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90680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12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12页
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12页
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12页
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12页
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77编号张廷模中药学网络视频同步讲稿(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绪言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的老师,我的名字叫张廷模。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用大约 90 个学时的时间(来)共同学习中药学 。我们经常都听说在中医学当中, 就是由理、法、方、药四个版块组成,那么这四者之间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由于学 科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中的“药”就是主要指的是中药学 。作为临床专业的同学来 讲,对这四者之间缺一不可。如果只有“理法”这方面学得比较好,对“方药”缺乏很熟悉 的了解,那么你诊断疾病虽然很正确,治法也很正确,但是这个“方药”针对性不强,那么 临床的疗效(则)不好。那么反过来讲,只知道这个“方药” ,对“理法”的部分掌握得不够,

2、那么对疾病的诊断、 对治法的确定, 往往也是不很准确。 所以理法方药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 所以 中药学 和我们其他的中医类的学科一样, 都是很重要的, 那么大家都需要认真地学习。 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讲,主要是今后从事一些中药的现代研究,那么这个中药学这 个知识是这个现代研究的基础,也是通过现代研究再回归到中药学的一个归宿。如果不很好 的掌握中药学的一些知识,那么研究就背离了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严格地讲就不是对中 药进行研究,可能就是一般的植物药,或者所说的生药学的研究,所以这个对于中药学的专 业来讲,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时间的关系,其他的我们不多讲。我们这 一次讲课主要用的

3、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出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的这个 中药 学 ,这个中药学就是由我主编的,以这个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 现在就请大家翻在教材的第一页,绪言部分。在这个绪言部分, 主要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这三个术语的基本含义。 第一个是中药,什么(是)中药?那我们不管(是)学中医学的还是学中药学的,我们 都要能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中药?中药这个术语的出现,大概在清代的中后期,也 就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国家传统用的这个药物统称为药。有时候也根 据药物毒性的广义,广泛地存在毒性,所以也把这个药称为毒药,但这个比较少,在一般地 情况下,都是简称叫做药。后来随着西

4、方医药的传入,尤其是系统地传入以后,为了区别于 西方这个医药(医学和药学)和我们传统的医学和药学(一词)区别,所以人们把西方传入 的医学叫做西医,把西方传入的药学叫做西药,那么相对来讲,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这个医 学就叫中医,中医学,那么传统使用的药物就叫做中药。虽然中药使用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是怎样对中药下一个定义?就是什么叫中药?那么目前很少见到有人进行讨论。所以对中 药这个概念的鉴定就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把中药的“中”理解为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就是 中国的意思,就认为中药是产于中国的药物,那么这种说法它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个中药 千百年以来,都是在我们国家的人们当中使用,它主要是出产在中

5、国,这个是客观的事实。 但是在这个中药当中,从古代开始一直就有外来药,它并不产在中国,比如说在中药当中的 活血化瘀药当中的乳香、没药,它的原产地是在东非,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这样的一 些国家为主产地,在汉代末期,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那么是由佛教把这两个药带到中国, 当时不是作为药物使用,而是佛教作为一些宗教仪式使用的这种物质,或者把它作为香料这 样子来使用,后来发现它是一个重要的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那么慢慢地就成为了中药,那 么这两味药其实到现在我们中国也不出产,它的产地主要还是在东非这些国家。比如说西洋 参,大家比较熟悉的西洋参,它主要是产在美国、加拿大这样的一些国家,我们国家过去不 出

6、产,也是近年来开始引种,象这样的情况在中药里面还比较多,也就是中药它虽然主要产 在中国,但是不完全是中国出产的,也就是有外来的药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那么出产在 中国的药物,它也未必是都作为中药使用,比如说现在常常用来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喜树碱, 那么它来源于我们国家出产的紫杉或者喜树,从里面提取的这个有效成分,但是现在还没有 作为中药使用,它也产在中国。所以中药主要产在中国,但不一定都产在中国,产于中国的 药物它也不一定都作为中药使用。所以把中药称为产于中国的药,把“中”字作为地域性的 概念来理解就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也不完全正确。再一种说法,中药就是中医使用的药物, 这个(说法)在古代应该说完

