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90666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54编号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刺班讲义中的曲 线) (冲刺班讲义中的曲 线) 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 线线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需求和价格关 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需求曲线是向 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需求数量变动: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 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曲线上点的移动) 。 (2)需求变动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 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供给和价格关 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 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 (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 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 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P S S Q(供给量)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是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消费者对这 P D D Q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 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 补品价格

3、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 移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 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 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 移动。动。 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 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 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 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动。 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特征依据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 的偏好程度越高的偏好程度越高 偏好的“多比少好”假定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4、偏好的可传递性,辅之以“多比少好”假定。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 原点,斜率为负。原点,斜率为负。 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 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 量。 数 量。 【注 1】【注 1】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注 2】【注 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

5、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 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 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 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X2 X2 A B X1 X1 X1和和 X2代表消费组合中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代表消费组合中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考点四:预算约束线考点四:预算约束线 1、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1、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斜率的大小表明 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2、

6、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 m、两种商品的价格 P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 m、两种商品的价格 P1 1、P、P2 2 (1)(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预算 线会发生旋转线会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3) 两种商

7、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会使预算线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会使预算线平移, 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 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 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 (4)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 X2 A 2 p m 1 p m O B X1 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 二、产量曲线二、产量曲线 1.一种可变要素变化的产量曲线(三点三线)(三点三线) Q TP(总产量曲线) L1 L2 L3 L Q AP(平均产量曲线) L L1 L2 L3 MP(边际

8、产量曲线) 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 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 4.成本曲线 (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4.成本曲线 (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TC(总成本) TC(总成本) C C TVC(总可变成本) TVC(总可变成本) TFC(总固定成本) TFC(总固定成本) Q(产量) Q(产量)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C MC(边际成本) C MC(边际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M AVC(平均可变成本) M AVC(平均可变成本) M M Q Q

9、AFC(平均固定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考点三: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 决策原则及收益曲考点三: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 决策原则及收益曲 线线 P Q P P AR(DD) AR(DD) MR MR Q Q 完全竞争市场上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企业的单个企业的 边际(平均)收益线;需求曲线(三线重合)边际(平均)收益线;需求曲线(三线重合) 完全垄断市场上单个企业完全垄断市场上单个企业 (两(两 线重合)平均收益线与需求曲线线重合)平均收益线与需求曲线 重合重合;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 益曲线的下方。 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 益曲线的

10、下方。 考点三:生产者面临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的形状考点三:生产者面临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的形状 考点五:劳动的供给曲线考点五:劳动的供给曲线 W W W3 W3 W2 W2 W1 W1 L(投入劳动的时间) L(投入劳动的时间) L1 L3 L2 L1 L3 L2 W W W1 L L W1是要素市场的价格是要素市场的价格 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产品 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 =产品价格产品价格*边际产量边际产量 (三线重合)(三线重合) 生产者要素供给曲线 边际要素成本 生产者要素供给曲线 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平均

11、要素 成本成本=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价格 (三线重合)(三线重合) 劳动的供给曲线 (向后弯曲)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三、菲利普斯曲线:三、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考点七、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考点七、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0100%税率0100%税率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对税率

12、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保持保持适度的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 “禁区” ,要注意涵养税源。 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 “禁区” ,要注意涵养税源。 通胀率通胀率 通胀率通胀率 失业率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率 短 期 菲 利 普斯曲线 短 期 菲 利 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 税税 收收 收收 入入 拉弗曲线拉弗曲线 (精讲班讲义曲线汇总) (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类别类别含义含义 需求函数假定

13、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 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 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方程形式 Qd=Qd(p)例如:需求函数 Qd=50000-200p 需 求 规 律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 方向变化 呈反 方向变化的关系 需 求 曲 线 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 关系(需求曲线是向右需求曲线是向右 下方倾斜的曲线)下方倾斜的曲线) 需求的变化情形有两 种: 需求的变化情形有两 种: 1.需求数量变动: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 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 2.2.需求变动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 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线移动)(线移动) P D D Qd 通常情况下,商品价格不变,消 费者偏好增强、收入增加、替代 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