2)仿写: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3) 前来观看文艺演出的人很多,有学生、少先队员、医生和工人。(修改病句) (4)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缩句) 8.我会积累并填空。(5分)(1) ,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2)更喜岷山千里雪, 。(毛泽东)(3)捐躯赴国难, 。(曹植) (4) ,能开二月花。(李峤)(5) ,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二、阅读。(31分)1.我会根

4、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4+4+5+3)(1)丁香结一文从 、 、 等方面写丁香的,作者由丁香结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2)穷人一文是 国作家 写的一篇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 和他的妻子 , 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3)伯牙鼓琴写的是 擅长弹琴, 会听, 死了以后, 终身不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4)狼牙山五壮士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这五个部分的内容。2.我会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3+1+2)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

5、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1)把这段内容补充完整。(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既又 (3)哪句是写直接写草原景色的?用直线在原文上画出来。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用曲线在原文上画出来。 3.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2+3+2+3) 再读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

6、家、军事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选编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6课,是关于家教、家风、家训的一篇优秀作品,短短百十个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情深意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治学的经典。文章开篇第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要从宁静的生活中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节俭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淡泊名利才能明白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接着讲述学习和成才的观点“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安静的心境,没有安静的心,整天胡思乱想是行不通的。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学

7、习。不学则无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又是从反面来论证学习和成才的逻辑关系。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了梦想而努力学习,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在阳光下,众生平等,在梦想面前,众生平等。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在蜀国被任命为丞相,主持全国政务,但他却能做到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并且还告诫儿子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确值得后人尊敬。他教育子女要修身、治学,否则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转眼就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意志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最后一无所成,悲守穷庐,到那时候悔恨还有什么用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悔又能怎样?再读诫子书,以自己之亲身经历

8、教育后人:要静心学习,淡泊名利,要有梦想,要有志向,并且要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2)诫子书是( )写给( )的家书,目的是告诫儿子要( )。(3)本文是读后感,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4)诸葛亮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中的主要人物,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哪些故事情节?请列举2-3个。 三、习作。(25分)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经六年了,你即将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此时此刻你对小学生活是否充满了怀念,对你的同学、老师是否还有许多想说的话?教室里是否还有你珍藏的故事?请以“教室里的记忆”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