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90671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35 大小:73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全集(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 教案全集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 网络技术电子 教案全集 教案:计算机网络教案:计算机网络 第 1 章网络初步 组网实例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熟练掌握对等网的组建 3.掌握对等网中共享资源的访问 教学重点 对等网的组建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概念的理解 教学课时 讲授 2 课时,实践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经过前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同学们对本地区的计算机网络使用情况有了 一定的了解,对计算机网络在本地区发挥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生活 节奏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 使得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使用多台计算机协同

2、工作对信息进行处理,计算机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如果有可能, 可以将前期社会调查的一些数据用投影片展示出来) 二、新授课 组网实例 1.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 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 统的集合。 简单地说:是自主、互联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主要特征:独立功能、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集合。 2.对等网的组建 对等网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是对等的实体, 没有主从之分的计算机网络, 主要适用于较小的空间,如家庭、小公司等。组建对等网主要有

3、以下几步: 硬件安装 硬件安装主要是指网卡的安装和网络连接 网卡的安装:打开主机箱,将网卡插入计算机主板上空闲的插槽中,并 用螺丝固定。此时不要急于关闭主机箱,等网卡驱动完成,并检查无误后, 再合上主机箱。 网络连接:用制作好的网线将计算机按照用户的要求连接起来。 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对等网需要安装的软件主要有网卡驱动程序与网络协议。 网卡的驱动程序的安装一般是在安装向导的引导下进行的, 安装完成后, 在系统属性中可以查看网卡工作是否正常。 网络协议的安装:对等网中的计算机都需要安装两个网络协议。 两个协议:TCP/IP 协议、NetBEUI 协议(板书) 两个协议的安装都是在“控制面板”中的“

4、网络”选项中进行的。 其他设置 组建对等网其他的设置主要有:(以下板书) 添加网络用户 标识计算机 设置访问控制 设置 IP 地址 设置共享 3.共享资源的访问 启动组建完成的对等网中的计算机,打开“网上邻居”,查找对等网中 的计算机图标, 访问设置过的共享资源。 请学生总结共享资源的访问的步骤。 三、课堂练习 请两个学生来进行对等网的连接与设置 四、课堂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对等网的组建的主要步骤 五、作业 预习课后练习四实践项目 1,为对等网组建作准备。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

5、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教学课时 讲授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的发展根据所使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代:电 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现在使用的计算机都是第四代计算机,随着功能不断拓展,经历了从低级向 高级发展的一个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是这样,随着计算机功能的不断 拓展以及人们使用的需要,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 程。 二、新授课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批处理方式 批处理方式是由于计算机资源紧缺,人们需要使用计算机时,只

6、能将自 己的数据程序送交给计算机操作人员,由他们使用计算机运行,最后将结果 返馈给用户。 单机系统 单机系统是在分时系统出现和一个叫做线路控制器的通信装置出现后, 产生了单机系统。最初采用的是点-点方式,每个终端独占一条通信线路, 随着多重线路控制器的使用,一台主机可以和多台远程终端相连接,出现现 代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单机系统的弱点: 主机负担太重 线路利用率比较低 2.多机系统 由于单机系统的弱点明显,人们设计出前端处理机和集中器来拓展计算 机网络的功能。 前端处理机又称为前端机, 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全部的通信控制任务, 主机就可以进行专门的数据处理,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效率。 集中器和

7、前端机相似,它的一端用多条低速线路与各个终端相连,另一 端用一条较高速率的线路与主机的前端处理机相连,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如下图所示。 3.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多机系统主要用于终端机与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计算机系统间的通信 要求不能实现,分组交换的概念就引入了计算机网络。 分组交换的概念于 1964 年被提出来, 1969 年美国的分组交换网 ARPANET 投入使用。 分组交换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与终端都处于网络的外围,构成了 用户资源网,可以共享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扩大。如下图所示。 4.局域网技术的产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网络给人们工作、学习、生 活带来的方便,加

8、上个人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计算机网络在一些公司、 学校等单位出现,这些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促进了局域网技术产生与发 展。 由于没有一定的国际标准,不同公司的局域网之间的信息交换没有得到 很好地解决,1977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世界范围内网络互连的标准, 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5.网络发展趋势 20 世纪 90 年代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局域网技术日 趋成熟,因特网遍及全球,人类进入一个网络化的社会。 未来网络将综合无线技术与有线技术,能够同时传送视频、语音、数据 等,传输速率也得到很大提高。 6.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我国于 1980 年开始由铁道部进行计算机