7、全正确,因为在古代就只有中医,当然他使用的药物都是中药, 尤其是当代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从 1959 年开始,我们国家开设这个中医药院校,由中医药 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那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古代的这个中医完全的不一样,他除了学习中 医、中药的整个理论和知识以外,也要用相当的这个时间来学习西医的一些理论或者西药的 一些知识,所以在当代的这个中医师他可以使用西药。西医院校(也)有不少(学生)在学 校里面也学过中医药的一些知识,所以在一些西医院的临床医生,他们在处方的时候,也常 常使用中药,比如说一些中成药,那是经常使用的。所以在当代中药并不是中医使用的一种 专利,尤其是我们现在除了中医、西医以外,还

8、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的学生,那么是西医 药和中医药的知识他(们)都有,所以两类的药物都在同时地使用。所以从当代的客观实际 来讲,把这中药认为是中医使用的药物也有它的局限性。另外,目前还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 就是中药是天然药,把中药和天然药物等同起来。所谓天然药物是和化学合成药物相对而言 的。 中药当然绝大多数是天然药物, 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是中药自古以来也不完全是天然药物, 现在全世界都公认化学合成药的先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炼丹术,那么最早把炼丹术当中的一 些合理的部分用于这个药物的生产,首先是中医中药,所以中药自古以来,除了使用大量的 天然物品以外,并不排斥一些化学合成品。在古代主要是一些矿

9、物药,比如说在先秦时期的 一些文献上,就记载了五毒之药,现代研究这个五毒之药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矿物药。那么 目前在我们中药当中常常使用的,比如说铅丹、轻粉,这些都是属于化学合成药,中药里面 从来不排斥它。所以它里面包含了一部分的化学药,它不完全是百分之百的天然药。另外, 在西药当中,尽管现在是以化学合成的药物为主,但是有很多西药,根据辞海的鉴定, 它也是属于天然药物的范畴。比如说最早的抗菌素青霉素,那么它是来源于植物的这个青霉 菌当中提取, 后来慢慢的再采用半合成, 或者完全的人工合成的。 另外, 现代的一些生物制品, 从分类来说,它也是属于这个天然药物的范畴,所以天然药和化学合成药不是区别中

10、药和西 药本质属性的,那么两类药物当中,都使用天然药物和化学合成的药,只是主次不同而已, 在中药当中主要使用的是天然药, 少量的是化学合成品。 在古代主要是矿物类的化学合成品, 在当代比如说人工牛黄、人工合成的冰片,那么也发展到了植物药,甚至于动物药,也有化 学合成的药物使用。另一方面,在西药当中,它显然是以化学合成药物为主,但是它也有少 量的或者一部分的天然的药物,所以这种解释也没有揭示中药学的本质属性。什么叫做中药 呢?我们一般认为就是我们教科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在教材的第一页的第四段,就所谓 的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就是中药。这个药物不管它是天然的,或 者是人工合成

11、的,也不管它是出产在中国,或者出产在国外,当它用中医药的理论来认识, 用中医药的理论来指导使用的时候,那么它就可以称为中药,如果它还没有用中医药的理论 来认识和来指导使用,它不一定是中药,它可能是西药的一个原料药。另外,我们在中国是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除了中药以外,还有民族的医药,有些药物中医使用,民族医药也 使用,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当中,它对这个药物的认识不同,可能它使用也有区别。比如说 中药的一味药叫做诃子, 那么中药是作为一种收涩药来使用, 认为它能够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是用于久病体虚的咳嗽气喘,和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这样的一些病证,但是在藏药里面或者 在蒙药里面,那么它把这个诃子