9、联网实验,采用的网络体系结 构是 Digital 公司的 DNA; 1989 年 2 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公组交换网 CHINAPAC 通过试运行和验收, 达到了开通业务的条件,主要网络设备依赖进口; 80 年代后期,公安部和军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专用计算机广域网;银行 等部门建立了本系统的专用计算机网络。 80 年代初,国内的许多单位建立了大量的局域网。 在计算机网络标准化工作方面,我国于 1983 年 5 月成立了全国计算机 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988 年我国制定了与 ISO 的开放系统互联参 考模型相对应的国家标准 GB9387-88。 三、课堂练习 五、作业 本章练习:1、2、3

10、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功能 2.了解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功能的理解 教学课时 讲授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通过对等网的组建、社会调查以及平时登录因特网,对计算机网 络的基本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日常生活中购买车船、飞机票,交纳日 常家庭的费用,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在理论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哪些呢? 二、新授课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了服务器与工作站、工作站与工作站间的数据传输, 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典型的例子就是通过 In

11、ternet 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异地 交流。 2.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构建计算机网络的核心。 主要资源共享有: 共享文件资源 主要包括程序共享、文件共享等,可以避免软件的重复开发与大型软件 的重复购买。在局域网中客户机可以调用主机中的应用程序,调看相关的文 件,单机用户一旦连入计算机网络,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该用户可以使用 网络中其他计算机资源来处理用户提交的大型复杂问题。 硬件资源共享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设备,避免重复购置,提高计 算机硬件的利用率。可以使用网络上的高速打印机打印文档、报表,可以使 用网络中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存放用户的资料。 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可

12、以避免大型数据库的重复设置,以最大限度在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人才市场的人才库系统、学校的毕业生档案系统等等。如果人们 能够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作好电子注册,并将相关信息提供共享,能够 很好地解决社会上很多问题。 3.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处理是将大型信息处理问题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中协同 完成,解决单机无法完成的信息处理任务。 分布式输入 将需要处理的大量数据分散到多个计算机上进行输入,以解决数据输入 的“瓶颈”问题。如我国进行多次的人口普查,各地方收集到的数据由各地 方进行数据输入。 分布式处理 一些大型综合性问题,分别交给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处理。 分布式输出 将需要输出的大型任务,选择网

13、络空闲输出设备进行输出。 4.提高可靠性 在一个系统中,单个部件或计算机的暂时失效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 建立计算机网络后,重要的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在多个地点互做备份,并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几条路由来访问网内的资源,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个部件、 计算机等的故障影响用户的使用。 5.综合信息服务 网络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在一套系统上提供集成的信息服务,包 括来自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同时还能够提供多媒体信息。 Internet 上的一些综合性的网站主要提供这种综合信息服务。 6.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 电子邮件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是计算机网络在商业领域的一种重要的应用

14、形式,它以共 同认可的数据格式,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 联机会议 利用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参加会议讨论。 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拓展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扩大了网络用户群,给人们带来了 一种全新休闲理念。 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现在与将来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网上大学就是利用计 算机网络传输知识,扩展了办学规模与办学模式。 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是因特网提供给广大网民的一种新的资料搜寻方式。 三、课堂练习 1.举例说明分布式处理 2.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四、作业 本章练习:2 网络的拓扑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种基本拓扑结构 2.掌握三种拓扑结

15、构的工作原理、网络特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 教学重点 三种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及网络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网络拓扑 教学课时 讲授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图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一个很大的城市,通过一张小小的地图就可 以将整个城市浓缩在一张纸上。城市的道路,主要建筑都被标识为相应的线 或点,这种标识方式类似于拓扑。拓扑学是一种研究与大小、距离无关的几 何图形特征的学科,在计算机网络中常采用拓扑学的方法,将计算机网络的 结构表示出来。 二、新授课 网络的拓扑结构 1.网络的拓扑结构 按照拓扑学的观点, 将工作站、 服务器、 交换机等网络单元抽象为

16、 “点” , 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抽象为“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变成了由点和线组成的 几何图形,它表示了通信媒介与各节点的物理连接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网络 的拓扑结构。 按照网络中各节点位置和布局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树型拓扑结构 网络、总线型拓扑结构网络、环型拓扑结构网络、星型拓扑结构网络和网状 拓扑结构网络等五种网络类型。 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是总线型、 环型和星型拓扑结构。 如下图所示。 2.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简称总线拓扑,它是将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设备用一根总 线(如同轴电缆等)挂接起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线型结构的数据传输是广播式传输结构,数据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的 计算机,只有计算机地址与信号中的目的地址相匹配的计算机才能接收到。 采取分布式访问控制策略来协调网络上计算机数据的发送。 传输介质的每一个端点都必须连接到某个器件上,任何开放的缆线端口 都必须接入终结器以阻止信号的反射。 总线型拓扑对于一个网络段上的节点数有一定的限制。如果网络中的计 算机需求数大于这一限制,通常采用增加中继器的方法对网络进行扩充。 主要优点: 网络结构简单,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