12、称为百药之王,很多病当中都使用,认为它能够补虚强身, 能够健胃,在这个不同的医学里面使用,它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它又是中药,也是藏药, 也是蒙药。又比如说麻黄,它以整个草质茎来入药的时候,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认识,它是辛 温的,要给它定一个药性、药味,它是辛味的,属温性的,它主要是归肺和膀胱经的,它的 功效是用于发散风寒、平喘止咳和利尿消肿,所以中医在临床上把它用于风寒感冒,或者风 寒引起的咳嗽气喘和水肿。 那么按照这样的理论来认识麻黄, 来使用麻黄, 麻黄就是一个中药。 如果是把麻黄作为一个原料来提取里面的生物碱,提取麻黄素,那么认为它是一个拟肾上腺 素的药,是一个升压的药物,升高血压的药物,那

13、么这样来使用,它就是一个把麻黄作为西 药的原料,作为西药在使用。它物质是相同的,但是指导的理论不一样,在临床使用上也有 区别。所以我们认为能够揭示中药这个术语的本质属性,什么叫中药?就是在中医的理论指 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叫做中药。 我们在知道了中药以后,顺便再谈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草药,或者说中草药。关于 草药出现在宋代,这个术语使用也是有八九百年的时间。在宋代这个中药是由国家专营,那 么民间不得进行随便的这种交易, 那么当时由国家专营的, 在这个正规的中药书上有记载的, 那么它把它称为官药。相对于这个官药而言,一些流传在民间,在一些正规的药学著作上没 有收载,那么就把它叫做草药。那么有的

14、人说这个草有草粗的意思,比较粗糙,还没有上升 为理论的高度,还不是很正规的这种中药,它是相对于这个比较正规的由国家专营的中药而 言叫做草药。那么后来慢慢地就把一些中药书上没有收载,一些商业单位也不经营,主要是 在民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和使用的一些药物,就把它叫做草药。其实中药和草药没有本 质的区别,这个草药往往是中药的重要的来源,中药从古代到现在,它的使用的品种不断地 增加,从最早的中药著作的三百多味药,到现在的资源普查一万多种,不断地(在)发展, 很多都是从草药里面慢慢的成为了这个中药。比如说中药里面很重要的、很名贵的一味药叫 做三七,一个名贵的药物。在明代李时珍的时代,那个时候中药书还没

15、有收载,一般的医生 并不清楚,往往是在民间流传使用,所以当时这个三七也是一种草药,但是后来一旦发现了 它的这个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止痛,或者止血功效以后,那么用中医的理论来整理,然后记载 在中药书上以后, 那么现在三七不但是一般的中药, 而且是名贵的中药, 这种例子是非常多的。 所以草药往往是中药数量发展的源泉,没有本质的区别。另外,草药在现代和当时的含义稍 稍有一点变化,现在就说不管本草文献记没有记载,药书上有没有记载,就是说不太常用, 一般的药物的经销部门不经营这样的药物都把它统称为叫草药。所以神农本草经上,两 千年前的最早的中药著作,我们以后要讲,里面的很多药物,应该说是经典药,这个经典上

16、收载的药物,很经典。比如说什么石龙芮(毛茛)或者这样的一些药,现在很多早就沦落为 草药了。 因为现在一般不太常用, 药店不经营。 所以这样子中药和草药就更没有很本质的区别,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中药和草药对立起来,其实它都应该统称为叫中药,那么这个就是第一点 关于中药这个术语的含义,那么要同学们掌握的就是那一句话,什么叫中药?就是在中医药 的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叫做中药。至于前面讲的其他的一些问题,是帮助大家对这 个术语的一些理解,避免在见到的时候,就是出现一些不是很准确的一些解释,主要起这么 一个作用,供大家参考。 第二个术语就是中药学。中药学就是在我们这个教科书的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对 中药学的解释。那就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 临床应用及其他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就这样一句话,就是关于什么叫中药学,中药学是一 门学科,也可以说是一个著作,比如说我们下面要讲的这本书,就是这个著作,那么这个著 作和学科它是不可分割的,那么这个学科的一些知识那它要通过中药学这本书作为载体, 才能够进行交流。所以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门学科,也是一个专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